摘要:根據多媒體教學特點,從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抽象內容形象描述、改善教學環境、以學生為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探討了多媒體教學在導彈飛行力學課程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導彈飛行力學課程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導彈飛行力學 學生 教師
導彈飛行力學是以數學、理論力學、空氣動力學和控制理論為基礎,研究導彈空間運動規律的一門學科體系。其主體內容是研究導彈在空間的飛行軌跡和姿態運動,是進行導彈總體設計及制導系統設計與分析的基礎。多媒體教學是指將計算機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學生個別化教學及教學管理等各教學環節,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導彈在空間的飛行問題復雜性必然導致導彈飛行力學課程教學難度的增大,導彈飛行力學課程教學需要采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效果。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導彈飛行力學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在黑板上書寫文字、作圖、推演分析等,要占用較多的課堂時間,降低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而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重新整合導彈飛行力學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打破課堂與課外的界限,在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內,通過視頻、動畫、圖片、文字的演示,以及超級鏈接導彈飛行力學相關資料和互聯網上的最新信息,傳遞給學生大量的導彈飛行力學信息,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了導彈飛行力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抽象內容形象描述,直觀展現教學內容
利用多媒體進行導彈飛行力學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節省精力,將所講授的內容清晰、快速地展現出來,這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做到的。多媒體可為導彈飛行力學這一“思維的藝術”提供了“表演舞臺”,使導彈飛行力學教學取得良好效應,尤其是多媒體獨特的“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多變化”的立體式的演示功能,使抽象的導彈飛行力學教學成了直觀的可操作的“模擬實驗”。許多在傳統的黑板課堂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又不易講清楚的導彈飛行力學難點,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甚至可以讓學生無師自通。在用多媒體把導彈飛行力學抽象問題變成形象問題時,教師應注意積極、適時地引導學生將對形象直觀思維的有效思考整理變成抽象思維,使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輔相成、優勢互補。
三、改善教學環境,提高學習興趣
導彈飛行力學多媒體教學可以減少大量板書造成的粉塵污染,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借助多媒體設備,可以降低教師口述手書的勞動強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彈飛行力學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內容抽象,難以做到講授生動。而多媒體在導彈飛行力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在導彈飛行力學圖象的判斷中,采用動畫顯示曲線或圖表,可加深對導彈飛行力學圖象特征的掌握。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利用幻燈片將一些復雜的導彈飛行圖形再現出來,教師可利用繪圖軟件在制作課件時,把圖像表現得更加準確。同時,多媒體教室環境不能太暗,教師應充分和學生互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以學生為本,加強師生互動
運用多媒體教學,要注意調動學生參與整個導彈飛行力學教學過程,克服因人機對話造成的情感淡薄的問題。在制作導彈飛行力學課件時,除了合理地加入一點背景音樂以對畫面起輔助作用外,切忌事先把講解的聲音也錄制好,那樣課堂似乎就成了放電影。電腦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的解說起承上啟下、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通過講解聲音的抑揚頓挫、舒緩強弱,配以同步的畫面信息,盡量引導學生在思維上與老師共鳴。導彈飛行力學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接受新知識、新內容,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新知識 新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導彈飛行力學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在導彈飛行力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主要精力用在與學生的雙向交流上,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還會緊跟教師的思路去進行積極思考。這樣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巧設懸念,注意提問的藝術性,有意義的課堂提問不僅可以使沉悶的教學氣氛變得活躍,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應用多媒體的能力
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并進行全方位培訓。導彈飛行力學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轉變,教師要有更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來面對他們的工作,教師要深入理解導彈飛行力學探究式教學的本質,并掌握一些教學策略和技巧,如怎樣提問、怎樣設置導彈飛行問題情境、怎樣收集導彈飛行力學信息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在這一前提下,熟練掌握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技能,精心備課,合理進行導彈飛行力學教學資源的整合,按學習指導的需要呈現導彈飛行力學教學程序,切實提高應用多媒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錢杏芳.導彈飛行力學[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2]衛建文,蔣詠梅.對高校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分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10,9(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