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數學作為中學教學內容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理性認識的建構具有基礎性作用,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師需具備專業化的學科知識和教學能力,全面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專業化水平,努力做一名具有創新意識的新時代的中學數學教師。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師 學科專業性 教育專業性
教師作為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領路人和促進者,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價值體系的構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數學作為眾多學科中的一門,其思維邏輯的理性嚴密、解題方法的靈活多變、學習階段的層層遞進等特點決定了數學教師對于數學教學的設計和講授需要采取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方式。我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先生指出:“數學教師的任務就是把知識的學術形態轉化成教育形態,數學知識的學術形態通常表現為冰冷的美麗,而數學知識的教育形態是一種火熱的思考。”如何將數學冰冷的美麗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授給廣大學生并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需要數學教師具備專業的數學知識和有效的教學知識的。如果只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而不會很好地傳授給學生,肚里空有那么多知識有何用;可是如果自身的實踐能力很強肚里卻倒不出有用的才識,又怎能盡到當老師的職責呢。因此,在當今素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全面提高數學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兩者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師隊伍大多是從師范類院校中選拔組建而成的,各大高校作為教師力量的主要輸出地,其系統的教師培養體制既有我們值得稱贊表揚的地方,亦有需要改進完善之處。我國的師范教育采用的是以專業教育和師范教育融合的方式來培養中學教師,師范類學生在學習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會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相關知識,這種傾向于專業教育的培養模式具有目標明確、計劃性強、能力培養集中等優點,已為社會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中學數學教師。然而這種培養活動其實是一種終結式的模式,師范生只要修夠足夠的學分便可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這表示其已具備了中學教學資格,對“教育實習”的重視力度和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明顯不足,職后培訓多會變成帶有功利性的學歷教育而非針對性的職業深造,這就要提醒廣大在職中學數學教師,不要認為在高校學習所得就足以應對整個職業生涯的需要,數學科學是不斷更新發展的,自身的知識儲備要隨時更新才能勝任教學任務。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中學數學教師不能只單純地灌輸式教學,比照著課本講解數學術語和公式的方式是不會讓學生理解記憶和舉一反三的,風趣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深入淺出的教學設計需要在不斷的實踐鍛煉中總結概括。現代成功的中學數學教師的特征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教學能力強,責任心強,教學效果好,能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其二,既責任心強,認真教學,又注重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及教育技術學知識;其三,在前兩類的基礎上,還能不斷研究數學教育理論,從新課標對中學數學教師要求標準上審視自己。簡而言之,第三類中學數學教師具備深厚的科學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既能勝任中學數學的教學任務又能從事科學研究,這才是新時代所需的合格的中學數學教師。
實踐教學技能是中學數學教師素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也曾表明,在具備大致相當的智力水平和知識水平后教師所具備的教育實踐能力會對教學質量產生決定性影響。但是,據有關國內機構調查顯示,我國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一直偏低,新時期提高中學數學教師的實踐能力刻不容緩。微格教學是認知主義心理學和教育學融合相生的產物,它依憑自身可操作性強、參與性高、接近實際課堂教學等優勢已逐步成為中學數學教師職前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重點方式。通過微格訓練不僅可以提高中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技巧,加深教師對于實際課堂教學情境的把握和理解,同時也能夠通過課前設計、課中實練、課后回顧反思等提高中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技能。對有些地區的中學數學教學現狀研究可以發現這樣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一些中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能很好地理解新課標的要求、無法站在高處檢視教學內容之間的整體聯系、對所要教授的課程缺乏準確定位,由此導致的不良后果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能純粹地講授某一板塊的內容,無法“瞻前顧后”,使得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大打折扣,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中學數學教師尤其是新晉教師需要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認真研讀數學教材,特別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熟悉并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靈活設計教學方案,并將各階段的學習內容有機串聯起來,以期建構學生高效的數學思維模式和系統化的數學修養。有人認為,語文是說的教學,數學是算的教學,其實不然,如果中學數學教師能夠用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教學語言深入淺出地分析數學題目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這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因此,中學數學教師在培養教學能力時也應該加入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總之,我國目前對于中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培養體制尚處于探討和初步建構階段,現行的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評估方案尚沒有形成全國性的統一標準,它們只是各地區針對本地區的教學現狀在教育部門指導性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的教學能力培養機制,所以我國對于教師實踐能力評估體系的完善已經刻不容緩了。
中學數學教師的專業化建設,即專業知識能力的構建和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協調配合。作為一個中學數學教師,要有危機意識和大局意識,科學是不斷前進的,自身的知識儲備也要隨時更新,否則便會被時代浪潮所淘汰。中學數學作為與高等數學銜接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理性認識的建構具有基礎性作用,中學數學教師需要全面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專業化水平,努力做一名具有創新意識的新時代的中學數學教師。
參考文獻:
[1]張奠宙,王振輝.關于數學的學術形態和教育形態[J].數學教育學報,2002,5(2):1.
[2]章幸辛,章仕昌.新課標背景下中學數學教師職前教育面臨的挑戰[J].教育探索,2008,(2).
[3]王瑜.對中學教師掌握教學技能的再認識[J].江蘇教育研究,2008(22):48.
[4]劉壘,傅維利.實踐能力:含義、結構及培養對策[J].教育科學,2005,(2).
[5]王光明.談談高師數學教育課程改革的兩個問題[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