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陳翔:我的改變希望你能看見
記者 趙維莉


沒想到再次見到陳翔,時光已經翻過兩年的日歷,眼前的他,似乎與記憶中背著吉他的那個文藝少年似乎有些不同,雖然氣質依舊,但是畢竟兩年的錘煉,已經讓他成長不少。面對記者,他變得更淡定更自信,只是談起音樂的認真態度,才讓人驚覺,原來還是他,一直沒有改變。
從2010年的那場比賽到現在,四年的時間,也許你已經從初入大學到現在畢業走向社會,也許從一個懵懂少年,走過了最美好的青春期,也許……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可以讓人改變、讓人成長的地方太多,而對陳翔來說,四年來最好的事便是在2014年的秋天站在了獨屬于自己的萬人大舞臺上。
十月的北京,該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陳翔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場真正意義、具有挑戰的演唱會。對于這個演唱會,他有多期待,從他最開始的努力就可見一斑。為了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也為了突破自己一直以來給人的文藝印象,他積極健身,希望自己展示一個全新肌肉男的形象。此外,他不但會演唱自己的歌曲,還會演唱其他熱門流行歌曲,甚至連神曲也不放過,總之看過這場演唱會后,你一定會認識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陳翔。
不過在演唱會前,最讓他擔心,也最為頭疼的居然是“歌詞”,想想看,要一連串演唱那么多歌曲,確實是個挑戰,于是他準備了不少方法來幫助自己,不過他表示來看演唱會的都是“自己人”,所以也不介意自己會“丟臉”。
當然作為演唱會的“秘密武器”,原本自彈自唱的陳翔帶來了自己的全新樂隊組合,這更是讓他如虎添翼,對他自己而言也是圓夢:“為了自己的首場演唱會,其實我早就有組團的計劃,希望有一天真的可以帶著屬于自己的樂團跟大家見面。”
當然在演唱會之外,這個秋天他也為等待已久的歌迷帶來了“禮物”,攜“海陸空”三部曲的終章《破繭而聲》回歸樂壇。歷經飛行少年、漂流少年,這一次他化身烽火少年,點燃心底的音樂激情,用搖滾的方式來記錄青春中的故事。
在內地樂壇,很少有“系列”這個概念,而陳翔早在最初就設定了“海陸空概念專輯”三部曲的想法,這也記錄了他在音樂道路上走過的點點滴滴。從《初告白》那個渴望飛翔的飛行少年,到《漂》在海中、勇敢的漂流少年,再到今天變得更強勢的烽火少年,正如專輯名字那樣,陳翔破繭而“聲”。
作為首播主打歌,《我們到底還能相信什么》用強勢的搖滾控訴著當代社會中的冷漠現象,歌詞直白卻深觸聽者心底,表現了作為公眾人物的一種態度與責任。雖然歌曲的基調有些沉郁,但好在陳翔是個樂觀的射手座暖男,無論面對多么被動、悲觀的局面,都能讓他對未來抱有熱忱的希望,他的這份堅強信念想必也會通過音樂傳遞給更多人。此外,歌曲的歌詞還巧妙地將他早先作品《煙火》“鑲嵌”其中,給人以有始有終的感覺,也讓大家看到他對音樂的負責態度與認真。
當然為了表達“重生”的這一概念,同時也為了證明這是“海陸空”系列的最終樂章,陳翔還穿起以往的宣傳服將過去與現在一同呈現在短短的音樂電視中,用象征的手法展現自己的改變與成長。
新專輯中,陳翔也探索了新的音樂路線,除了那還心痛的搖滾之外,還多了過去沒有的趣味性與娛樂性,比如說加入了中班輕快、民謠味兒十足的《同行》,也有首度嘗試融合饒舌曲風的《NED TO KOW》,更有唱出年輕人勇往直前、自信爆棚的《加冕為王》……總之,這一次陳翔展現出的新的唱法與曲風,是他展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氣質。
其實回首他走過的這段路,不難發現除了音樂,陳翔所交出的答卷還有影視表演,同樣精彩,令人眼前一亮,那個曾經的小小少年似乎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慢慢成熟,轉身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男人。對他來說,也許未來才剛剛開始,但這樣努力的他一定會有一個燦爛光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