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一些高職學校在英語教學上,普遍延續了統一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無論是從學校的教學目標上,還是從學生的英語基本素質而言,采用這種統一的英語教學模式,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是不相適宜的。主要在于高職學生所學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性,加之生源相對復雜,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就要采取差異化教學策略,即在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設置多樣化的英語教學目標,從學生差異化的角度對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模式。從實踐應用型的角度而言,要將多元智能理論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但是要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需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高職英語 分層次教學模式 實踐
高職院校教育具有區域化和專業化的特點,其英語學習目標也會有所不同。經過教育改革之后,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要向個性化、自主式的方向發展,以在考慮學生知識層次的不同,起點不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模式設計。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運用,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和翻譯能力的培養,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還促進學生英語語言信息交流的能力。
一、多元智能理論
1983年,霍華德·加德納編寫了《Frames of Mind》(《智能的結構》)著作,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針對人的智力結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人的智力結構多元化的特點。在霍華德·加德納看來,人的智能結構由多種智能所構成,主要包括八種智能,即語言、空間感知、數理邏輯、人際交往、肢體運動、自然觀察以及內省智能和音樂智能。對于這些職能,由于每一個人所發揮的程度不同,因此而使潛能發揮的方向會有所不同。一些學生在某種職能上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就說明在這個方面有機會得到良好的發揮。教師的作用就是通過為學生創設各種條件,將學生這些潛在的智能充分地發揮出來。
多元智能理論所呈現出來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實踐性上?;羧A德·加德納教授指出,智能主要體現在一個人對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上。因為有了智能的存在,因此而會發現新的知識,為社會做出創造性生產,并提供社會所需要的有效產品。對于所提出的八種職能,每一個人擁有并且獨立存在,所不同的是,由于表達形式不同,發揮的程度不同,因此而體現出不同的職能特點。雖然智能具有先天性特點,但是其需要后天環境條件才能夠將這一潛能激發出來。這充分表明人的智能要得以充分地發揮,可以通過塑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來培養。多元智能的多層次打造,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條件。其可以在適當的環境下將學生的智能開發出來,幫助學生充分運用其個性特點,將業余愛好作為學習知識的基點,培養學生持續性發展的知識調節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而獲得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模式
(一)高職英語分層教學
采用分層教學法,就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掘學生的智能優勢,使學生能夠了解到自己職能的強項和弱點,以在英語教師的引導下增強自信心、自主學習。高職學生生源較為復雜,這就決定了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智能組合也有所不同。由于高職學生畢業離校后,就要面對工作崗位的競爭,由于不同的專業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跨越性,這就意味著不同專業的學生,所要實現的目標有所不同。那么高職英語教學中,就要針對于學生的需求不同,參考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英語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等職能特點等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進行分組教學。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要本著尊重學生個體、實現共同進步的原則,在調動學生個性優勢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做到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英語課程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小組的特點進行分層設計,其目的是將每一名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以發掘出學生的潛能,使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都有所提供,以推進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素質有所提高。
(二)高職英語差異性教學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在對學生開展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設計作業和練習。作業中所涵蓋的內容,除了對舊有知識的復習之外,還包括下一次英語課程的新內容,以培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銜接能力。在英語練習的設計上,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智能以及英語知識結構的不同,同時還要格外注意英語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生,在布置作業和設計英語練習的時候,可以布置模仿性的作業和練習,盡量使練習的形式操作簡單,作業以單一的英語基礎知識為主,以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學生,可以將英語練習延伸實踐當中,包括日常生活、與專業相關的職業等。要求學生能夠針對相關的情景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并可以看懂簡單的專業英語材料,聽懂日常生活以及職業交流對話。對于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的學生,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重點挖掘學生對于英語語言運用的潛在能力,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針對于這部分學生,英語教師在對英語練習和作業進行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并采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因此使設計更具有思考性、創造性,其目的是要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多樣性。
(三)高職英語多樣化教學
