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忠東
越鬧越大的白人警官槍擊風波
White Police Officer Shooting Incid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文/李忠東
警察過度執法的現象在全美許多地方都很突出,8月份至少有五名黑人被警察射殺。接二連三的類似案件使美國社會深受觸動,各界紛紛質疑警察執法不公,并呼吁司法正義回歸。《赫芬頓郵報》指出,見諸報端的案例只是極少部分,每年只有4%的類似案例會被美國執法機構上報給聯邦調查局的數據庫,執法機構通常只上報“正當殺人”案件。究竟有多少人死于“不公正的槍殺”,那就不得而知了。 (圖/東方IC)
8月9日下午。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弗格森小鎮。18歲黑人青年邁克爾·布朗和一個朋友在街上行走時,被28歲的白人警察達倫·威爾森連擊數槍,倒在血泊之中。就布朗遭槍擊事件發生過程,目擊者和警方各執一詞。
事發時,多里安·約翰遜與布朗同行。按照他和另一名目擊者的說法,威爾遜當時從警車的車窗探出,試圖抓住布朗。這名非洲裔青年掙脫逃跑,遭開槍射擊。據稱,布朗當時沒有攜帶武器,高舉雙手以示投降。但威爾遜依舊走下巡邏車,連開數槍。在距他所駕警車10米開外的地方,布朗被射殺身亡。
而弗格森警察局局長托馬斯·杰克遜15日發布報告稱,根據案發時的監控錄像,布朗是一宗便利店搶劫案的“首要嫌犯”。
杰克遜在隨后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又表示,趕到現場的威爾遜與布朗發生沖突“與搶劫案無關”,起因是威爾遜當時開車經過事發街道時,發現布朗站在馬路中間阻擋車輛,要求他走上行人道。雙方發生言語爭執,布朗靠近并進入警車,與威爾遜爭奪警槍,造成后者面部受傷,威爾遜最后向布朗開數槍。
受布朗家人的委托,紐約市前首席驗尸官巴登日前對布朗遺體實施尸檢。尸檢結果顯示,布朗身中六槍,其中兩槍擊中頭部,四槍擊中右臂。巴登說,全部子彈均從布朗身前射入,其中有一顆子彈貫穿過他的顱骨頂部,顯示當時在身負致命傷情況下躬身前傾,因而頭頂中彈。巴登表示:“雖然尸檢并不是為了確定警方開槍打死布朗的行為是否正確,但是作為紐約州警方的一名前法醫,我會說你不應該開那么多槍”。
25日,圣路易斯市弗格森小鎮莊嚴肅穆,許多民眾自發趕來,參加布朗的葬禮。這位黑人青年剛從高中畢業,再過兩天就要進入一所大學就讀了。對這個逝去的年輕生命。人們不由扼腕嘆息。
僅在布朗槍殺案過去兩天,洛杉磯又發生一起槍殺案。8月12日,一位名叫福特的25歲非洲裔年輕人被當地警察槍擊,最終死亡。當地居民希爾稱目擊了全過程:“當時福特正在街上走著,警察突然從車中跳出,將他追趕至角落。他們用膝蓋把手無寸鐵的福特壓在地上,然后開始毆打。在聽到警察喊‘朝他開槍’后,傳來了三聲槍響。”
福特的家人承認福特有心理疾病,但肯定他是一位守法的公民。在福特的追悼儀式上,人們擺出了寫有“警察必須停止暴力”字樣的橫幅。
8月19日,一名23歲的非裔男子卡杰米·鮑威爾因涉嫌持刀搶劫,被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的警察槍擊致死。案件發生在距離9日布朗被警察槍殺倒下的弗格森小鎮僅6.5公里遠。
圣路易斯市警察局局長多特森稱,鮑威爾當日中午持刀從“六星便利商店”偷走了兩瓶能量飲料,離開商店后又再次返回商店偷走了一個點心,店員隨即報警。他的行為舉止有些異常,并未離開現場,在店外廣場來回走動。“六星便利商店”隔壁一家理發店老板報警稱感覺受到威脅,擔心鮑威爾隨時會闖進店里來。
中午12點半左右,警察趕到現場。鮑威爾見到警察后,開始不停地高呼“開槍打我啊!現在就殺死我!”他不停地在頭部上方揮舞著刀子,警察見狀走下巡邏車,不斷的警告男子放下武器。而鮑威爾不但不聽勸,反而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刀子一邊繼續逼近警方。在和他之間的距離只剩下一米之外時,警察開槍射殺,鮑威爾身中12槍而亡。
整個過程被一位路人用手機拍下,警方將視頻在網上公布后卻引來無數質疑。雖然警方規定在持刀嫌犯逼近到半米時,刀子將被視為致命武器,警察可選擇開槍。但視頻顯示鮑威爾并沒有明顯揮刀動作就在一米開外被射殺。一些民眾為此舉行抗議,并舉出這樣的牌子——“僅僅過了10天,圣路易斯又出現了殺人的警察!”
