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制度是開展各項國庫會計核算業務的基礎。近年來,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庫電子化進程的加快,國庫工作從核算型向綜合管理型轉變,國庫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展,對國庫制度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基層央行在國庫制度建設和執行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該文就如何完善并有效落實各項國庫制度,切實履行國庫核算監督職責,防范化解資金風險進行了研究。
一、基層央行國庫制度執行現狀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電算化的進一步完善,以及當前人民銀行國庫會計核算業務發展的需要,總分行陸續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國庫會計核算監督辦法》、《國庫會計數據集中系統業務操作規程(試行)》、《國庫監督管理基本規定》等新制度,為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防范會計核算資金風險、提高會計核算效率、推進會計核算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然新制度較舊制度更為完善具體,但根本性問題并未得以解決,仍然存在部分國庫核算業務監督“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的情況,特別是撥款、退庫等重點業務存在問題,使得監督出現盲區,缺乏制度執行力,難以防范化解資金風險、確保國庫資金安全。
二、基層央行在國庫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制度規定不健全。針對國庫會計核算業務上級行雖已制定了《中國人民銀行國庫會計核算監督辦法》等新制度,在核算操作流程、具體操作步驟、監督審核依據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完善。但在問責追責機制、檢查督導機制、激勵約束機制、績效考核機制等機制體制上仍有待健全,在上級行組織的對基層央行開展的各種內控檢查、執法監察中,屢查屢犯的現象依然存在。
制度內容不明晰。一是業務規定不明晰。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庫款支撥、退庫、更正等重點業務的產生原因及文件依據相關內容缺乏詳細具體的規定,制度規定的不明晰直接影響了國庫會計核算人員日常操作。二是權責分工不明晰。現行新制度對于國庫日常核算業務操作大部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但沒有就相關參與國庫核算單位進行權責劃分,導致各方責任不明晰,協商溝通難以到位,影響國庫會計核算質量和效率。
重視程度不夠強。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會計人員對國庫會計核算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中存在麻痹大意、心存僥幸的思想,不愿投入精力到制度規章的學習中,對制度了解掌握的不夠深入透徹,并未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展核算監督工作。二是業務培訓不到位。新業務的推廣運行,都是以文件形式下發,規章制度較多且分散,制度出臺后學習、宣傳、消化滯后,員工得不到正確的學習引導,往往難以把握重點,掌握了解不全面,從而影響操作執行。
制度執行不到位。一是業務操作不規范。由于基層央行國庫核算部門專職人員有限,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加之休假、公差及其他特殊情況,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兼崗現象;自主學習意識不夠、責任意識缺乏等原因是造成會計人員制度執行不到位的直接影響因素。二是檢查審核不到位。相關領導人存在未嚴格依照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國庫業務內部制度執行情況檢查的現象,使得制度執行難以到位,資金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增強基層央行國庫制度執行力的意見建議
建立健全機制體制,增強國庫制度“三”性。一是增強制度全面性。定期對國庫各項管理制度和業務規章等進行梳理排查,清理各項制度與核算業務實際不統一、欠完善的內容,并加以修訂完善,使國庫制度全面覆蓋國庫工作的各個方面及國庫業務的各個環節,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與適用性。二是增強制度時效性。實行制度動態管理,隨著國庫業務發展變化,分析研究并準確把握政策規定,使制度管理緊跟形勢和業務發展需要,與業務發展同步延伸,將制度規定融入到自行制定的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工作標準中,使制度既全面貫徹上級有關政策、方針和要求,又切合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三是增強制度可控性。健全定期輪崗、強制休假、考核排查、風險預警提示等相關機制體制,完善用制度防范風險的良性機制。把對各項業務操作風險、管理風險、道德風險的防范措施細化到每項工作、每道程序中,科學設定崗位及其權責,使得“自控、互控、監控”制衡嚴密。
明確崗位職責權限,詳細劃分各方責任。一是必須嚴格設置崗位職責。對于隨新系統而產生的重要要素復核、系統管理員等會計崗位應在制度中明確規定崗位職責,以便會計人員有章可循。二是明確劃分各自權限。就對賬、撥款、退庫等國庫重要業務,應在制度中針對參與國庫核算的稅務、財政、代理銀行等單位的行為作出具體規范,對于業務辦理中發現的屬于外單位問題的處理辦法應予以明確,從而防范化解資金風險,確保國庫資金安全。
強化風險責任意識,確保資金安全穩定。一是強化責任意識。國庫核算人員應加強學習,不僅要能掌握好制度辦法,還要準確理解掌握財稅庫銀等部門的政策法規,做到健全操作流程、明確各自責任、排查資金風險。二是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國庫核算人員應提高風險問題的重視程度,針對各類風險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實現由合規性監督向風險防范性監督轉變,由日常合規性監督向重要業務、重點環節和重要風險點的監督轉變,確保資金流動的安全性及穩定性。
加大培訓檢查力度,著力強化制度落實。一是加大國庫制度培訓力度。通過業務知識講座、內部會議交流等形式,以貼近基層業務實際為出發點,以規范性、實用性、有效性為準則進行培訓,規避由于員工責任意識缺乏、學習意識不強所引起的操作不合規、制度執行不嚴等現象的發生,使得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做到掌握熟知國庫制度、明確本崗位職責、嚴格按章操作。二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基層央行必須嚴格貫徹落實上級行會議精神,著重加強基層央行國庫核算業務監督檢查力度。相關領導應以開展全面制度落實為基礎,以督促規章制度執行、規范操作核算行為為重點,及時發現違規苗頭、分析監督結果、反饋監督情況、督促落實整改,進一步加強核算制度執行情況監督力度和內控制度執行力度,防止制度執行中的隨意性和違規性的擴大化,真正推動制度執行力建設。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恩施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