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餐飲服務教學產品為紐帶,具有產品生產性校內實戰基地是以創建綜合會議中心為依托,建設成集教學、會議、餐飲、休閑購物等服務、競賽、培訓為一體的,以酒店服務教學產品為紐帶,具有產品生產性校內實戰基地。建設真實企業實戰教學實訓教室,宣傳酒店業文化,建造實戰環境覆蓋“職場化”環境,實戰內容覆蓋主體專業核心教學內容,實戰過程覆蓋專業教學過程,實戰技能標準覆蓋企業技術標準,實戰管理機構覆蓋企業(現場)生產管理組織,實戰過程管理覆蓋企業(現場)相關質量監控的一站式生產實戰基地,實現校內生產服務性實戰教學階段與企業生產“零距離對接”。完成“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五星定位、輪崗定崗”的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師徒傳承、校內實戰”中、西餐烹飪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建設具有教學、生產、科研、培訓四位一體現代餐飲服務業人才培養輸送基地。
關鍵詞:餐飲服務教學產品 生產性特征 校內實戰基地 人才培養模式
一、基地基本情況
我校飯店服務與管理專業成立于1984年,到目前為止,已經為社會培養了2000多名合格適用的中等服務專業人才,為省內外飯店業的發展與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學校畢業生供不應求,廣泛分布在餐飲服務業、旅游業、商業、金融業、文藝團體及政府機關等行業部門,推薦就業率達100%,優秀畢業生被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外經外貿部、外企聯誼中心、省政府、政協、市政府、海關、銀行等單位錄用。2002年該專業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
二、基地建設目標
1.完成餐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該基地將功能作以細分,按照五星級酒店的服務用人培養標準定位,通過不同區域的分項培訓使學生掌握各崗位的專業技能,完全按照五星級酒店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實戰教學,為學生將主干專業課程所涉及的技能和專業知識得以應用。
2.輻射旅游專業、電子商務專業進行集群發展和建設
該基地商務中心、會議報告廳及生活服務區超市的設立,還將為旅游服務與電子商務專業提供實戰教學環境,在此實踐“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崗學結合、學訓交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將實戰區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共享。
3.基地定位建設
基地建成后,學生可以實現在學習過程中體驗企業工作環境與管理氛圍,在實訓基地中能夠將餐飲服務、客房服務、前廳服務、烹飪技藝、導游服務等技能進行充分的實戰與展示。實現“教-學-研-產-銷”一體化目標。
三、基地建設思路
1.五星定位,集群發展,確立教學產品
基地以五星級酒店為環境設計為藍本,覆蓋酒店專業、(中、西餐)烹飪專業、旅游專業、電子商務專業等三產服務行業,全方位覆蓋酒店服務功能,突出宴會服務、會議服務、前廳接待服務、商務服務等專業核心課程技能的實踐功能,滿足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全面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校內實戰
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思路,爭取用三年的時間,建成以“酒店服務與管理教學產品為紐帶,集客房管理、前臺管理、餐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廚房管理、商務管理等的一個多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綜合生產性實戰教學基地。通過實戰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從模擬到實戰的餐飲綜合學習環境,保證生產性實戰教學計劃的執行。
3.賦予校內實戰基地教學和生產的內涵與屬性
以打造五星級標準服務與管理人才為目標,以校企合作為途徑,按照五星級酒店專業設施設備要求,建設校內實戰基地,實現學校實訓條件與五星級酒店標準的零距離對接,真正賦予實戰基地教學和生產的內涵與屬性。
4.構建學生多元考核評價模式
在五星標準定位,確立教學產品的基礎上建立學生職業能力評價中心。充分對學生實施多元評價、多樣考核的立體評價。通過學習及實戰,學生的成果將在評價中心得以認定,并通過反復完善及實踐,使學生的成果轉化為教學產品乃至企業產品,在不斷實戰的過程中完成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
四、基地建設內容
1.以餐飲服務產品為紐帶的校內實戰教學
實戰基地專業覆蓋包括酒店服務與管理、烹飪技術服務、旅游服務與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產業集群。設計餐飲服務與管理、前廳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中餐烹飪、西餐烹飪、導游服務、商務管理、禮儀營銷服務等各專業主干課程,服務于專業核心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學校與酒店企業建立長效對接溝通機制,共同制定雙向對接方案。
(1)實戰內容與教學內容對接。本專業計劃建成環境真實化、設備先進的集現場教學、實訓、職業資格證書鑒定、社會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校內實訓體系。
(2)實戰過程與學習過程對接。學生的學習內容依據企業的服務流程進行設計;學生的服務技能依據企業的技能標準設計;學生的學習管理依據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行設計,通過學生的輪崗定崗學習,讓學生體驗職場。
(3)實戰活動與科研活動對接。依據企業的服務活動開展學校的科研活動,專業教師不斷深入研究企業的新理念、新產品、新工藝、將其轉化為教學內容,校企共同開發產品、研發教材,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以便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2.以餐飲服務產品為紐帶的校內實戰運營
結合省市撥款及行業企業支持,并從對外服務生產中獲得運行資金,以維護實訓基地的正常運轉。準備確定一個全面設計思路,預置問題,不斷開發新的節約途徑。尋找替代材料,深挖原材料的潛力,走“工學結合”之路,降低學習和實戰材料消耗。
3.構建多元考核評價模式
設立學生職業能力評價中心,構建由學校、行業、企業等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各項校內實戰基地教學實踐、頂崗實戰流程和考核標準以及學期考核方案,采用過程考核、項目考核、智能考核系統等多種考核方式,實現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多元化評價。遵循學生的成長和認知規律,實現對學生的通用能力、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等全面科學的評價。
五、基地建設成效
通過建設,使“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輪崗定崗、校內實戰”的人才培養模式推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使酒店服務與管理和中、西餐烹飪專業學生清楚實訓對象及就業崗位的生產經營實戰技術路徑,通過親身體驗項目工作的完整過程,對崗位工作的流程和技術手段、技能要求等都將會有清晰的把握,達到“準就業”效果。
綜合實戰課程項目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課程標準、教師實踐、團隊建設等相關教師實踐技能和管理水平提升等因素,教師與學生在生產經營環境中一體化發展,并逐漸形成完整的專業教師實踐及綜合素質提升體系,輻射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