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和實施,給幼兒園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調整。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強調數學與科學整合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對教學過程中整合的探究性、內容、材料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提倡在整合教學過程中通過淺層的啟蒙性的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幼兒園 科學與數學教育 整合式教學
幼兒園教育就是指三周歲以上的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所接受的教育。其主要的任務就是配合家長正確的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生活方式、交際能力促進幼兒心智同步進步。幼兒數學教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工具之一。幼兒在處理實際生活、游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時,需要進行計算、分析、推理等方式來進行判斷。幼兒科學教育,就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對物質世界中的數學與科學知識進行認知和操作的過程,是幼兒積累基本的數學知識概念,學習簡單的數學技能,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激發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的過程。
一、科學教育與數學整合的探究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在幼兒園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視與科學教育的整合,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嚴謹的思考方式的重要方法。而幼兒園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對物質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對數學知識包括圖、形、數、量、空間與時間等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科學教育與數學教學過程整合的內涵
科學教育與數學教學都是以學生的學習活動作為基本載體的,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引發的有關問題,由學生家長、幼兒、教師一起去進行討論、幼兒在學習及生活中一旦遇到了問題,就會產生思考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數學與科學教學過程進行了整合。
(二)科學與數學整合過程的特點
1.啟發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的培養,如當學生提出有關的動態規律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的方式去找出問題的答案。同時掌握科學的方式來將所得到的結論進行總結。只有教師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更深層次的啟發,才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
2.多元合作性。在幼兒園數學教學與科學整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和途徑,尤其是要利用自然生活情境中的真實事件或現象,同時,需要充分地開發學生周邊的資源,讓學生家長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讓幼兒的教育活動更為開發和自主,有利于幼兒相互配合、主動參與。
二、內容上的生活化、互動與互補性
(一)幼兒園數學內容整合的內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最好動力。幼兒園教育內容在反映教學目標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學生對數學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影響,如果幼兒能夠從事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擅長的事,就會有高水平的表現。數學與科學整合教育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擬定預設的內容作為出發點,同時要在教學過程中跟隨學生的興趣把生成的內容補充到預設情景中去。
(二)內容整合的特點
1.二者內容整合的主題具有生活性。內容整合的材料是學生生活和學習中較為常見的。比如孩子們都比較喜歡玩陀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陀螺的過程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不同陀螺的形狀和材料在轉動時會有什么不同。通過學生并不熟悉的主題和內容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是有教育價值的。
2.互動與互補性。科學教育與幼兒園數學教育在整合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創設合適的氛圍。它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學活動中,幼兒自主參與并發表自己的觀點,敢于提出與同學及教師不同的看法。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數學知識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去解決更多的問題。
三、材料上的可操作性及驗證性
(一)材料整合的內涵
在以往的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為重視學生在材料的操作中獲得一定的知識,而材料概念的整合也是需要學生通過與對材料的操作,從而來獲得有關的感性知識內容。因此,可以說材料是幼兒園教育中數學與科學整合的必要工具。
(二)材料上的可操作性及驗證性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通過使用測量工具來測量身高。在科學的探究過程中不斷地對材料進行操作,從而來有效地融合部分的數學學習經驗。
四、整合教學活動中的幾點思考
(一)獨立性與系統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雖然將數學教育與科學整合在一起,但是它們又有著一定的獨立性和系統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進一步地考慮那些教學內容可以利用何種方式來進行教學?哪些內容是可以通過學生自學可以理解的?哪些是需要教師進行詳細講解和引導的?這時候教師應該立足于幼兒園數學基本知識教學的發展,以數學的教學經驗重建數學課程的系統性,這也是幼兒園知識教學發展的系統性。
(二)興趣性與科學性
幼兒園數學與科學整合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它們各自的特點,要符合學習主體認知規律的特點的。要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誘發學生不斷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只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蘊涵科學的事物才能夠讓學生對事物的本質有所了解,才能夠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引入到科學的本質探究。
在實際的幼兒園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充分地考慮到科學教育與數學知識的融合性,更重要的是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體出發,樹立一種整合式的教學觀念,以全面的、求真務實的、發展的觀念來看待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看待幼兒園的發展。在幼兒園整合式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通過教授淺層的科學常識,與探究更深層次的科學教育相結合,通過幼兒的數一數、摸一摸、說一說,重視幼兒認識事物、學習知識的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地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教學活動中不僅依賴于對材料的操作和相互作用,還要鼓勵幼兒與成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合作性的學習、交流、與溝通,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科學教育與數學教育緊密結合,從而來提高幼兒對科學和數學學習的興趣及實踐能力,最終提高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俊燕.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育探索,2010,(7):18-19.
[2]張娟.幼兒園教育中教學與科學整合的可行性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8,(8):32-33.
[3]劉雪玲.淺談幼兒園教學教育的整合[J].幼兒教育,20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