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來軍 王 燕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觀察
石來軍 王 燕△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方法 按照標準將入選的符合病例122例患兒隨機分為中西組和對照組各61例。兩組患兒均按照兒科呼吸疾病常規治療如吸氧、鎮咳、平喘等對癥治療,睡前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2~5歲4mg,6歲以上5mg,每日1次),療程為2周,對合并感染的患兒,可適當給予抗炎等對癥治療;中西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霧化吸入。治療后觀察臨床療效、用藥安全性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含量的變化。結果 臨床治愈率中西組為65.56%,對照組為52.46%,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傆行手形鹘M為100.00%,對照組為83.61%,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亦顯著高于中西組患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比較差異明顯,治療后中西組變化更明顯(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治療效果好,可改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和應用。
哮喘 咳嗽變異性 中西醫結合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氣道高反應性疾病,是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的特殊類型哮喘,又稱過敏性咳嗽,屬中醫“哮證”范疇,CVA兒童較多見[1],其主要特點是患兒有個人或家族過敏性疾病史,主要臨床表現為干咳少痰,并且持續時間長,占兒童慢性咳嗽的17.0%~40.1%[2],氣道高反應性試驗陽性,較少出現喘息和呼吸困難,抗生素及止咳藥治療無效,所以容易被誤診誤治,誘發因素為呼吸道感染。臨床上以西醫支氣管擴張劑及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為主,激素停藥過早咳嗽易反復,但長期使用不良反應又多。筆者近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CVA 61例,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在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兒科住院治療的122例患兒,所有患兒西醫診斷符合中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織于1998年制定的《中國兒科哮喘防治常規(試行)》[3]中的CVA診斷標準及美國《呼吸內科治療雜志》[4]。中醫診斷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寒飲伏肺證的診斷標準[5],以咳嗽為主要表現,多數患兒伴有喉間痰鳴,痰白而黏,遇異味刺激則咳嗽加劇,部分有氣急、咯少量痰,舌質淡紅苔白滑,脈浮滑。同時排除有心衰、呼衰等并發癥或先天性心臟病、原發性感染性肺部疾病,對受試藥物過敏的,有外感發熱、咽炎等的患兒。隨機分為中西組和對照組各61例。中西組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齡1~12歲,平均(8.06±0.51)歲;病程1~25個月,平均(5.63±0.83)個月;血嗜酸性粒細胞(EOS)計數升高39例,胸片示肺紋理增粗24例。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22例;年齡1~11歲,平均(6.06±0.53)歲;病程1~24個月,平均(5.54±0.68)個月;血EOS計數升高37例,胸片示肺紋理增粗25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按照兒科呼吸疾病常規治療如吸氧、鎮咳、平喘等對癥治療,睡前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劑量為2~5歲4mg,6歲以上5mg,每日1次),療程為2周,對合并感染的患兒,可適當給予抗炎等對癥治療。中西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霧化吸入。藥物組成[5]:紫菀、款冬花各15g,射干、炙麻黃、半夏、干地龍、蟬蛻、生姜各10g,大棗3~6枚,醋五味子5g,細辛3g。將上方水煎2次,取汁200mL,熱壓滅菌后采用國產CSW-1型超聲波霧化器以3mL/min速度產生氣霧,進行超聲霧化吸入,每次20min,每日2次。兩組病例均2周為1個療程,觀察療效及癥狀、體征、肺功能等的改善情況。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觀察并計算咳嗽緩解時間、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率、復發率,以及兩組主要癥狀改善情況和治療前后各取外周靜脈血2mL測EOS。各組臨床療效參照《兒童哮喘防治常規(試行)》[6]中哮喘的療效判斷標準擬定。臨床治愈:發作性咳嗽消失,隨訪1年未復發者;顯效:發作性咳嗽由重度轉為輕度或由中度轉為1年內偶有發作者;好轉:發作性咳嗽由重度轉為中度或由中度轉為輕度;無效:發作性咳嗽未見改善或加重??傆行?(臨床治愈+顯效+好轉)/總人數×100%。各癥狀緩解標準:消失為治療3d內咳嗽明顯減少,氣促緩解。好轉為治療3d咳嗽減少,氣促減輕。無效為治療3d上述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 見表1。臨床治愈率觀察組為65.57%,對照組為52.46%,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傆行视^察組為100.00%,對照組為83.61%,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EOS計數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后外周血EOS計數均顯著下降(P<0.05),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EOS計數比較(×109/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EOS計數比較(×109/L,±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中西組 61 0.38±0.15 0.25±0.08*△對照組 61 0.39±0.14 0.29±0.10*
