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已成為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新形勢下必須肩負起保護、教育單親家庭學生的重任,而要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在于有愛心、耐心和誠心,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單親家庭學生擁有良好心態,自強自立,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關鍵詞:單親家庭學生 教育問題 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離婚率越來越高,單親家庭也越來越多,接踵而來的是一個人們不得不正視的社會問題:校園中單親家庭子女數量逐年上升。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駛的一葉孤舟,如果領航員能正確引導,他們同樣會避過驚濤駭浪,渡過暗礁巖石,安全抵達明凈的港灣。但是如果引導不正確,那留給大家的只有遺憾。如何有效地對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呢?作為教育者唯有更多地去關心呵護這些學生,幫助他們治療心理創傷,讓他們也能幸福成長、快樂成才。
一、單親家庭學生存在問題的主要表現
單親家庭的學生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溫暖,或因社會的某種偏見,或因其家庭的經濟原因以及其它因素,往往會表現出下面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現象及行為特征:
1.自卑。自卑感強的學生往往表現為沉默寡言,他們從不談及甚至回避雙親的事,對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著這個秘密。不敢面對現實,多數言行實屬隱瞞。特別是看到其他小朋友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孩子就會想到以前自己也這么快樂過,現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自卑感。長期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會像父親,長期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會像母親,這對以后的行為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2.孤獨。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拘泥,不合群,不善于甚至不想與人溝通和交流,覺得自己在家庭或群體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產生孤獨感,行為上表現出離群,不大方,沒有多少人與他活動。久而久之,與學生、老師和雙親的距離疏遠了,學習成績上不去,對公益活動不熱心,組織能力、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難跟上。
3.渺茫。有的單親學生由于缺乏足夠的家庭引導,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能設計美好的生活藍圖,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沒有及時培育這朵花,導致沒有結出甜美的果。他們對自己應該追求什么,選擇什么,很多會感到非常渺茫,或者根本就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生活中沒有明確的目標。
4.獨尊。單親學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親情的隔閡或管教得少,或不接受管教,或因管得太嚴,方法不當,從小就養成了不認輸,不服氣的惟我獨尊的心理特點,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心目中沒有父母,沒有同學、沒有老師,沒有他人。這類學生行為上表現出自私自利,事不關己,不關心集體,不參加公益活動,不遵守校規班紀,是思想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
5.逆反。單親學生有的因為父母離異覺得不光彩。有的因為家庭經濟狀況、生活條件不如別人覺得低人三分,有時受到同學的歧視,慢慢對父母,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有的因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約束,如果繼父母對自己存在偏心時,則會產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有時不愿跟父母說話,不能接受父母的忠言相勸,有時一味要對著干,以此來報復。有時候“破罐子破摔”,甚至表現得很殘忍,更可怕的是這種對家長的逆反發展到對老師、對同學、對社會的逆反,從而產生破壞性。
二、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的策略研究
的確,很多單親家庭的學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為雙差生。作為教育者應要懷著一顆慈母之心關愛他們,要努力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那么作為老師應該做些什么?
1.營造愛的氛圍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單親家庭孩子所處的環境,特別是他們每時每刻生活的班集體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單親家庭學生最缺少的就是親情,他們需求家庭的溫暖,需求別人的理解和關愛,需求成功的賞識,教師要適時抓住這些需求,在班級中創設親情氛圍,教育學生主動關心、幫助單親家庭學生,不允許其它同學嘲笑他們的家庭狀況。幫助他們復習功課,一起開展活動,用集體的溫暖撫慰他們心靈的創傷,給他們以親切的關懷,使他們感受到親情般的愛撫和溫暖,讓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真情友愛的班集體里,享受充滿陽光的生活。
2.培養責任意識
我們不能因為單親家庭學生失去父愛或母愛就格外地嬌慣他,要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與家長溝通,讓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種情況,必要時可請年齡稍大的孩子對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參與決策等。老師和家長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鼓勵他們,讓他們從成功中覺得“我”能行,從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使他們長大成人后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3.樹立自信心
馬卡連柯說:“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多數單親家庭學生沒有擺正自己和集體的關系,總是想到自己不如別人,因為自己不像別人那樣擁有美滿的家庭。常常表現出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能行。因此教師要用心啟迪學生的進步,首先,注意尋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不要吝嗇“表揚”,要及時給予肯定和格外的表揚,多鼓勵,少指責批評,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多溫情,切忌冷漠,使他們與老師的距離更貼近。其次,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動力,學生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培養和樹立自信心。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挖掘和培養,就會失去教育轉化使其發揮特長的機會。因此,教師可多與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戲,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善于發現并及時引導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逐步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以激勵孩子不斷進步。
4.提升耐挫力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不可能沒有挫折。對挫折如果處理得好就能成為孩子進步的新起點,前進的動力。單親家庭學生遇到的挫折相對較多,教師要教育孩子正視逆境,敢于同命運挑戰,用一些名人成長的事跡激勵他們,做到自強自立,勇往直前,并對他們取得的進步多表揚和鼓勵。在家里要體貼長輩,生活自理,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在學校里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5.擴大交往空間
部分單親家庭學生由于自卑、孤僻和敏感,常常不愿與人交往,獨來獨往,心事重重。教師就要多跟孩子溝通交流,發動全班同學和這部分單親家庭學生交朋友,讓這部分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盡可能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為孩子創設一些人際交往的機會,主動與人交往,而不是孤立于集體之外,把集體溫暖、同學之情,師生之誼巧妙融合在一起。孩子的群體生活正常,很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總之,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已越來越成為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新形勢下必須肩負起保護、教育單親家庭學生的重任,而要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在于有愛心、耐心和誠心,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單親家庭學生擁有良好心態,自強自立,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