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高專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存在的現狀主要有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差、積極性不高、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較傳統、教學環境不好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化解決方案,以提高高等專科學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探討公共英語教學的成功方法。
關鍵詞:公共英語教學;現狀;教學思考
隨著高職高專招生渠道越來越廣泛以及自主招生的實行,學生生源變得多樣性。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生源的多樣性導致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也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所以,探索如何有效地進行公共英語的教學, 提高公共英語教學的效果,是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也是英語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解決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幾種教學方法的討論,試圖從中發現提高公共英語教學的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一、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對象:目前學生生源以藝術類學生,中職生,單招生以及部分統招學生構成。藝術類學生,中職生和單招學生在初高中階段英語基礎較差,所以在大學公共外語分層中,被分到C級教學班,學生迫于有英語過級的硬性規定,一方面厭學情緒比較嚴重,另一方面又希望能順利通過英語等級考試,所以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期間一直都相對矛盾的心理現象。
(二)教學內容:目前公共英語C級采用的教材是《21世紀實用英語》,該教材選定的話題不夠新穎,實用性趣味性不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覺得索然無味。另外,每個單元配有大量的練習,包含詞匯,語法,翻譯以及閱讀,但是由于學生水平有限,所以大部分的練習學生無法獨立完成,只有在課堂上,老師的引導下才能完成。
(三)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大多數公共英語教學還是延續了以教師和教科書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由于學生水平較差,課堂參與度不高,也很難與教師進行互動,所以形成了教師獨占課堂。并且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講解基礎的語法以及詞匯,課堂上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師生之間幾乎無法互相配合。學生也在這種長期以往的重復化教學中,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滋長了學習的惰性,學習效果也就顯而易見了。
(四)教學環境:公共英語一個班級人數相對較多,并且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統招的學生英語水平和單招的或者藝術類學生英語水平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相關學習資料及考試輔導材料并非適合每一個人。其次,由于學生英文水平相對薄弱,二課堂活動也無法開展。
二、提高公共英語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
針對上述對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沒有積極學習動機和正確學習態度的學生主動學習且積極配合教學,利用新型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成為英語教師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下是筆者基于幾年公共英語教學經驗提出的教學思考,以供探討。
(一)選編適合高職高專的公共英語教材
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改革的關鍵是教材。符合教學目的、有較高科學性的統一教材將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雖然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但是在進入一個新的教學環境,遇到新的老師的時候,他們還是很愿意重新投入英語學習。學生也很有信心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習,因此,一本適合他們的教材就很有必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意見以及教學效果對現有的教材進行篩選,同時,教師也可以補充課外學習材料,針對學生學習的薄弱之處進行加強。
(二)把英語文化引入公共英語教學中
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緊密相聯的兩個部分,語言承載著文化,文化又會影響語言的表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好不要脫離外國文化而僅僅只傳授語言技巧。外國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大相徑庭,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補充英語文化知識,一方面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轉變教學觀念、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從以往單一的語法和閱讀為主的教學法,轉向注重培養學生口頭交際能力的教學法;從以教師為主導、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法,轉向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師生互動的教學法。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與學生的交流,對于課文內容可采用提問啟發式教育方法,提問內容不宜過難,且對于學生的回答應以鼓勵為主,保護其積極性和提高學習信心。另外,由于教學班級人數較多,逐一進行練習不能實現,教師可將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會話練習。
(四)利用多方資源,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資金投入的增加,大量的多媒體設備成為教學資源,公共英語教學中也應該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輔助教學。課堂上除了可以利用PPT等手段制作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外,還可以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原版英文電影,英文歌曲等,創造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對高職高專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予以解決,通過選編合適的教材、科學合理的設置課程、轉變教學觀念、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公共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劉潤清:《決定語言學習的幾個因素》,載《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年2月
[3]劉潤清,胡壯麟:《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