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中醫認為在春分時節正是調理體內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因此我們要注意餐飲,把握好養生的好時機。不過,當人體新陳代謝不協調時,體內會出現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導致早衰和疾病的發生。尤其在春分時節,此時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正處于高峰期,但春天多變的氣候又會使體內失衡,誘發一系列疾病。因此,科學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在春分時節調理機體平衡陰陽。
春分時節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應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食后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Tips
到了春天,可以經常相互捏揉一下兩手的手指頭,因為在手指頭的兩側,分布著人體經絡的井穴,每只手各有6個井穴,井穴一般是經絡的端點。如果說人體的經絡是一條流動的河流,那么井穴便像河流的泉源,可見井穴的重要性。所以經常捏揉手指頭能夠疏通經絡,調節陰陽,符合春季的養生需要。
春分時節養生菜
紅棗燉兔肉
原料:紅棗50克,鮮兔肉200克,味精、鹽各適量。
制作:選色紅、個大、肉質厚實的紅棗,洗凈備用;將兔肉洗凈,切成小塊,與紅棗一起放砂鍋內,加水燉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強身。
應用:脾氣虧虛、陰血不足所致的形體瘦弱、不思飲食、口淡無味、食后飽脹、面色萎黃、頭暈眼花,以及營養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而屬氣虛血虧者。
豬肝枸杞雞蛋湯
原料:鮮豬肝150克,枸杞20克,雞蛋1個,生姜、味精、精鹽各適量。
制作:將豬肝洗凈,切成片;枸杞、生姜分別洗干凈,姜切碎備用。鍋內放水燒開,放入適量姜、鹽,先放入枸杞,約10分鐘后,下入豬肝片,待水再開時,放入打散的雞蛋,調入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
應用:肝血虧虛所致的頭暈頭痛、眼花干澀、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迎風流淚,以及夜盲癥、貧血而屬肝血虛者。
參芪白蓮粥
原料:人參6克,黃芪25克,大棗15枚,白蓮肉(去芯)50克,粳米50~80克。
制作:先將人參、黃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濃汁約200毫升,去渣后將藥汁與去核的大棗、蓮肉、粳米放入砂鍋,再加適量水,慢熬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
應用:氣血虧虛、脾虛失運所致的神疲氣短、心悸不寧、失眠多夢、動則喘促、常自汗出、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氣墜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