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霍華德·葛浩文是現當代中國文學的翻譯家。他翻譯的中國小說有50多部。這里面包括莫言的《紅高粱》、賈平凹的《浮躁》以及姜戎的《狼圖騰》。在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他的成功離不開葛浩文的翻譯。如果葛浩文沒有翻譯莫言的作品,莫言就不可能贏得大獎。本文從三方面介紹葛浩文的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翻譯特色與技巧。
關鍵詞:葛浩文;翻譯特色;翻譯技巧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趨緊密,中國對外語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熱衷于學英語,而英語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在中國的“兩會”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譯員的精彩表現;而在文化傳播方面,有一個外國人的作用不可忽視,正是他成就了中國作家莫言,如果沒有他的翻譯,莫言是不可能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沒有他,可以說就沒有今天的莫言。他就是美國人葛浩文,英文名Howard Goldblatt。
一、人物簡介
葛浩文,原名Howard Goldblatt,美國著名的漢學家。他于1939年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他熱愛翻譯這項事業,他翻譯過的作品有莫言的《紅高粱》、《生死疲勞》、《酒國》、《檀香刑》、《豐乳肥臀》等。當然,他還翻譯過蕭紅、劉震云等作家的作品。
這使他意識到生活的美好。于是他“浪子回頭”,重新拿起書本,開始認認真真學習中文。從此,他的人生完全不同了。有意思的是,他居然頗有學習漢語的天賦,他向一位跟國民黨到臺灣的一位東北老兵學習中文與中國文化,“葛浩文”就是這位老師給他起的名字。
碩士畢業后他又工作一年,之后在印第安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習中文。他的導師正是柳亞子的兒子柳無忌教授。柳教授曾對他提起中國有一對作家伉儷蕭軍、蕭紅,葛浩文就找來蕭軍的作品《八月的鄉村》讀了起來。這是他讀的第一本中國小說。而蕭紅則激起了他更濃厚的興趣。
二、翻譯特色
在翻譯中文小說時,葛浩文十分注重對小說的文化、社會和歷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譯姜戎的作品《狼圖騰》時,書中有很多蒙語詞匯,他就特地找來內蒙古大學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幫忙。正是由于他的翻譯,使得英文版《狼圖騰》生動流暢,受到不少英文讀者的喜愛。
葛浩文把翻譯看成是重新創作的過程。在為劉震云翻譯《手機》時,他發現一個問題:小說場景始于30年前,然后閃回到現代,接著又回到30年前。如果按照這種順序翻譯,美國讀者看過幾十頁后就會覺得沒勁,然后把它扔到一邊。他建議把開場設在現代,然后再展開回憶。這個建議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葛浩文翻譯了很多部莫言的作品,迄今他已將其十余部作品介紹給西方讀者。莫言的《紅高粱》等作品經過葛浩文的翻譯在美國也取得了巨大的反響。莫言曾經在科羅拉多大學的演講中表示,如果沒有葛浩文杰出的工作,我的小說也可能由別人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但絕對沒有今天這樣完美的譯本。許多既精通英語又精通漢語的朋友對我說:葛浩文教授的翻譯與我的原著是一種旗鼓相當的搭配,但我更愿意相信,他的譯本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
三、翻譯技巧
葛浩文在翻譯過程中,經常會加入一些文化與歷史背景知識的介紹。例如,在為姜戎翻譯《狼圖騰》時,葛浩文覺得“額侖草原”這個詞會使英文讀者犯迷糊,不知道它在什么位置。所以,葛浩文加入了背景信息的介紹:額侖草原位于大興安嶺西南部、北京的正北方,其中有一部分與外蒙古接壤。歷史上它是滿洲里與蒙古的通道,古時候許多部族戰斗的古戰場。
葛浩文有時候做的是刪掉每個章節的引言,《狼圖騰》就是其中一例。他認為刪掉之后會使讀者更加清楚故事的情節,不會使讀者失去閱讀興趣。他刪掉的句子與故事情節沒有太大的聯系,比如說“‘犬戎族’ 自稱祖先為二白犬,當是以犬為圖騰。”這句話選自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刪掉對《狼圖騰》故事情節沒什么影響,所以葛浩文就刪了。
葛浩文認為,翻譯是另一種寫作,需要使讀者樂意讀,而且不能太難懂。比如,他為畢飛宇翻譯的小說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喬炳璋參加這次宴會完全是一筆糊涂賬。”他不明白作者為什么把宴會比成“糊涂賬”。當他見到畢飛宇時,他就問畢飛宇這個問題。畢飛宇告訴他說,中國人樂意參加宴會,但如果參加的人太多了,有的時候客人和主人可能相互之間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對方的身份。所以這種情況就像一本“糊涂賬”。不過葛浩文認為不能這么翻譯,第一個原因就是他怕西方讀者不明白,二是他希望能夠盡可能原汁原味地將小說翻譯過來,于是,他把“糊涂賬”譯成“一次盲目的約會”。
多年的筆耕不輟,讓葛浩文先生逐漸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說界的泰斗地位。作為現當代中國文學的翻譯家,葛浩文將眾多中國作家的優秀作品推向全世界。在近30年的翻譯實踐中,他翻譯的中國小說有50多部。這里面包括賈平凹的《浮躁》以及姜戎的《狼圖騰》。在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他的成功離不開葛浩文的翻譯。葛浩文有著非同尋常的人生,希望他的翻譯之路更加廣闊,更加光明。
參考文獻:
[1] 盧東民,孫欣. 美國翻譯家其人其事[J]. 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2).
[2] 孫敬鑫. 葛浩文:以翻譯中國文學為樂的漢學家[J]. 對外傳播,2012,(4).
[3] 朱怡華. 翻譯家葛浩文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霍光年(1989-),男,遼寧錦州人,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課程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