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的思想動態調查又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礎工作,高職院校要結合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特定要求,針對學生特點,改變以往的教育模式,探索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思想動態 研究
為了了解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針對XX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的大二、大三學生進行暑期返校后這一重要時期進行思想動態調查,通過深入學生班級、宿舍了解情況,同時組織召開了學生干部座談會、學生代表座談會、黨團組織生活會、主題班會等,利用問卷調查、走訪、談話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學生的思想動態。
一、高職院校學生基本情況
調查顯示,我校學生政治態度端正,政治方向明確,堅決擁護黨和政府的領導,對社會熱點問題、突發事件等認識比較理性,具有較強的政治辨別力,無人參加宗教組織或參與宗教活動;比較關注國家發展,對政府頒布的各項措施表示滿意,表現出一定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但大部分學生更多是處于涉獵層面,對問題深度分析未表現出興趣。
假期能夠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表現出高職大學生獨立、自主的特征;絕大多數學生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信心,具有一定的學習生涯規劃意識;個別學生因學業、就業、經濟等原因有一定心理壓力,但是屬于能夠承受范圍內,目前情緒比較穩定,且假期能夠進行補習,爭取在補考中通過考試;部分學生對就業表現出較大壓力,對擇業表現出迷茫,希望有人能給予指導。
二、學生關注關心的問題
學生假期主要活動內容包括五方面:一是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二是打工做兼職;三是參加各種技能培訓班;四是外出旅游;五是在家享受假期時光。通過調查顯示,我校學生能夠與自己所學專業相結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體會了人生,接觸了社會,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希望學校能夠提供更多的實習單位或企業,表現出大學生獨立、自主的特征。
1.對志愿服務和暑期社會實踐的認識與體會。暑假期間,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和調研活動,如有些學生通過走訪相關企業,調查用人需求條件、福利待遇、食宿條件等,對目前的就業前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參加學生認為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可增長見識、鍛煉能力、豐富閱歷,能夠調動學習積極性、創造精神和服務意識,希望學校增加暑期社會實踐的人數,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2.對打工做兼職的認識與體會。假期很多學生打工做兼職,如到酒店婚慶公司做服務員、到超市做銷售員、到旅行社做兼職導游、到建筑工地做力工、到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當服務員等,學生普遍反映打工雖然辛苦,但解決了一定生活費問題,更重要地是體會了父母的艱辛,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明確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3.對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班的認識與體會。很多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充電”,如學駕駛、電腦、網絡制作、樂器、攝影等,認為這樣的技能知識將會增強自身就業擇業能力。
4.學生對上學期學業成績的感受與新學期學習計劃。通過調查顯示,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對上學期學業成績的反映不盡相同,總體看,學生對上學期學業成績和對學院教學管理比較滿意,具有一定的學習生涯規劃意識,對新學期學習計劃充滿信心;少部分補考學生及個別面臨降級重修的學生,經與家長和本人溝通,對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進行了總結,雖然有一定心理壓力,但是屬于能夠承受范圍內,目前情緒比較穩定。
(1)2012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對學業成績及學校學風建設與管理表示滿意,普遍將各種考證、考級納入新學期學習計劃中,開始初步形成學習生涯規劃意識。學生受評獎評優等獎勵機制導向影響和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學習,對學習生涯規劃和職業規劃有了較為清晰的理論認識,但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仍處于探索階段。
(2)2011級學生。普遍對學業成績比較滿意,參加補考的學生比較少,十分關注就業、升學、訂單班組建等問題。新學期表現出更為積極的學習態度,如很多學生開學初便報考專業資格證,報名參加相關專升本輔導班等,希望增強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更好的就業和實現升本的目標做準備。
5.對當前就業形勢及個人就業前景的看法。通過調查顯示,南關嶺校區學生和訂單班學生對就業充滿信心,而其他學生對就業表現出較大壓力,對擇業表現出迷茫,對于自己能勝任什么工作、能從事什么工作、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等不清楚,希望學校能給予指點。建議學校校企合作再深入一些,建立更多的訂單班,以解決更多學生的就業問題;相對于男生的就業優勢,部分女生特別是工科女生缺乏就業信心,壓力相對較大;小部分學生開始為專升本做準備。
6.學期初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開學初,經過細致科學地排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開學初心理壓力較小,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信心;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學生、家庭貧困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心理問題學生、違紀學生等特殊群體,目前情緒比較穩定,暫時未表現出較大的心理問題。
三、針對問題提出的對策
針對學生表現出的思想動態傾向以及影響思想動態的各種因素,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一是規范學生信息報送工作,要求全體學生工作者對學生出現的突發事件、不穩定因素在第一時間內按程序上報。
二是繼續加大心理健康工作力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預警機制,開展我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研。
三是繼續扎實推進《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構建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輔導員談心制度、聽課制度、培訓制度、調查研究制度等,切實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四是針對家庭遭受突然重大變故的學生,學校及各二級學院進行名單統計與座談,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給予關注,并將在校內勤工助學、助學金、伙食補貼等方面予以資助,以減緩其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