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義杰
被誤傷的職工福利
文/劉義杰
9月9日的《南方都市報》報道,東莞東城萬士達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因在中秋沒發月餅以及取消員工600元的節日獎,而引發停工事件。數百名員工一度圍堵在工廠附近的獅龍路和環城路,造成大塞車。到上午11時許,員工被陸續勸回工廠。
近日來,有關反腐反掉了職工福利的討論甚囂塵上,其實,類似的討論早已經存在了。早在8月1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在官網開通“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舉報窗”時,筆者就曾呼吁,“月餅舉報窗”應避免誤傷民眾福利。如今竟有工廠因為沒有發福利而罷工,可見有關反腐敗和反掉職工福利的討論有必要深入。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不厘清其關系,那么,反腐敗往往容易誤傷民眾福利,也容易受到公眾的抵制。反腐倡廉,反“四風”原本并不復雜,它本身針對的是官員層面的腐敗問題,以及國企高福利和灰色收入,這一方向是正確的,但很多地方和企業往往過猶不及,把員工正常的福利給停掉了,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本身是為了諂媚,是用形式來對付中央的反腐精神,這些做法正如網友所言,反腐本來針對的是權力者,到頭來刀鋒又對向了群眾,但這么做到頭來不僅不利于反腐,而且還侵蝕了反腐的群眾基礎。
《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依法享受國家法定福利”。由此說來,規范員工的福利也就顯得十分必要。其實,當員工因為沒有發月餅就罷工時,我們應該明白,公眾對月餅的敏感背后是孱弱的權利。對于很多人來說,幾盒月餅和幾百塊錢意義不大,但對于價格敏感的普通員工卻恰恰不然,待遇本來就不高,生活壓力又大,每個人都是數著手指頭過日子,到了節假日,又涉及人情往來,如果此時能有單位福利,那么,自然能夠緩解老百姓很大的壓力。所以說,這種逼發月餅福利的背后,與腐敗無關,而與權利有關。
由此,為了反腐計,也為了公眾自身的權利計,有兩點需要付諸實踐。一個是,對于機關事業單位,應該建立起公開透明的財政公開制度以及公務員福利制度。眾所周知,公務員福利很長時間以來就是一個令人詬病的地方,一方面高層干部福利過高、底層公務員福利補貼不到位,另一方面公眾不領情,沒有公開與透明,不僅對個體來說是不公平的,對于反腐來說這也是一個制度黑洞。另一個是,對于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應該建立起工資協商機制。在一個健康的薪酬制度下,職工和單位之間是互有權利義務的,單位不能隨意減去職工福利,隨意減福利只能說明法律和工會在保障職工權利方面是無所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