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經濟方面的政策也越來越完善,而新會計政策在企業所得稅方面的影響更為明顯。該文對新舊所得稅會計政策進行了比較,從幾個不同的方面指出了新會計政策對企業所得稅會計的影響,并總結了新會計政策的主要變化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進一步的指導,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適應日益積累的經濟競爭形式,我國適時的提出了新的會計準則,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明確我國新會計政策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財務信息的質量可得到有效提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所得稅法和新會計政策之間實現良性互動,有助于稅務機關的反避稅、納稅評估等工作的開展,有助于企業財務人員辦稅工作和輔助審計等工作的開展,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當今我國的市場經濟在不斷地與世界經濟接軌,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對新會計政策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新舊所得稅會計政策的比較
納稅主體。在舊的納稅條例中,納稅人主要為在我國境內的企業或者組織,這些企業或組織實行獨立的經濟核算,主要包括有國有企業、私營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聯營企業、一些具備生產、經營所得或者其他所得的組織等。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或者外商投資企業充當外資企業的納稅人。
而新的條例對實行法人所得稅制度進行了明確規定,對國際經驗進行充分借鑒,引用了一些新的概念,例如規范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等。明確納稅人為我國境內的企業或者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企業、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其他一些取得收入的組織等都包含在內。
稅率。舊的條例規定稅率為33%,規定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應該以納稅的所得額為計算依據,稅率為30%。地方所得稅,應該以納稅的所得額為計算依據,稅率為3%。
新的條例對內資、外資企業適用不同稅法的狀況做了調整,將企業所得稅稅率進行統一并適當降低,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20%,一些小型企業盈利微小并且符合條件,所得稅稅率也為20%,而一些高新技術企業正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國家的扶持,規定這些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15%。
征收管理。新條例對納稅地點和匯算清繳期限做了調整,從而對企業所得稅的上繳形成明確的規定,盡可能的方便企業上繳所得稅,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舊條例規定納稅人的實際經營管理所在地為其所在地,納稅人繳納稅務的對象即為其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所得稅的上繳形成了一些障礙,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二、新會計政策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近年來,國家頒布的新會計政策對于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新會計政策打破了企業原有的一些固有習慣和經營方式,其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新會計政策對成本費用方面的影響。新會計政策與舊的會計政策存在很多的不同之處,首先在固定資產折舊方面,稅法對企業計提折舊的資產范圍比較寬泛,只要企業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都需要進行計提折舊,而會計準則規定了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和已經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不需要再計提折舊。這就使得企業的會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時候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從而與新的會計準則相適應,為企業的財務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促進企業的發展。
而在資產減值方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而企業所得稅法不允許計提的各種準備金稅前扣除,只有等到資產處置時才能作相應調整。這就給企業的會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只有在對新的會計準則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才能更好的開展會計工作,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新會計政策對應稅收入方面的影響。新的會計政策對應稅收入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政府的補助環節,會計準則規定了企業在收到政府的補助時,其應當認為是遞延收益,此時,該收益不能夠全部被計入本期的收入之中,而是應該在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而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要全部計入收到政府補助的當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應稅收入就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會產生一些影響。
此外,在投資收益之中,企業的所得稅法明確規定長期的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這就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收益。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當初始成本小于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企業所得稅對以現金投資產生該種差額無明確征稅規定,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因此企業在開展這些業務工作的時候,就必然會受到新的會計準則的影響,只有了解了新的會計準則以后,才能更好的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新會計政策對會計工作方面的影響。由于新會計政策的實施,會計需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思路,從而適應不斷發展的經濟形勢。會計在開展估計和變更工作時,如果按照新的會計準則開展的話,此時就需要利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而不是按照以往傳統的處理方法。然而,對于企業所得稅法來說,其對會計估計應當作納稅調整,根本不承認未來適用法。在這種情況下,兩者之間就會出現了一個調整差額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這個問題,就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新的會計準則頒布之前,會計更正差錯的環節需要按照稅法的規定,如果此環節出現在了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的話,此時,納稅人不能夠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掉補提的費用。而在新的會計準則的規定下,企業這時候需要應用追溯重述法來對前期出現的重要的差錯進行快速更正,從而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失誤,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對納稅進行科學有效的調整,從而適應不斷發展的經濟形勢,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新會計準則下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對策分析
正確進行納稅籌劃。企業需要對納稅進行有效的規劃。在對收入進行確認時,需要客觀認識到稅法對收入的確認時間是極大地受到了結算方式的影響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會計準則的視同銷售行為的差別。而視同銷售納稅處理時,一定要保證能夠正確地開展納稅計算工作。
此外,在不同的銷售方式中,納稅人應該充分認識到稅法和會計準則間的差異,然后通過有效應用結算方式,來對收入確認時間的影響獲得延緩納稅的利益。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現金流量。總之,正確進行納稅籌劃,是企業有效管理資金運轉的重要基礎和必然要求。
進一步提升對稅法和會計準則的了解。由于新的會計準則與舊的相比有一定的差別,因此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對稅法和會計準則的了解,從而避免會計計量錯誤或偷、漏稅行為等行為的出現。所以說企業要進一步加強會計人員對于稅法以及會計準則的了解,不但要加強對新會計政策的基礎的認識,更要對其相關內容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夠為會計人員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導,讓其在新的會計準則的指導下更好地開展工作。只有深入的了解了新的會計準則的內容以后,才能保證企業的會計人員能夠更加高效科學的開展會計工作,為企業的發展鋪平道路,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加強對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制約企業發展最主要的因素還在于企業的工作人員,只有工作人員具備了較高的素質以后,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新的會計準則實施下,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將企業會計人員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促進企業的發展。在新會計準則的條件下,企業必須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工作,從而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以及整體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企業會計工作人員更加了解新的會計準則,然后將其更好地應用到工作中來,使其擁有更加科學、準確的判斷和推斷,從而提升自己的工作質量,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會計政策的變化會對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產生不同影響,促使企業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與所得稅負債,使得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更加規范統一,進一步明確所得稅會計的核算方法。新會計政策的主要變化也從幾個不同方面對企業所得稅產生了影響。我們應充分重視會計政策的變化,明確其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進一步的指導,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濟南鐵路局離退休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