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古詩文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古詩文的比例是比較大的,并且進行古詩文教學也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很多老師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往往會感覺束手無策,不知道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提高自己教學的效率。對古詩文教學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提高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 節奏 興趣
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老師便必須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古詩文閱讀習慣和積累習慣,引導學生在古詩文誦讀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古詩文的意境和宗旨。此外,古詩文學習對學生想象能力、記憶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還能夠提高學生審美方面的意識,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所以必須做好古詩文教學。
一、讀出詩詞的節奏和韻律
古詩文本身對仗工整,讀的時候朗朗上口,鼓勵學生進行古詩文的朗誦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朗誦水平,還能夠更好地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通過誦讀,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想法和蘊含其中的情感。想要學生更好地進行朗誦,老師首先應該進行情感基調的確定,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誦讀,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朗讀。
首先,在朗讀的時候必須重視重音的處理,只有重音處理到位,情感表達才會準確,在古詩文中,重音響亮傳達的則是興奮和喜悅的情感;而低音則表達的是一種悲哀肅穆的情感。
其次,應該重視語氣以及語調的運用。在進行古詩文閱讀的時候,應該根據其情感和語言環境來進行語調語氣的選擇,在聲音上應該將高低、升降等變化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最后,應該重視節奏的掌握。在進行古詩文朗讀的時候,若是情感比較歡快,那么節奏選擇的時候應該選擇快節奏,對于那些感情憂郁的,應該選擇慢節奏進行朗讀。比如,在朗誦《宿新市徐公店》的時候,這首詩本身的情感基調比較的孤單寂寞,所以在朗讀的時候可以選擇慢節奏,而在朗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時候,這首詩情感比較歡快,則應該加快節奏。
二、多種感官學詩詞
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重視學生感官的調動,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古詩文學習中來。
1.將學生的視覺感官調動起來
在誦讀完畢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找到詩詞中描寫到的景物和景物的色彩,然后讓學生用畫筆畫出簡筆畫,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詩中有畫”以及“畫中有詩”。在學生繪畫完畢之后,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相關圖畫的展示,這樣能夠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到古詩文帶來的沖擊,更好地理解其意境。
2.將學生的聽覺調動起來
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古詩文的內容進行音樂的播放,讓學生通過聽覺來感受古詩文中蘊含的情感,感受其中蘊含的意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古詩文的理解。
3.調動學生的想象
很多古詩文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學生很容易沉浸在那種意境中,在學生感受意境的時候,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想到的東西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學生為了表達那種感情,往往會比較積極主動的發言,課堂氛圍也會更加的融洽,教學效果也會有明顯提升。
三、重視詩詞的發散積累
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詩詞發散積累是非常重要的。老師進行古詩詞教學的目的也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某一首詩詞,而是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古詩文的積累,從而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
在進行《楓橋夜泊》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搜集一些和鐘聲有關的詩詞,比如,陸游的《宿楓橋》以及高啟的《泊楓橋》等,通過這些詩詞的發散,學生對鐘聲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對這首詩的感悟也會更加深刻,并且還能夠積累更多的詩詞。在講到《木蘭詩》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介紹樂府雙壁中的另一首《孔雀東南飛》,這樣學生不但能夠了解木蘭詩,還能夠發散思維更好的了解《孔雀東南飛》;老師在講到《漁歌子》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思維的發散,將其和《江雪》對比,漁歌子是春雨垂釣,而江雪則是寒江垂釣,意境不同,作者的心境也有明顯的區別,學生通過兩首詩的對比,對漁歌子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最后,老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相似的詩詞,比如說,詩鬼李賀的《釣魚詩》、杜牧的《漁父》,等等,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進行詩詞的搜集,學生的詩詞積累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四、結語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古詩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古詩文的意境深遠、內涵深刻、語言精湛、內涵深刻,是我國古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將各種教學方法運用進去,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詩詞中蘊含的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其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光.職業學校古詩文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9,01(03):182-183.
[2]孫國華.師范學校古詩文教學目標的確立及其教學資源的整合[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02):58-59+62.
[3]鄭曉霞.傳承經典 浸潤心靈——淺談初中古詩文教學[J].南方論刊,2013,01(07):105-106+80.
[4]陳白娟.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的素質[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