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小學班級管理的核心,伴隨著人本主義的盛行,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也得到應用,并逐漸成為當前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從師生關系、班級活動和班主任談話三個方面,詳細介紹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如何體現人本主義理念。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人本主義 班級活動 談話藝術
進入小學階段后,小學校園就成為小學生獨立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地方,而班級則是學校的重要組成單元,每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班級的發展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長遠發展,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和學校教育的傳達者,是學生與學校聯系的橋梁。新課改明確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班主任管理中應體現出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班級管理體現出以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動性和思維方式為主的學校教育活動,班主任在其中扮演著多重角色。筆者結合多年班級管理經驗,對班級管理中如何體現人本主義進行深入研究,期冀提高班級管理水平,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活潑的班級氛圍
小學是小學生正式接觸學校教育的開端,其在剛入學時難免會產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問題,因此,班主任必須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關系、愛護每一個學生,給其學習、生活上的幫助和鼓勵,拉近師生距離,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進而營造出和諧、寬松、愉悅的班級管理氛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在傳統教育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統治者,其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目標,忽略學生的個人發展,不注重師生交談,一方面,不利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束縛學生的個性發展,不符合人本主義理念。在人本主義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在學習問題上以親切和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小學生,積極與小學生交流談心,鼓勵其說出自己的問題,班主任指導其解決問題,這樣既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意識,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像朋友一樣相處。例如,班主任每天以飽滿的激情面對每一個學生,提前來到教師,微笑著給小朋友打招呼,面對抵觸情緒強、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不發火或置之不理,而是耐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問題,從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每一個孩子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愛護,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生的生活等個人問題上,班主任積極觀察學生,了解某些學生不正常的心理狀態等,進而加強師生溝通,耐心傾聽學生的話語,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構建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諧師生關系,這不僅有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還有助于其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例如,班主任為小學生創造寬松的說話氛圍,讓其說出自己對學習、生活的不滿和煩惱,宣泄不良情緒。班主任用心去傾聽和感受,并用通情達理的態度深入到學生的煩惱中,注意小學生如何表達出自己的煩惱,然后參與到小學生的煩惱中,給其適當的反應,鼓勵小學生繼續說下去,最終幫助小學生舒緩情緒,解決問題。
二、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給學生充分的個人展示舞臺
人本主義班級管理倡導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小學生潛能的發揮,給學生充分的個人展示舞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開展必要的豐富活潑的班級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在這里,人本主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展德育主題班隊活動。如在教師節時為學生上一堂生動的真情留言班會課,班主任把自己對學生的祝愿和殷切期盼寫在賀卡上,并親手將賀卡送給每一個小學生,鼓勵小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鼓勵小學生與老師和同學之間進行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通過諸如此類的活動,開展以德育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思想道德水平。
第二,開展專題探究活動。為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水平,為其開展豐富活動的探究活動,如以“人與自然”為主題,讓小學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料獲取工具。譬如,網絡、書本、父母等,了解人與自然的聯系,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說說人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這種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拓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
第三,組織各類實踐活動,讓小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如班主任帶領小學生走進社區,進行小小志愿者活動,維護社區環境建設,小學生積極制止社區中亂扔垃圾、亂摘花草等行為,并在活動中學會溝通和合作,加強生生聯系,在班級內部形成團結向上的氛圍。
三、在班主任談話中講究說話藝術,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小學生生理、心理不成熟,自制能力差,對紀律、規矩、人際交往等沒有具體的概念,這需要班主任積極引導和教育,加強班主任談話,講究談話藝術,為小學生開展心理輔導,促進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例如,有個小學生總說班級不團結,很多人對他不好、有意見?班主任通過耐心的引導和傾聽,鼓勵其說出自己得出這些意見的原因,發現有幾個同學喜歡開他的玩笑,弄得他很難堪,他認為這對自己不好,就對全班同學做出不好評價,最終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產生抑郁、冷漠、不信任等情緒和心理。班主任在明白這一點后,有針對性地引導其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并在實踐中論證班主任的想法,用合理的事實驗證不合理的想象,并幫助他重新融入到班集體中,緩和其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促進班級團結。在這里,班主任積極與學生談話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深入學生內心去體驗其情緒和想法,然后再通過談話藝術將自己的想法、意見等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現象,促進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促進每一個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促進班級團結,讓每一個小學生都得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四、結束語
在小學教育中,班級管理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要貫徹落實人本主義理念,尊重、理解、信任每一個小學生,耐心對待每一個小學生,將學生放在班級管理的首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積極與學生交談,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是人本主義的最佳體現。
參考文獻:
[1]范恒云.試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人本主義的體現[J].新課程學習,2014,(04):167.
[2]馬從紅.試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人本主義的體現[J].成才之路,2012,(36):84.
[3]胡月芬.班主任在談話中應用心理咨詢技術[J].小學科學,201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