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自立
一場“未完待續”的代表建議督辦會
文/李自立
“這件事情,什么時候能做好?如果沒完沒了,再過3年、5年,交通事故還是頻出,我們用生命、鮮血付出的代價,是不是慘痛了一點?如果這一屆再看不到結果,我是沒有臉再面對老百姓。”
“老百姓很多事情,通過一般渠道其實很難解決。像我們余國強代表,以人大代表身份提的建議,提了三次,推動也這么困難。我覺得是應該反思一下,我們政府部門在處理代表意見的時候,到底有沒有一套合理的機制和一個切實可行的推動辦法?”
“我來自上海機場。我們機場有很多標志標識,是國際標準,相當規范。我看了剛才余代表拍的照片,我覺得我們交通標識上確實不是很規范。”
“我們相信,確實這個問題做起來非常難,雖然局部是一個小小的標識,但是量多、面廣,涉及到全市。然而這么難的事情,和我們人身安全、家庭幸福相比、和社會和諧相比,我想我們可能就會有克服這個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這是余國強、于廣輝、顧鵬飛和胡繼靈四位市人大代表在11月7日召開的“統一本市道路中心隔離帶兩頭反光標識標準”代表建議督辦會上的發言。他們所說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
原來事情起源于余國強代表今年在市人代會上提交的“關于統一加強本市道路及近郊中心隔離帶兩頭反光標識的標準建議”。這是他連續6年關注此事,第3次提出這方面的建議。此前,他曾在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和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分別提交過類似代表建議。
余國強說,上海的道路中心隔離帶兩頭安全標識設置不規范不合理,特別到了晚上,由于沒有反光標識,造成交通事故頻發。“僅在吳中路水城路路口轉彎處,我目睹的交通事故就有8起。”余代表做過調研,“除了欠缺反光標識外,隔離欄標識也不統一,有的裝塑料管子、有的放騎馬樁、有的用鏈條……”
在督辦會上,余國強當場用PPT展示自己平時所拍攝的數百張隔離欄照片,形形色色的隔離裝置由于缺乏醒目標識而被撞得面目全非。“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交通設施也代表了上海的形象問題!”余代表在現場還展示了他在英國、日本等國家所拍攝的隔離帶標志標識照片。一張張統一標準、設置合理、干凈整潔的標志標識照片,與剛才所看到的上海道路照片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代表幾年來的呼吁,政府部門也有所行動。“近年來,黃浦區、徐匯區、靜安區一些主要道路設了一些反光標識,起到了警示作用,也對降低交通事故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市交通委副主任戴曉堅介紹。
會上,政府部門也列舉了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對辦理進程緩慢作了解釋,歸納起來有四個原因:一是國家層面沒有統一規定,二是職責劃分不明晰,三是屬地化管理導致各區實施進度不同,四是標準制定需要研究。
然而,針對這些原因,當場就有代表提出不同看法。胡繼靈代表希望上海在標識方面也能走在全國前列,“小小的反光標識,涉及到全市交通安全,希望職能部門拿出一個‘時間表’,希望隔離欄反光標識也能成為上海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的‘閃光點’,甚至成為全國各個城市的一個學習樣板”。
于廣輝代表更是針對這些原因逐一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剛才政府的同志講到2013年機構改革,但是代表的意見是2011年就提出來了。如果大家提出的意見,都要經過一個這么復雜的流程,都開這么大一個會議解決,這個成本是不是有點太高了?交通委報告講到試點,試點的結果是什么?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向我們代表或者公眾反饋一下。再一個,從明年開始要開展道路設施標準研究,但是我們公安局也講到已經完成標準制定,是不是可以直接借用?還有一個,雖然是屬地化管理,但是我們市級單位主要是監管,監督監管的結果是什么?能不能有這樣一些信息向代表或者是公眾公開一下?”
代表們的這些想法得到了市人大方面的大力“點贊”。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許德明說:“這么多年,這個事情確實要有一點急迫感。我的意思,趕快抓緊,先易后難,治標治本相結合,后面很大的措施可以一起上,但是先要把急的、老出事故的那幾個路段先解決一下,然后再結合代表們提出的很好的建議,在全市層面看這個標識統一怎么弄。”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鄭海生接著說:“我感覺到關鍵是怎么邁開步子,不能還是我們認為如何如何,我們打算如何如何。人大代表是不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不是有相應的地位?要靠我們承辦單位具體的、扎實的工作來體現。政府部門要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憲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在一些具體的事例中對自己從嚴要求。”
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當場作了表態。戴曉堅說:“市交通委作為牽頭部門,將會同市公安局,組織專家論證評估試點路段的反光標識使用效果,并征詢市民意見,優化設施方案。同時還將對中央隔離設施的技術標準開展研究,將反光標識作為道路中央隔離設施內容之一納入道路附屬設施技術管理范疇。”
在督辦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達峰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重視代表建議及其辦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要讓代表發揮切實的作用。二要加強督辦工作。督辦工作本身也要不斷完善,提高準確性和有效性。三要發揚務實的作風。代表提出建議要有事實依據、原因分析、具體對策。辦理工作也需要充分發揚務實的作風。他強調,代表提出的建議,政府應該作為一個新的常態來對待,政府與代表之間應形成有序聯系和良性互動,而不是每次都是“特事特辦”。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潮強調:“今年主任會議督辦,我們提出‘主題督辦’和‘單件督辦’相結合,督辦的題目都精心挑選,都是市民關心的大問題、上海城市大問題、社會關切的大問題。所以我們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的同志,一定要從代表的背后看到群眾的要求,從代表意見的背后要看到上海交通人出行的痛苦、悲劇和意愿。”“我認為代表建議的辦理,不是辦文,而是辦事,是需要我們政府有關部門‘跳一跳’爭取辦到的。”“這個代表建議提了3次,不僅承辦主體有更替,連辦理的意見結果也是不斷在變化,而且不是前進,是后退,先是‘正在解決’,后來變為‘解決采納’,最后變成‘留作參考’。這不是持續推進的反饋,同時也不是形成合力的反饋,這種需要跨幾個部門辦理的,需要大家接力,最終形成合力,而不能脫力。”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看對人大最大的意見是辦理代表建議辦得不好、督辦力度不夠。”薛潮副主任指出,“今天我們這個會議是書面意見督辦會,不是研究會。什么是督辦?不能光開一次會就‘關起來’了,我建議今年年底由城建環保委安排一次,和市人大代表一起,到市交通委和相關道路現場去看一看,真正為代表建議辦理打上一個勾。”這場代表建議督辦會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