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索緒爾及其語言學理論對現代語言學的建立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二元對立始終貫穿于他的語言研究中,這些概念表面二元對立,實則內部統一,從中體現出了索緒爾系統化的語言學思想。這種分析問題的方式值得我們后人去學習借鑒。
關鍵詞:索緒爾;語言學;二元對立
前言:
索緒爾在現代語言學建立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其著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索緒爾主要運用了系統的方法與二元對立的方法對語言現象和語言規律進行研究,這些二元對立觀點幫助索緒爾更清晰明了的表達其對語言的認識,也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語言內部包含的奧秘。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語言與言語,共時與歷時,所指與能指,句段關系與聯想關系,語言符號的不變性與可變性。
一、語言與言語
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是一套音義結合的詞匯系統和語法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言語是個人說和寫的行為及產生的結果。
言語是第一性的,語言是第二性的。語言在言語中產生,又反過來作用于言語。語言的本質因素是社會因素,而言語除了具有社會因素外,還具有個人因素。
人們日常生活中說的話都是言語,每個人的言語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這就使言語具有了除社會因素之外的個人因素。當然每個人的言語雖各有特點,但前提是要遵循一種語言中約定俗成的規約,這樣才能讓聽者聽懂。人們是利用語言來說話,正如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說:語言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物。但是這一切并不妨礙它們是兩種絕對不同的東西。
二、共時與歷時
語言學可以從共時和歷時兩個層面來研究。共時語言學是以共時的、靜態分析的方法,從橫的方面研究語言相對靜止的狀態,描寫分析語言在某一個時期,某一個階段的狀況的語言學分支。歷時語言學,又叫歷史語言學,以語言發展的歷史為研究對象,是從縱向發展的角度觀察研究一種語言的各個結構要素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歷史演變的語言學分支。
索緒爾把共時語言學及歷時語言學形象地比喻成一個坐標軸,共時語言學即是橫軸,歷時語言學則為縱軸。
歷史上,對語言的研究中有的從共時角度,如十九世紀之前的研究。也不乏從歷時角度加以研究的,如十九世紀之后產生的歷史比較語言學。這兩種研究語言的方式有著根本的區別,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但并不是說語言研究中只能選用其中的任意一種方式,恰恰相反,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全面地考慮問題。
三、所指與能指
符號是所指和能指的統一體,語言符號是概念和音響形象的聯結,語言符號的所指即指概念,能指是音響形象。概念和音響形象的結合產生時也是偶然的,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具有任意性,一旦為社會所接受,它便具有了強制性。不同的語言中同一個概念,有不同的音響形象去表示它,而同樣的或相似的音響形象也可能表達不同的概念,這是由語言符號概念和音響形象結合的任意性決定的。
如要表達“鋼筆”這個概念,漢語用“鋼筆”這個音響形象,英語則用“pen”來表示;同樣是[ai:]這個音響形象,漢語中與其對應的概念之一有“愛”,英語中相對應的概念是“I”(我),與漢語的“愛”在意義上有根本的不同。但在一個社會里,人們卻不會因此而難以理解別人的話,因為概念與音響形象在任意性結合的基礎上有了約定俗成的對應關系,便具有了強制性。
四、句段關系與聯想關系
句段關系又可稱為組合關系,指符號和符號組合起來的關系。其中包括主謂關系、動賓關系、偏正關系、中補關系、聯合關系等類型。聯想關系又可稱為聚合關系,指在語言結構的鏈條的某一環節上能夠互相替換的符號具有某種相同的作用,他們自然地聚集成群。它們彼此的關系叫聚合關系。
言語中各個語言要素的組合要按一定的順序線性排列,一個要素的價值來自于與前后各要素的對立。聯想關系中各個要素的排列卻是完全任意的,各個要素可以按照不同的場合以任何的順序出現。即使是“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代表它們就是人稱代詞中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
五、不變性與可變性
語言符號在社會的一定時間內,具有不變性。任何一個人所說的話語都是學習前人的語言,已有的語言加于每個社會成員,任何人都不能隨意對語言的固有規則、固定用法加以改變,因為個人所“創新”的言語并不屬于語言,不能被社會大眾所認可。但是,語言符號的不變性只是相對的,可變性卻是絕對的。盡管我們承認語言的不變性客觀存在,但也不能否認每一種語言自產生至今在不停地發生變化,并且還會繼續變化下去。語言的變化包括音響形象的演變,概念的轉變,包含于語言系統中的語音、詞匯、語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古詩中許多句尾在當時幾乎都是押韻的,而今人朗讀起來卻未必押韻,再如《論語》記錄春秋時期孔子及弟子的言行,接近于當時的口語體,但它卻與當今的口語體相差甚遠。這些都反映了語言要素的可變性。
語言的演變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語言的規范化工作也不能制止語言的演變,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們要采取放任的態度任其隨意發展,很多不規范的語言問題應當在其剛剛萌芽時就及時遏制住,以保持語言的純潔性。
結論:
索緒爾首創了二元對立的語言哲學思想,并將其貫穿在語言學的研究之中,索緒爾被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西方現代語言學的建立以索緒爾語言理論的出現為標志。索緒爾的理論提出之后,語言學成為了真正的科學,他的語言學方法被二十世紀的語言學家借鑒、發展,影響深遠。
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里面提到的二元對立觀點其實還不止以上幾點,每一對觀點中的兩個方面互相間都是對立又統一的,在語言學發展還不完善的當時,索緒爾能精準地提出這些二元對立觀點,并不時列舉出形象的例子來幫助人們理解實屬不易。并且歷經一個世紀,索緒爾的理論與觀點不斷地為后人所檢驗和認可,我們不得不承認索緒爾在語言上的天賦,經學生整理過的課堂筆記尚且能成為當今的世界學術名著,那么假如索緒爾能親自著書,相信我們定會看到更加成熟成功的著作。我們在做研究的時候應該學習索緒爾,多角度地看問題,用辯證的思維去思考,而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我語言的整體特點,確立總的原則,在微觀的具體研究中,又能有所側重,求深入細致,那么,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必然能夠取得更大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賈李娟.索緒爾語言觀中的二元對立和內在統一關系[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
[4]申建華.索緒爾二元對立概念與語言學學科地位的確立[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3
[5]周亞華.索緒爾的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
[6]王思旸.淺論索緒爾語言學理論中的二元對立[J].金田.2013
[7]葉南.論索緒爾二元對立的語言哲學思想[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7
[8]倪巍,陳亮.二元對立與系統價值[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