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創新教學方式和創新理念的一種教學策略,一直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更加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從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兩個方面切入,作以詳細的論述和探究,著力推動初中語文教學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初中語文 創新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時常會出現“做了也是不對,不如抄答案”的心理,從而造成了學生依賴于參考答案的現象比比皆是。對于這一情況的發生,主要的原因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對于一些語文中的問題沒有理解到位,而初中語文創新能力的培養,恰恰可以彌補這一不足,解決相關的問題,由此可見,語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并且通過努力可以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追趕先進理念
學生在學習語文中,總是接觸固定的知識面,致使學生的思想固化,面對不同的問題總是一個想法,導致學生對語文的理解能力不強,大大降低了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使得知識學習老套、老化,未能做到與時俱進。而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正是為了培養學生們學習語文的先進理念,與時代同呼吸、與時代同脈搏,所以說,應該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文化內容,灌輸更多先進的學習理念,使學生對語文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成為緊跟時代的創新人才。
3.提升學習興趣
語文是國學科目,雖然其中有記敘文、說明文、散文和議論文等多種問題,但是有些文體還是讓人感覺不好學習,尤其是議論文生澀難懂,議論文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討論,更加繞口不好理解,久而久之,讓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抵觸心理,原因是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強,只是把語文當作一門不得不學的科目,而不是一種興趣和愛好,如此一來,因為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就會覺得難上加難。那么,提高初中語文學習和教學的創新能力,正是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也只有提高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對初中語文的創造能力才能迅速提升。
4.培養優秀人才
初中語文的學習,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學生初中語文創新能力的培養。情景再現、閱讀和作文等在語文考試中占有較大分值的試題,無一不與初中語文的創新能力息息相關,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學生的初中語文學習有著極大的好處,尤其對于培養優秀的語文人才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二、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語文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
1.加強知識預習,實施自由式學習
培養初中生的語文創新能力,應先要從課前預習開始抓起,創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學會自主學習,具有優秀的自學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創新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時,應在課前預習相關內容。如魯迅先生因希望通過專研醫學醫治人身體上的疾痛的方式來為反侵略戰爭出力,但最后卻意識到最重要的不是醫治人的身體,而是人的心靈、人的精神。而魯迅先生就是在日本仙臺醫專學習期間與藤野先生結識的,從而建立了深摯的情誼。魯迅先生在晚年時,書房仍掛著藤野先生的照片,以此來懷念藤野先生當年的教導。通過了解這些知識,學生在學習《藤野先生》時才能更具創新能力的發表自己的見解。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從加強知識預習開始,這種自由式學習方式的實施,成為了創新能力培養的開始。
2.推行小組研討,實施探究式學習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培養初中生在語文上的創新能力,應在班級中推行小組討論制,通過小組研討和小組帶動來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即在班級中按照座位或按照成績高低來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如此一來,小組討論和研討模式就已經打造成功,創新能力就可以大大提升。例如,學生在學習《喂——出來》時,作者星新一留下了一個內涵深刻、令人費解的小說結尾,令人遐想無數。這時,可以讓同學們通過小組討論與想象以后可能出現的結局與情況,學生在想象和研討的同時,創新能力也就隨之大大提高了,這就是探究式學習的重要作用。
3.理論實踐結合,實施開放式學習
在初中語文教學和學習中,如果想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應實施實踐教學。即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如何做好相關創新能力的培養呢,就是要開展切合實際的第二課堂。例如,在學習說明文《蜘蛛》的時候,除了要把課本上的知識讀懂弄通,同時也要實施開放式學習,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蜘蛛,看一看真正的蜘蛛、活著的蜘蛛是什么樣子,又是什么動態,與書上所說的有哪些切合、又有什么不同。再如,在學習《死海不死》的課文時,雖然去不了死海,但是可以領同學們到海邊去感受一下大海,然后再想象一下不沉不死的死海是什么樣子的。在學習《向沙漠進軍》和《蘇州園林》等課文時,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們看一下相關的影響資料,從而加深對沙漠和蘇州園林的印象和理解,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書本與現實的密切聯系,達到提升創新能力的目的。
4.注重發表見解,實施發明式學習
這一點就是要求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學習產生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而且還要用于發表見解,即便是錯誤的,也要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就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初衷和最終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千古名篇《出師表》的時候,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要做出評價尤其是三國這一時期的事件,評論一下諸葛亮保護庸主劉禪是否正確,啟發學生們勇于、敢于發表見解和評論,這就是創新能力。再如,在學習傳世佳作《岳陽樓記》的時候,不僅僅要欣賞美景和華麗的寫作詞語、寫作方式,同時要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千古名句做出參悟和理解,高度統一思想,學習范仲淹的大家風范和無私情懷,并立志做范仲淹一樣的人。針對發明、發表見解式的學習,正確樹立“三觀”,實現創新和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
三、總結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必將還會發揮出更多、更積極、更加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廣大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相關的專家和學者都能站在學術和教學的雙重角度上,進一步完善教學機制,推動初中語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培養語文創新能力上更加科學、更加規范、更加有效,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提高學習成績,培養真知灼見的語文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星隆.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初探[J].教學文摘,2012,(02):19.
[2]陳宏偉.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思考[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