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羽毛球運動也迎來了空前的發展。由于羽毛球的競技性、參與性、觀賞性和群眾性的特征,自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開展以來,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親睞。本文對重慶市普通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現狀展開調查,在進行統計分析和分類分析后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羽毛球運動;高校;調查;對策研究
隨著我國教育戰略改革和體育事業的和不斷發展,繼近年來我國男羽選手“超級丹”林丹不斷在世界比賽中屢獲佳績,全社會都迎來了一股羽毛球熱潮,在民間有著很廣泛的群眾基礎。羽毛球以其獨特的魅力,一進入高校體育項目就受到了各高校大學生的追捧。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發現,重慶市普通高校中雖然大多數的學校都能保證羽毛球選項課的正常開展進行,但是其中可以開展羽毛球選修課的高校當中室內場地欠缺、教師專業程度參差不齊、學生訓練時間不夠寬裕,造成了重慶市羽毛球選項課教學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一、重慶市普通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師基本情況
經調查發現,在羽毛球選修課教師性別方面,男性教師明顯偏高,約占68.74%。在年齡結構方面,集中在35~55歲之間,約占67.56%,35歲以下青年教師明顯偏少。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飽滿、進取心強、具有創新精神且精力非常旺盛,青年教師缺乏也是重慶市高校羽毛球選修課教學質量一直提升不起來的重要原因。在學歷方面,研究生學歷居多,約占60%左右,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職稱的羽毛球體育教師偏少,且其中只有少部分教師經歷過專業的、系統的羽毛球理論培訓,這也從側面說明重慶市高校羽毛球教師的整體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不均衡。
1.2 學生基本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羽毛球教學活動的根本因素。從調查可以發現,重慶市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當中喜歡和非常喜歡羽毛球選修課的女生占32.3%,男生占24.5%,而選擇不喜歡或者極不喜歡的男生比例要遠遠超過女生,分別是23.8%和15%。究其原因可能是跟羽毛球這些運動特點有關,對初學者的身體要求不高,而男生更易喜歡一些運動量大、身體對抗激烈、具有挑戰性的體育項目,如足球、籃球等。重慶市普通高校網球選項課的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動機是多方面的,有喜愛羽毛球運動的、有為了學習羽毛球技術的、有為了健康而選課的、有為了擴大社交的,同時還有單純為了獲得學分的。因此,教師應該營造出活躍、愉快、積極、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創造出最佳的教學效果。
1.3 教學方法現狀
在羽毛球選修課的教學過程當中,羽毛球體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有效性。調查當中發現,重慶市普通高校的羽毛球選修課教學方法上普遍簡單枯燥。學生對于羽毛球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一到球場上就搶著練習,由于同學當中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訓練,動作不規范,喜歡隨意練習。基本動作練習枯燥乏味,造成學生心理上產生抵觸情緒,這也造成羽毛球教學效果難以提升。教學時間上每個學生通常一周只有一次體育課,這對于他們的羽毛球練習來說遠遠不夠。在教法上面學生更喜歡選擇隔網進行回合對打,通過體驗的形式參與到羽毛球學習當中。
1.4 評價考核體系單一
體育評價考核體系是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這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然而當前重慶市羽毛球選修課教學當中,考核機制還不是很完善,依然以技術動作完成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羽毛球學習情況。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會打擊一部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以成績論英雄使得這部分學生很難發現自己階段性的進步和提高,久而久之對羽毛球學習失去了信心。
二、重慶市普通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相關問題對策
2.1 加強教師引進和培訓
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重慶市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的規模和教學的效果。在師資隊伍引進上既要參考其專業技術水平,還要考慮到教師的理論基礎和教學能力。在保證師資隊伍數量的前提下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模式,讓教師能夠與時俱進,更新羽毛球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2.2 改善室內場地設施
室內場地器材設施是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物質保障。各高校應當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做好場地建設,資金匱乏的部分學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來改善本校場地硬件設施,同時還可以采取合理劃分場地來減輕人數上的壓力。
2.3 改善教學方法
可以在保持傳統教學優勢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當中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傳統說教式的單一技能教學目標,通過羽毛球游戲來讓學生增強球感和興趣度。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相互評比、相互協作,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觀念。
2.4 結合實際需求安排教學內容
由于參與高校羽毛球選修課的學生大部分為非體育專業,以后可能走向社會的各行各業。因此在羽毛球選修課教學當中,應當在重視羽毛球基本技戰術動作教學的基礎上,輔之以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要讓參加羽毛球選修課的大學生通過羽毛球選課學習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提高現代大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精誠合作、開拓創新的個人品性。
2.5 改進評價考核體系
高校羽毛球教學評價體系直接影響了教學內容。要想改進當前的高校羽毛球評價考核體系,就必須改變以成績論成敗的考核方式,要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提高的幅度的基礎上,多種考核評價方式相結合。將傳統的技術考試轉變為學習態度、理論考試和技戰術動作考試三個部分。這樣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方式相結合,形成了完善的既注重過程又重視結果的綜合評價體系。
三、結語
重慶市高校羽毛球選修課教學發展狀態良好,基本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沒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各高校應當繼續努力、深化課改力度,在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下,繼續培養學生“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體育觀念,為高校羽毛球文化創造積極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魏玉琴. 高校開展羽毛球運動的可行性和發展對策研究[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0(03)
[2] 王俊青. 對普通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的調查分析[J]. 河北企業. 2011(12)
[3] 李軍. 對高校羽毛球選修課的教學探討[J].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