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史學視為科學的觀點,其源頭可以追溯到17、18世紀的歐洲。當時人們開始用科學來考量其他知識門類,并相信人類歷史過程同樣受到因果律、必然性等自然法則的支配。本文圍繞歷史學的方法展開討論,探索歷史學科學化的得失。
關鍵詞:歷史學;科學;方法論
長期以來,史學和科學的關系很受關注。史學是不是一門科學?它是一門什么樣的科學?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歐美史學史上曾引起過很熱烈的討論。部分歷史學家比如德國的尼布爾和蘭克認為,歷史學與自然科學兩者的研究方法類似,一些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同樣適用于歷史學領域,它們旨在對一些重大事件做出客觀的描述,有共同的推論過程,相同的歸納,相似的邏輯進行研究,因此歷史學應該屬于社會科學。
雖然有些研究方法在社會科學的領域是有價值的,但卻不能充分解釋歷史學領域的一些問題。當一個歷史學家根據一些資料希望還原某些特殊政治事件,社會問題,制度及文化發展過程時,他必須借助一下科學的方法比如運用歸納法,許多歷史學家明白這個事實,但是這和社會科學理論家使用的“宏觀”概念有涵義上的不同,他們認為發展的規律或準則在任何歷史時期都適用,有的理論甚至讓我們具備預測未來發展走向的能力。我并不是說這種普遍性規律在歷史研究中一點用處都沒有,只是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此類研究方法應該在歷史研究之前或者之后發揮作用,而不是作用于歷史研究的過程中。在歷史研究之前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開展任何調查研究,但我們應該有一些籠統的想法和指導方法。在歷史研究之后應用是因為我們在調查研究史料之后希望獲得一些概括性的結論。
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固然在研究課題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不能否認兩者仍存在不少共同點。注重事實的可靠性,講究方法的合理性,強調結論的可檢驗性,這些都是史學和科學共有的特點。嚴謹的歷史學家在考訂史料、甄別事實和進行論證時,必須具備科學的求是精神,講求邏輯的嚴謹,反對妄斷和作偽。從態度層面上看,歷史學家和設計實驗或者根據實驗數據工作的自然科學家是一類人。正如澳大利亞歷史學家溫德舒特爾所寫道的:“史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憑證,來自它的目標中的三個:第一,它旨在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的真相;第二,它旨在建構一套過去的知識體系;它旨在通過一種規范的方法論來研究過去,用的是本領域其他人也能使用的技巧和資料”。而且歷史同自然科學一樣,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細節,相聯系的,無聯系的。在區分它們之前,我們必須仔細推敲。這和細節的數量沒有關系,而是應該看重細節的質量。僅僅通過了解最基本的史料卻忽視了其中的重要細節,這往往會導致謬誤的產生。組成歷史的史實和事件當然不會直接呈現在歷史學家面前。當歷史學家開始調查研究時,只能通過對那些可以獲取的材料比如原始資料來推斷和還原歷史史實。這些原始資料根據歷史學的不同分支而呈現出不同的種類,敘事報告比如編年史和回憶錄,政治或法律文件,藝術紀念碑或作品,文學或音樂作品,碑文,工具等等,簡單來說,就是任何包含了過去痕跡的物體或文字。這些是歷史調查的數據。它們相當于自然科學家推測的假設和理論用到的實驗數據。歷史學家的史料整理是非常關鍵的,史學論著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用史料的質量。愛德華··哈里特·卡爾在其代表作《歷史學是什么?》中寫道,蘭克和阿克頓勛爵等人迷信檔案,后者曾說,隨著歐洲檔案的開放,全部信息都被掌握,一切歷史問題都會獲得解決,終極的歷史就會出現。
至于史學不是科學,那又是什么的問題,我想美國學者羅伊·F.尼科爾斯在1948年撰寫的一篇文章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啟迪,在這篇文章中他寫道:史學不是藝術,不是科學,也不是文學。它是獨特的。它是知識的一個分支,有自己的特征和方法,應從其自身而不是用類比的方式來看待它。現在,歷史學家應該對他們的功能、他們的目標和他們的方法抱一種更積極自信的態度。尼科爾斯提出的“史學獨立”的觀點在臺灣學者杜維運那里得到了回應,他宣稱:史學“不是科學,不是藝術,也不是任何其他學術,歷史就是歷史,歷史女神克麗歐永遠凜凜不可侵犯”。總之,雖然研究歷史離不開科學精神,但我們不能把史學與科學混為一談;社會科學的某些方法可以作為治史的工具,但不能把史學簡單地看出社會科學。
參考文獻:
[1]李劍鳴,《歷史學史家的修養和技藝》,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1月。
[2]巴勒克拉夫,《當代史學主要趨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3]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版),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版
[4]Windschuttle, Keith The Killing of History: How Literary Critics and Social Theorists Are Murdering Our Past,Free Press,1997
[5]Roy Nichols,“Postwar Reorientation of Historical Thinking”,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54 (1) ,1948.
[6] Edward Hallett Carr , What Is History? , Vintage press 1967
作者簡介:矯豐,男,山東青島人,現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12級世界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近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