布朗8月9日被白人警察槍殺身亡,在弗格森鎮引發連日抗議。雖然當地夜間電閃雷鳴,大雨滂沱,但居民憤怒不已,仍然繼續上街示威,僅在10日就造成20輛警車被毀。15日抗議示威活動驟然升級,演變成一場震驚全美的騷亂。
奧巴馬總統12日發表聲明,稱布朗之死“令人心碎”,希望人們通過反思和理解來紀念布朗。但局勢并未因此平息,抗議活動延伸至首都華盛頓在內的上百個城市。
美國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20日親臨弗格森鎮,與當地官員和社區領袖見面,慰問布朗的家人。他次日回到華盛頓后再次強調,司法部將對事件進行“全面和公正的調查”。21日,尼克松下令國民警衛隊從弗格森鎮撤出。輿論認為這是騷亂得到平息的標志,弗格森鎮在回歸昔日的寧靜。
在美國歷史上,曾多次因種族問題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爆發騷亂。人們至今對1992年白人警察毆打黑人引發抗議活動,并繼而發生種族大騷亂記憶猶新。那次暴力事件造成58人死亡,2300多人受傷,1.19萬余人被捕,5000多座建筑物被毀,財產損失達10億美元。
一些媒體在分析布朗槍殺案件持續發酵最終引發騷亂的原因時指出,種族因素固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當地警方應對事件中出現的多個失誤也難辭其咎,致使其成為當局應對公眾事件不力的反面典型。
掩蓋真相
弗格森鎮警方長時間不提供最新信息,激化了更多公眾質疑,讓此后所公布信息的可信度打了折扣。對于各方不同說法,警方沒有在第一時間予以回應,也沒有公開更多有效信息以平息公眾質疑。
受布朗家人的委托,紐約市前首席驗尸官巴登日前對布朗遺體實施尸檢。其實在此之前,當地警方已經為布朗做了尸檢,但一直沒有公開相關信息。巴登表示,警方應該在第一時間公開信息,“即使在公眾越來越質疑警方掩蓋真相的情況下,他們還沒有這么做”。
弗格森鎮警方還一直以保護人身安全為由拒絕披露涉案警察的姓名,這是引發民眾不滿的另一大原因。事件發生一周后才屈服于當地民眾的壓力,證實威爾遜是涉案警官。即使面臨停職處分,杰克遜局長還一直為威爾遜開脫,說他是一個溫和寡言、極為出色的警察,有六年從警經歷,沒有任何違紀記錄。
弄巧成拙
弗格森鎮警方似乎試圖在發布的最新信息中挽回民意,公布布朗的搶劫嫌疑人身份,卻沒想到成為引發更大騷亂的導火索。
按照警方說法,布朗在遭槍擊前不久涉嫌搶劫一家便利店。警方還在15日公布一段疑似搶劫的監控視頻,顯示一名年輕非洲裔男性帶著雪茄出門。不過,警方承認威爾遜開槍時并不知道布朗涉嫌搶劫,還沒有證據顯示兩者存在關聯。美國知名民權運動人士阿爾·沙普頓反詰:“你們(警方)是在告訴我,因為(搶了)三四根雪茄,你就有權開槍打死人嗎?”
