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鎮規劃與設計》課堂教學,以規劃理論和規劃案例相結合,網絡課件為學生課堂內外學習提供了便捷的渠道,通過制作《城鎮規劃與設計》課件總結設計思路,論述具體內容及功能,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要求,提高了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制作 城鎮規劃與設計 網絡課件
一、前言
《城鎮規劃與設計》是在城市規劃設計的基礎上,針對人口規模在10萬以下的小城市、建制鎮為主要對象,闡述城鎮規劃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又因其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也是土木、給水排水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全面了解小城鎮設計的涵義和作用,掌握小城鎮設計的目標、對象、層次和類型,學會設計成果的表達形式,掌握小城鎮設計的具體做法。學生上課過程中,對于多媒體課件,結合案例分析的效果顯著優于針對書本理論知識的介紹,而現代化教學對多媒體的要求越來越高。使用《城鎮規劃與設計》多媒體網絡課件教學具有許多優點。例如,案例教學逐一展現經典規劃,學生一目了然;做方案比較的同時展現幾種不同設計方案供學生進行對比;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增加多向的有效交互,清晰的課程導航等。
《城鎮規劃與設計》主要內容有城鎮規劃的資料工作、城鎮總體規劃、城鎮工程設施規劃與設計、城鎮公共中心布局與設計、城鎮居住區規劃與設計、城鎮工業區規劃、城鎮生態與旅游資源利用規劃、城鎮防災規劃、城鎮規劃管理與實施。該課程內容繁多,但是課時土木工程專業為32學時,給水排水專業僅為24學時,土木及給水排水工程等專業知識結構不同,對城鎮規劃與設計的側重也有所不同。
該課程的緒論、城鎮規劃的資料工作及城鎮總體規劃三部分理論較多,案例少,學生在聽課過程中興趣減少,影響聽課效果,其它章節課本案例有涉及,但是根據教學情況掌握,如果補充身邊的案例或者學生熟悉的經典案例,學生上課的興趣會極大增強。
二、《城鎮規劃與設計》多媒體網絡課件的構思及介紹
(一)課件的框架設計
《城鎮規劃與設計》課程有獨立的教學大綱及考試大綱,在大綱的指導下,二級內容可分為課本章節、經典案例分析、方案比較、小設計作業、練習題庫等,再具體細分則從不同專業的切實需要和學生的培養目標進行重點區分。
(二)課件的內容設計
課件按照《城鎮規劃與設計》課程特點分為教學設計、網絡教學平臺結構設計、教學資源平臺建設。
1.教學設計。該部分主要對《城鎮規劃與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進行研究,研究內容有:教學大綱展示、考試大綱展示、課本章節、經典案例分析、方案比較、小設計作業、練習題庫。
(1)教學大綱展示。土木及給水排水工程兩個專業課時不同,土木工程為32學時,給水排水工程課時僅為24學時,教學大綱針對不同課時分配內容,重點和難點也有所不同,各專業均有一套教學大綱。
(2)考試大綱展示。考試大綱則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所涵蓋的范圍不同,強調學生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所占比重、平時成績構成、考試題型、分值分布等內容。
(3)課本章節。按照課本十章內容,把章節要點凝練,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在課堂教學中隨堂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生理解、幫助記憶并有利于學生做筆記。
(4)經典案例分析。案例的好壞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所以挑選案例一定要認真嚴謹。獲取案例的途徑包括收集案例和編寫案例。收集案例可通過報紙、雜志、網絡等途徑,也可以是親身經歷。編寫案例要根據教學需要,將實際資料進行必要的加工改造,做到精心整理、精練概括、去粗取精,選編出實用性的案例,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學生對于案例的接受特點。如果是結合身邊熟悉的城鎮尤其是學生自己家鄉的規劃情況進行展示分析,學生學習興趣是非常濃厚的。石河子就是一座著名的軍墾城市,規劃具有前瞻性,學生在這里生活,對石河子市的綠化、道路、用地布局、氣候特點等非常熟悉,在多媒體課件中,將石河子市規劃作為一個專題,進行總體規劃布局分析;著名的新疆伊犁特克斯八卦城,規劃極具特色,很多學生并不熟悉,在課件中準備充分特克斯的規劃案例,請家鄉在特克斯的學生結合生活情況來介紹,其他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也會從不了解到了解,興趣盎然,一起參與到討論中來;還有一些世界著名的城市,如巴西利亞的規劃,通過規劃圖、建筑圖等展示,學生逐步學會體會和分析評價規劃的優缺點。
(5)方案比較。規劃的思路就是按照:提出方案→比較→修改→得出最終方案進行的。在多媒體課件中,可以根據實際的一些規劃方案選取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方案,比如石河子市火車站選址方案、石河子市人民醫院住院部大樓選址方案、石河子市南開發區建設規劃方案,一個議題幾種不同方案來進行比較,每個方案都讓學生分析優缺點,最后確定最終方案。通過這樣的一個比較過程,學生會對不同用途用地布局熟練掌握。
(6)設計作業。結合具體場地設計的內容,給學生不同選擇地塊,結合不同的場地建設條件予以規劃設計。比如,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可以根據本校區用地進行校園設計,考慮宿舍區、教學區及家屬區的實際需要,針對道路、綠化、建筑用地及服務設施等進行比較設計;給水排水專業學生則重點進行豎向設計及管線工程綜合等內容的設計。
(7)練習題庫。練習題庫以選擇題為主,除課本理論知識以外,部分學生畢業后將參加注冊二級建筑工程師考試,其中包含一部分規劃的內容,那么題庫也結合這部分內容準備練習題,給學生做提高測試。題庫是易(20%)——中(60%)——難(20%)各類題型都涵蓋。
2.網絡教學平臺結構設計。該部分主要對課程網絡平臺的建設進行規劃,研究的主體內容為《城鎮規劃與設計》課程網絡資源平臺的功能模塊設計。將網絡教學平臺設計為課程管理、作業模塊、投票模塊、測試模塊、資源模塊、問卷調查模塊及互動評價七類功能模塊。
3.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該部分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建設一個適合該課程網絡資源的平臺。該課程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多媒體技術知識,教師要掌握一定的課件素材采集與編輯能力,如文字編輯、圖像處理、聲音采集、動畫制作等,還必須掌握一些多媒體CAI制作軟件的應用,如PowerPoint、Flash等。
三、結語
教學改革永無止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多媒體網絡技術對學生學習的促進及方式的改進,以增強教學效果將是今后繼續調整和努力的方向。課堂講述及多媒體案例展示相互融合,課后指引學生進行小設計,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是取得更好學習效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曹鴻雁.非城市規劃專業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學實踐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03):60-63.
[2]張亞莉.案例分析法在《城市規劃原理》教學中的應用——以非城市規劃專業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01):171.
[3]唐慶強.《多媒體網絡課件設計與制作》精品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