2.3 兩組主要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見表3。結果顯示中西組各項指標的緩解均優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臨床研究證明,白三烯是哮喘發生機制中的一類比較首要的炎性介質,由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合成釋放,對人體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較組胺、血小板活化因子強約1000倍,并且能有效地推動氣道平滑肌的收縮、血流改變、血漿滲出,增加血管通透性,促進黏膜水腫形成[7],所以說白三烯在氣管哮喘的發生與發展中至關重要。孟魯司特鈉是一種高選擇性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屬于一種非糖皮質激素抗感染新藥,其藥理上的作用是選擇性抑制人體的氣道平滑肌內的白三烯的活性,同時有效的阻斷了白三烯與其受體相互結合,從而起到了抑制白三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強的作用,可以改善患兒氣道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及支氣管發生的痙攣的病理改變,從而減輕氣道高反應性,改善肺功能。且孟魯司特鈉咀嚼片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是口服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口感較好,服用方便,僅需每日1次。但不良反應和復發率均較高[8],如出現惡心、聲音嘶啞等并發癥。
CVA多系先天稟賦不足,又后天失調所致,病變在肺、脾。肺氣虛,衛外失固,脾氣虛,氣血生化不足,加上小兒肺臟嬌嫩,形氣未充,常易感邪,致邪氣入侵肺系,反復發作,病勢纏綿,并且小兒寒溫也不知自調,外邪引動伏痰而發?。?]。中藥霧化吸入方中射干祛痰開結,炙麻黃宣肺散寒平喘;紫菀、款冬花、半夏助射干降氣化痰,款冬花還有輕微的舒張支氣管作用,紫苑降氣利痰;生姜、細辛溫肺化飲,并助麻黃宣肺散寒;五味子、蟬蛻為臣,止咳化痰,收斂肺氣,以防辛散太過,疏解氣道攣急;佐以干地龍可增強炙麻黃疏風之力;麻黃與五味子相配合開合相濟,宣斂同用止咳效果較好,干姜溫陽健脾以絕痰之源泉;五味子提取物有鎮咳、祛痰作用;干姜理氣驅寒,干姜抗炎作用明顯[10];大棗安中,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全方共奏溫肺散寒,解痙平喘,利咽止咳化痰之功。同時,現代藥理研究還表明,炙麻黃、五味子、細辛還有顯著的抗過敏作用,能緩和支氣管痙攣而起止咳平喘作用,對組胺引起的哮喘有平喘作用。這樣就可全方面有效改善氣道高反應性,以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從而起良好的治療效力。同時吸入療法具有全身不良反應小、對小兒安全性高、比喝中藥湯劑小兒更容易于接受,所以患兒臨床依從性增高,用藥效果隨之增加。
從研究結果來看,中西組臨床治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小兒治療后咳嗽程度、咽不適、氣急、咯痰的癥狀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亦顯著高于中西組患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治療前后及中西組與對照組治療后外周血EOS計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選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標本兼治,既符合中醫的辨證施治,也符合西藥的藥理,內外結合,既避免了激素的應用及副作用,又有效高價廉、副作用少、復發率低、臨床療效肯定,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1]向莉,胡儀吉.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18(10):776-779.
[2]洪建國.咳嗽變異性哮喘與兒童慢性咳嗽[J].臨床兒科雜志,2007,25(6):431-434.
[3]全國兒科哮喘病協作組.兒童哮喘診斷標準和治療常規[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6):747-750.
[4]WHO/NHLBI workshop Report.National heart,Iung,and blood institute[M].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1995:232.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1-62.
[6]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12):747.
[7]馬周建,李華信,路朝勛.孟魯司特聯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對比觀察[J].中華兒科雜志,2011,8(25):38-39.
[8]王異,支政,呂娟.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2,27(1):22-23.
[9]拜福蘭.中西藥物聯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45例[J].西部中醫藥,2013,26(9):78-79.
[10]侯家玉.中藥藥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27,109,244.
R562.2+5
B
1004-745X(2014)10-193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74
2013-02-13)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