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教學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其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何搞好政治課教學是每一個政治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許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目前政治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些
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搞好教學。
政治課教學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何搞好政治課教學是每一個政治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21世紀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時代,這也是新課改的重點內容。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觀,這與當代的教學與學習理念是相悖的。在以往的初中政治課堂中,我們有部分老師仍處于“一言堂”的狀態中,這樣只能讓自己更累,學生也聽得很累,既不利于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本文將針對當前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幾點問題,提出幾點解決途徑,在教學中注入創新的因子,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從而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目前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日趨變化的社會現實不相適應。
教材方面。 政治課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政性強。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而教材的變化遠不能適應新情況的變化,從而形成理論和實際脫節。教材的滯后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內容方面。 政治是一門抽象的藝術,可以容納下大到中美關系、印巴問題甚至奧運會、世界杯,小到生活中的買賣關系、人際關系等。但大部分學生心中打不開這扇大門。政治課教學沒有生物地理學科的具體形象性,也沒有數學的嚴密邏輯,更沒有語文的優雅動人。這就要求教師將抽象的理論用形象的方法展現出來。
教學效果。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負擔較大的情況下,對政治學習逐漸失去興趣。此外,部分教師對本學科的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師講解時缺乏靈活性、主動性,因而導致學生產生不信任感;教師對學生放手不夠,學生缺乏自主、能動的活動空間;教師的教學缺乏藝術性。部分教師忽視教學過程本身的含義,平時缺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遇到問題時總想包辦代替。還有些教師在做課后復習題時,不是引導學生思考,而是把答案直接呈現給學生。這樣不但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降低。如何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來學習政治,提高政治課教學的效率,是擺在政治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針對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從政治課的價值觀念上講,應由應試教自轉變為素質教育;從教學觀念上講,一定要把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首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因此,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用知識,讓他們面對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能用自已的目光去發現,用自已的頭腦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所有的政治教師都應當完成這個思想觀念的轉變,使政治課從知識型向實踐型轉化,只有這樣,才能保計教學改革的成功。
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往往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因而教學效果并未末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究其原因是忽視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新的課程下,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師應進行角色的轉變,成為學生學習話動的參加者、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還課堂于學生,實現師生互動式的交流和合作。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情境,例如用“巧妙導入”、“妙用漫畫”、“模擬表演”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提高教師自身修養。要求教師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礎上,精通教材,熟知學生,創造性地利用教學新手段,運用教學新方法,研究思維訓練新形式。并且要注意營造一個充滿情感的教學環境,以達到政治教育和能力培養的最佳效果。為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養,能以昂揚的精神風貌、輕松愉快的笑容、適度得體的動作把學生的心固定在課堂上。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注意語言的幽默性:適當地運用輕松幽默的語言,會調節課堂氣氛,使原本艱澀的問題、尷尬的局面變得輕松自然;其次,教師要注意教學案例的新穎性: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針對教材的滯后性,政治課教學必須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結合現行政策及社會問題,使政治課與現實結合起來,好像政治課不太抽象,就好像是我們身邊的事,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從而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和可信度;最后,教師要注意在講授時寓教于“樂”,提高興趣。政治課的寓教于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到有無比的樂趣,能夠在這種樂趣中比較輕松愉快地增長知識,增長才干,不會學得那么累。初中生是一個探究欲非常強烈的群體,正是因為這樣,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成長特點,并加以利用與挖掘,培養學生的探究欲,施以探究式教學,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
創設情境以境育情。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要變說教型教學為情感型教學,減少抽象、空洞而又脫離實際的夸夸其談,增加情真意切、生動形象、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內容,把政治教學與情感教學融為一體,寓教育與情感之中。由此我們應采取多種直觀的、具體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以情動情,以理激情,借境生情,讓學生投入到樂觀情感之中,使之產生濃厚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當學生對問題本身感興趣時,才能和教師一起積極思考。中學生的世界觀開始逐步形成,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熱點、焦點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望,在政治課教學中,針對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現實設計教學,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正確對待,將有助于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主動。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課堂效果的關鍵。如果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去學則會極大地提高課堂實效。所以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每位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經過多年的經歷得出,學生得到表揚鼓勵越多,越有利于他們學習積極性的發揮,越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效。當然,這并不排除批評幫助,但即使要批評學生,也要考慮學生個性特點,講究方式方法。在課堂上提問學生時,凡是答得好的,不管個人或集體,都當場給予肯定和表揚,凡是學生在學習政治課中有好的地方,都要給予表揚鼓勵。 教師要學會精講,學生可以理解的東西不要多講,學生能自己明白的問題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甚至可以讓學生互相講解。
總之,政治教學既是一門教書的學科,如何搞好政治課教學是每一位政治課教師乃至整個國家都應該重視和思考的問題。在環境的影響下,學生的人生觀、思想觀、價值觀都在與時俱進,而作為政治學科教師,更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同樣要與時俱進,要將以前的守舊的觀念摒棄,與學生共同成長,在新課改的挑戰中,一起共同開創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從而與學生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盤錦市興隆臺區鼎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