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y 運動 圖書館—90后赴美留學生培養三觀必備品
字典或先哲們的著作早就給文明下過定義,綜合起來看,文明就是指人們和睦地生活在“社會集團”中的狀態,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文明是人類審美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傳承、發展、糅合和分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總稱。通俗地說,我認為文明首先對應的是人,而不是動物或是其他物質;其次,文明是一個特定群體或社會的思想文化的特征。
由此,文明可以拆分為思想與文化兩個環節來理解。思想是文化背后的內涵,是文化的升華,文化是思想的外在表現。把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拿回來,然后結合中國現實的問題、現實的狀態去思考,創造出中國新的文化與新的思想,這才是去美國留學最根本的價值。
幾個美國特色鮮明的文化現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化與思想是如何交織并影響著人們生活的。
一是Party文化,即周末的聚會文化。這種文化在中國不夠普及,很多留美中國學生不喜歡也無法融入。雖然這種聚會可以幫助人交到朋友、融入當地圈子,但這種派對一旦失控,則可能會牽扯到吸毒和濫交等問題,背后的思想是低俗的。并不是所有西方的文化都值得掌握和學習,廣大的留學生需要自己甄別和判斷,然后作出選擇。
二是美國年輕人的運動文化。運動是一個在西方非常普及的概念,和我們平時所說的鍛煉身體不是一回事。以籃球為例,美國大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非常高,NBA的球員中很多明星都來自于大學的籃球隊,甚至有的高中階段就被選秀進了NBA。年輕人在運動中追求的是一種美感。就像百米賽跑,或者我們中國人以前關注的劉翔的百米跨欄,追求的是純粹的速度,是永無止境的超越。人在運動中追求身體的一種感受,就像我們去聽音樂會、看一幅優美的油畫一樣,感受到的是不同形式的美。運動文化背后的思想,則體現了年輕人對極限和刺激的追求。
李嘉玉
美國大學網CEO,美國創新教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留學嘉玉觀》系列視頻主講 人。
三是圖書館文化。美國大學、尤其是美國著名的大學里,圖書館的建筑、裝修、布局和人在其中的行為形成了一種文化。很多優秀的大學生喜歡泡圖書館,在圖書館里不僅能查找到資料和知識,更多的是感受它給學生心靈的震撼,這也是美國大學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傳統的圖書館代表了智慧之美的傳承,這種圖書館文化背后反映的思想是,人們通過在圖書館里獲得知識和研究科學,尋找著那種絕對的美的存在。
而美國文化上的特色反映在教育領域,就形成了一副與中國大不相同的教育圖景。這也是留學生在美國最先直觀體會到的美國文化。
教學方法上,美國的教育、尤其是大學的教育更加強調自我完善,學生要做大量實證的閱讀和寫作,進行自我引導和充實。比如物理專業的學生會做很多實驗并在結束后寫報告,并且特別強調團隊的合作。很多中國留學生去美國讀書,考試成績很好,做實驗卻非常頭疼,寫報告更是困難,這是因為他從未接觸過這樣的教學方法。
教育理念上,不同層次美國學校的理解不同,這是源于美國社會對教育的詮釋本就多樣化。我們中國的家長和學校的教育理念普遍以應試教育為基礎,認為應該通過高考的篩選,給大學培養優秀的學生。美國的教育文化雖然無法統一定義,但總體上他們要實現的教育目標是根據被教育者的不同需求來決定的。很多美國的大學的目的很清楚,不同層級學校的培養目標也很分明,如訓練合格的勞動者、培養各個行業的技術人才、造就優秀的社會公民,尤其是頂級大學,旨歸是培養領導大眾、改變社會的精英,不但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更塑造精神財富。還有的學校的理念是招收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比如茱莉亞音樂學院是針對對音樂有特殊興趣的學生,帕森斯設計學院招收的是對設計藝術有特殊興趣的學生。
簡單來說,美國的教育理念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培養學生的生存技能,二是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三是完成學生對自我價值的需求。當然我們不能簡單把大學分為三類,大部分學校的教育都能綜合這三個目標,只是分別占有不同比重,因而形成各校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百花齊放,教育方式方法也就雜花生樹。比如就讀帕森斯設計學院的學生會得到與Broadway(百老匯大街)或第五大道上的頂尖服裝品牌以及一流服裝設計大師們合作的機會,通過大量實踐,結合理論,掌握服裝設計的這種技能,然后去施展才華,追求夢想。
>> 圖書館文化是美國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供圖_Getty
美國教育看似花樣繁多,但他們在最基礎的一點上達成共識,即對自我感知、自我認知的強調,不以填鴨和考試為目的。
對于我們的留學生來說,去美國留學最大的價值是通過對其文化的感知,尋找文化背后的思想。我們往往認為被告知的東西就是思想,但是西方人更多認為思想是要自己在研究中感受和尋找的,盡管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痛苦的過程。學生除了在課本上獲得知識之外,更要多去參加社會實踐,從現實的動態的文化里尋找對應的思想。
思想是驅動產生相對應的文化的自我意識。我們當然可以通過課本被告知是什么樣的一種思想產生了什么樣的一種文化,但我們更應該自主自覺感受文化,發揮自我的主體性,參與到對思想的探尋中去。
因此,留學是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大好機會,因為學生們有機會親自體驗這種文化,在參與過程中實證自己的猜想、假設和認知。“90后”留學生更需要重視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