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幾年的報道中我們不難發現,由于中學生的心理問題而產生的社會問題時有發生,這也引起相關的部門對于中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的高度重視。作為八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初中最重要的階段,老師如何對八年級的學生開展心理教育對整個初中生的心理教育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八年級學生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八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質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主要原因在于中學生時期是青少年發展最佳的時期,學生的可塑造性非常強,這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還不成熟,再加上來自家庭、社會和學習的壓力,會給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從而影響中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本文主要對有效開展八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探討。
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為了有效開展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這時期是八年級學生形成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最佳時期,他們對新鮮事物都很好奇,有著廣泛的興趣和愛好,而且思想上很容易出現比較偏激的想法,既不能很好的處理個人和客觀現實之間的矛盾,也不能很好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最終形成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思想,從而產生消極情緒。再加之八年級學生沒有準確的判斷能力和導向能力,往往不能對于自己的思想意識進行控制,從而產生一些不正確的人生觀,這時就需要教師針對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開展專題演講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人生目標,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師還可以借鑒生活中的英雄模范事跡去教育他們,讓他們對生活產生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人生態度,客觀、全面地看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為八年級學生創造健康的心理氛圍
為了有效開展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健康的心理氛圍,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始終保持著樂觀地、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要經常向學生傳達愛的情感,讓學生在老師的關愛下,受到表揚和鼓勵,對自己充滿自信,朝著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第二,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根據學生的思想和教學需要,創設一定帶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和聽覺神經,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三、解開學生的閉鎖心理
為了有效開展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打開學生的心扉,解開學生的閉鎖心理,讓學生樂觀的、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生活中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學生本來比較活潑的,突然之間變得喜歡獨來獨往,不愿意與其他同學交往,從而將自己封閉起來,形成閉鎖心理。出現此現象的主要原因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不斷加強,社會也接觸的越來越多,想自己去嘗試新的生活,不想再依賴父母,但是他們的認識和經驗還是不夠成熟,根本擺脫不了對父母的依賴,但又想擺脫,形成矛盾心理,從而形成閉鎖心理;另一方面,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能夠真正發現自己內心深處所有的美與丑,非常害怕將自己的丑態暴露在其他同學面前,就這樣將自己封閉起來,形成閉鎖心理。針對學生的閉鎖心理,就需要教師善于觀察學生的表現和思想變化,與學生進行溝通和和交流,幫助他們從封閉的世界走出來,積極向上的投入到有意義的生活中來,并打開心扉與人交往,積累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從而打破閉鎖心理。
四、幫助克服八年級學生的嫉妒心理
為了有效開展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引導和幫助八年級學生克服嫉妒別人的心理,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去充實自己的生活。教師在教學中會發現一些學生往往看到別人比自己長得漂亮,別人學習比自己好,別人家庭條件比自己優越,就會產生嫉妒心理,對他們產生憎恨的情緒,甚至在背后詆毀誹謗別人,還會去攻擊對方。針對學生的嫉妒心理,教師首先要與這些學生進行溝通,問清楚產生嫉妒的原因,引導學生去克服這種妒忌心理,告訴他們產生嫉妒心理不但會傷害別人,還會傷害自己,讓自己的形成扭曲的心理,引導并幫助讓他們克服嫉妒別人的心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可以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將嫉妒別人的心理轉移到積極主動去學習,從而縮小與別人的差距,從而達到新的平衡心理;第二,引導學生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看到長遠利益,努力加強自身的思想修養,對個人得失和眼前利益不斤斤計較,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五、激發八年級學生的進取激情
為了有效開展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通過評價方式的改變,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本身具有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現實性的成分少的特點,主要他們接觸到現實的社會,他們的理想瞬間就會遭到破壞,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導致中學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績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而學生的自卑心理、厭學情緒大多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如果我們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等生漠不關心,對后進生全盤否定,出語不遜,這無疑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及負面影響,可能使許多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甚至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對待每個學生都應一視同仁,要看到不同的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例如,在班上,談到成績時,讓他們以劉某為榜樣;談到某方面技能時,稱贊李某做得特別好;談到唱歌時,表揚張某特棒……我們要改變以前只以成績論英雄的觀念,讓孩子們都能有引以為傲的閃光點,不會感到自己一無是處,這樣容易讓學生能不斷地從中得到鼓舞,從而激發他們的進取心,燃起孩子奮斗的激情。
總之,我們老師要具有極強的責任心、愛心、耐心,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同時多從網絡、書報中學習他人的好的方法,真正從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業,為國家培養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用芬.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9).
[2]王天祥.淺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2,(10).
[3]田勝龍.芻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陜西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