按照傳統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采用的是單一而統一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傳統英語教學的不利之處在于,考慮到學生的平均英語水平,因此教學內容對于英語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而言,有些跟不上教學節奏,而又難以滿足英語基礎良好的學生更好的需求。采用多智能理論指導下的英語教學方式,主要是對英語課程內容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進行多樣化設計。與普通高校英語有所不同,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的職業特點與英語課堂課程內容等結合,以在開展多樣化英語教學活動的同時,實現其實踐價值。對于高職英語學生的智能培養,主要包括空間職能、語言職能和邏輯思維能力等。對于學生進行空間智能培養,主要是針對英語的語言文字功底較強,且具有良好的邏輯職能的學生。對這部分學生群體,可以著重于知識的理解力、對事物的觀察力和思想感悟的培養,并能夠用恰當的英語語言表達出來,采用英語情景劇的教學模式是比較適宜的。學生可以發揮想象的空間,不僅提高了英語語言文字的運作能力,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邏輯職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職能,主要是對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運用英語課文中,請學生猜詞義、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并做出預測,這其中,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句型對比,并從語法的角度進行演繹歸納,以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職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邏輯數理智能的發揮。任何一種英語職能訓練,主要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將自己的愛好與英語課程內容相結合,以在符合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充分地將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在能力發揮出來。
三、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科學評估高職學生英語成績
高職計算機專業是與英語銜接性較強的專業。要對于該專業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首先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就根據英語考試成績進行分層。以成績為基準,成績低于60分的學生層次較低,為C層;成績介于60分至80分之間的學生為普通層次,為B層;成績高于80分的學生層次較高,為A層。各個層次的學生并不是固定的不便的,而是以學期為單位,根據考試成績進行調整。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啟用的教材和教學模式都有所不同,以引導學生采用合適的方式學習英語,根據各自的學習目標調整學習計劃。A層次和B層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那么在英語教學模式上,不再拘泥于英語知識本身,而要更為注重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以英語知識引導為主,著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更具自身特點以及需要制定英語學習計劃,以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對于英語知識的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對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充分地運用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快樂課堂英語活動,比如,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操作計算機多媒體是很在行的事情,加之與他們的專業存在著些的聯系,可以使學生更為有興趣參與到課堂英語活動中。比如,請學生在進行英語語言交流的同時,用計算機做出與交流內容有關系的圖片。如果英語閱讀內容與旅游風景有關,教師請一名學生配合,當教師的教學課件中的內容需要延伸到某個風景時候,可以請學生在網絡上查找圖片,并快速地運用計算機進行圖片處理。處理的過程通過幻燈顯示出來。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 is he doing?此時,會有學生回答:He is making the picture for teacher.當這位制作圖片的學生出現了操作上的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請其他的學生幫助,繼續操作:Who can help him?
這種英語教學模式是將學生自身的專業與英語教學相融合,要求學生在手動操作的同時進行語言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合作技巧,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對各種知識的統籌能力。對于學生們通過合作所制作出來的圖片,教師要給予必要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激發起對英語課堂參與興趣。
考核是評估英語學習效果的主要途徑。多智能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考核,以過程性評價取締了傳統的期末考試。所謂的“過程性評價”就是將評價指標滲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其中所涵蓋的內容除了學生平時的考試成績之外,還包括參加學習活動的表現,作業情況,其他任課教師的評價以及同學的評價等,結合期末考試成績,將所有的成績進行全處理而形成評價結果。這種過程性評價的好處在于,可以避免學生平時不用功,到考試的時候突擊性學習的習慣,也可以幫助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扭轉學習態度,樹立學習信心。這種打破了終結性評價而運用過程性評價的評估體系,所評估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對學生語言知識和運用能力的掌握,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非常有利。當英語學習的態度端正了,學生的價值觀體系也會相應地有所改變,因此而不斷地自我調整學習,通過歸納概括目前的學習狀況,與教師與同學之間的溝通,提高英語語言技能的同時,還促進了合作與溝通能力的提高。
四、結論
綜上所述,高職學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應用性和社會性技術人才?;诟呗殞W校所開設的各種實用性專業,加之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不高,所制定英語教學模式就要符合高職學校學生的個性。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對高職學生開展分層次的英語教學模式,不僅使高職學院的英語教育教學更具有理論基礎,而且還拓展了教學視野,在豐富了英語教育理論的同時,還為英語教學實踐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袁榮兒.對高職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探索,2010,(03).
[2]彭碧徽.多元智能理論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思路[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2).
[3]Richards Jack C. Theodore 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2nd 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金筱艷.改革英語成績評估體系,促進高職學生自主學習[M].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
[5]江海勤.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分層次教學芻議[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3).
[6]Armstrong T.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M].2nd ed.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4.
[7]Finch,A.E. A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 Thsk based EFL Programme for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D].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U.K.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