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增加,養老模式的不能一味的拘泥于固有的傳統照料模式,這對老年人及其家屬都會造成不小的負擔。結合國外的一些社區養老模式和國內發達地區的工作成果,我國正在逐漸推行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該體系旨在幫助老年人群在白天獲得更好的照顧,夜晚則回歸家庭,享受溫暖,不僅方便了家屬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同時對老年人而言,也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
從概念上來講,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其主要的服務對象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顧的半失能老人,工作人員為這部分老人提供膳食供應、保健康復、休閑娛樂等日間托養服務的設施。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是一種適合老年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符合我國當下的社會現狀,并且在社區推廣應用的過程中,也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成果。本研究主要對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的構建展開討論,現做如下綜述。
1 我國現有社區日間養老中心的類型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老年人的數量不在少數。面對新的發展模式,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當下的情況比較明顯,獨生子女占有多數,一個家庭需要贍養四位老人,對兒女造成了較大的負擔,最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照顧老人的時間非常少。雖然很多地區在積極推行社區日間養老中心,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例如,我國現有社區日間養老中心的類型分為有償、低償、無償3種形式。有償類型為子女擔負一定費用,可幫助老人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并且在日間照料時,安全性較高。低償分為兩種,一種是政府與家屬各承擔一半,另一種是家屬選擇低償日間照顧。低償日間養老并不是理想的情況,由于價錢較低,因此環境和照顧水平都不高。第三種是無償,這與當地的發展有很大聯系,例如,香港地區的無償日間養老就比較理想,而西部地區的無償日間養老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2 我國社區日間養老中心服務及我國養老工作的現狀
對于我國而言,當下的社區日間養老中心服務及養老工作,并未獲得太大的進步,很多地區的養老工作依然停滯不前,受到的主客觀因素影響非常多。第一,多數老年人的觀念比較傳統,他們更加相信自己的退休金和兒女,并且愿意在家養老,不愿意脫離家庭到陌生的環境去生活。第二,我國目前的社會養老護理機構水平相對滯后,即便是在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地區,依然只有少數水平較高的養老機構,并且人滿為患,根本沒有過多的空間。第三,我國養老工作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資源緊張問題,無法滿足當下的社會需求,各個地方的實際差異較大,不能顧全所有人。第四,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雖然在理論上的可行度較高,但面對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較大的青年家屬,其矛盾并非一兩項優惠政策可以解決,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協調作用。
3 我國社區日間養老中心與我國國情結合后的優化模式
日間養老中心未來發展出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年人的數量將會只增不減,為了防止對社會發展造成阻礙,必須構建出和諧、有效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服務更多的老年人。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本研究認為,日間養老中心未來的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老年人互相幫扶,共同提高。身體強的幫助身體弱的,知識多的幫助知識少的,心理狀態更積極的幫助內向自閉悲觀的等。老年人參加社會志愿者、慈善活動,讓老年人可以繼續服務社會,發揮余熱。老年人屬于弱勢群體,今后的生活僅僅依靠兒女是不夠的,還需要從自身努力。除了上述的幾個方面外,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也應該有所加強。例如,200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1],民政部啟動制定并下發了“全國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用3年時間[2],從中央到地方,從發行福利彩票中籌集福利金約40億--50億元,配套地方資金、社會資金以及街道、居委會自籌資金,總額約達100億元,以此在全國10萬個社區居委會和農村鄉鎮新建或改擴建一批老年人的福利服務設施,構建老年人福利服務體[3]。
日間照顧中心之間需形成互補網絡。當下的日間照顧中心并不多,并且相互獨立,未能發揮出日間照顧中心的實際功能。在后續的發展工作中,需根據區域特點以及老年人口的分布,在日間照顧中心形成互補網絡。簡單來講,毗鄰社區應盡可能地結成日間照顧服務體系與網絡,在本社區供需出現斷層的時候,中心管理人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幫助老年人聯系和找到其他社區,以提供符合其要求的服務,對號入座、互為補充[4]。由此可見,在互補網絡形成后,老年人的歸屬問題以及日間養老水平,將會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還在積極構建當中,部分地區推行所得到的積極成果,是在廣泛的實踐后所得到的,并非短期內的成果。倘若當地的經濟、文化水平較低,則需要相關部門的干預,甚至是頒布一些法令,否則單純依靠主觀上的意識,很難構建出理想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
本研究主要對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的構建展開討論,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該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的養老難題,并且為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今后的工作當中,需結合多方面的資源和政策,發動全社會可團結的力量來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爭取為我國的老年人群體提供更加舒適的晚年生活,減少不必要的問題出現。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