事實上,早在14日,美國司法部就建議弗格森鎮警方不要將布朗涉嫌搶劫的監控視頻公布于眾,理由是擔心這種做法會激怒公眾。其他執法機構也對當地警方的做法提出質疑,認為搶劫行為與槍擊案之間不存在可證實的關聯。公布布朗為搶劫嫌疑人,絲毫不能為開槍打死他的行為起到“正名”的作用,反而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警方在應對案件時毫無準備,缺乏線索。
密蘇里州法律規定,“當理性認為有必要立即使用致命武器實現逮捕目的,或者認為即將被逮捕者……已經犯下或者企圖犯下重罪時”,執法人員可以使用致命武器。然而弗格森鎮警方已經承認威爾遜不知道布朗有搶劫案嫌疑,因此也就沒有合法的理由對他開槍了。
處置不當
美國各界在關注布朗槍殺案真相的同時,對密蘇里州地方政府出動重型裝備的國民警衛隊隊處置事態也提出質疑。司法部長霍爾德表示:“在我們必須重建執法者與當地社區之間信任的時候,我對部署軍事裝備和車輛所傳達的矛盾信息深表關切。”警方的過度“軍事化”加深了警民之間的隔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弗格森鎮騷亂的誘因。迫于壓力,尼克松州長后來宣布撤出國民警衛隊,改由州高速公路警察負責維持秩序。
華盛頓鼓勵了地方警察的軍事化,并利用聯邦資金幫助地方政府建立實質上的小型軍隊。地方警察的“軍事化”源自五角大樓的“過剩資產項目”,該項目稱為“1033計劃”,將軍隊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剩余武器裝備分配至地方執法機構。
“1033計劃”由美國國防后勤局主導,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最初旨在強化地方執法機構打擊毒品的能力,但隨后不斷擴張,極少受到限制。據統計,“1033計劃”2006年向地方輸送了3.47萬余件武器,價值3300萬美元。2013年輸送的武器達到5.17萬余件,價值飆升至4.2億美元。在今年頭四個月,輸送的武器就有1.55萬余件,價值2.06億美元。《華盛頓郵報》的社論稱,在平息弗格森鎮事件方面,國會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包括對“1033計劃”施加一定限制。
馬丁·路德·金領導的民權運動過去了整整50年,但并未使黑人擺脫種族問題的困擾。華盛頓的一名黑人出租司機表示,白宮雖然住進了一位黑人總統,但他不能完全代表美國少數族裔,“馬丁·路德·金領導的民權運動并沒有取得勝利”。
弗格森事件所引發的騷亂表明,美國的種族問題根深蒂固,隨時都可能釀成災難。2012年,佛羅里達州的黑人青年馬丁無端遭白人巡警槍殺,一度激起美國黑人的憤怒。聯邦調查局2012年的數據顯示,地方警察每年因“正當防衛或阻止暴力”打死400人,其中白人警察槍殺非洲裔的案件平均每周有兩起。
雖然在紐約、芝加哥和亞特蘭大等大城市,執法機構種族的多元化程度不斷提升,但中小城市難有改觀,從而導致歧視行為時有發生。調查表明,在40%的城市中,黑人在執法機構中的比重嚴重失衡。紐約州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市黑人居民占了1/5,但250名警察全部為白人。研究表明,美國70%的黑人感覺受到警察的不公正對待,白人有此感覺的只有37%。
今年4月的一項調查顯示,50%的美國民眾認為,警察沒有對自身不當行為負起責任。在非洲裔的受訪者中,這一比例則高達66%。另有24%的黑人青年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個月內受到過警察的“不公正對待”。
專家指出,美國人口結構近年來急劇變化,但社會正義并沒有同步均衡增長。以弗格森鎮為例,1990年75%的人口為白人,但到了2010年黑人居民就占到2/3。即便如此,在該鎮現有的53名警察中,黑人警官僅有三名。2013年,在弗格森鎮被警察截查的汽車多為黑人車輛,白人車輛被截停的比例不到1/6。
分析認為,種族和經濟等因素形成的社會隔閡是導致美國司法正義出現扭曲的主要原因。以圣路易斯市為例,一條大道將其分隔成南北兩個社區。其中白人聚集區熱鬧繁華,欣欣向榮。而走進黑人聚集區,所見到的則是一片凋敝的破敗景象。
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可能成為2016年總統大選的人選,正如他所言:“任何認為種族問題今天不再使這個國家的司法正義受到扭曲的人,即便他并非故意如此,也是因為他沒有對此現象予以足夠的重視。”
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CERD)主席13日說,美國對少數族裔歧視仍在繼續,委員會已就相關問題展開調查并詢問美國官員。這些問題包括少數族裔在各級司法系統中受歧視、受教育機會不公以及對非美國公民的嚴苛政策等。
CERD主席努爾丁·阿米爾指出,少數族裔在美國多個領域受到不公平對待。例如,槍支暴力對少數族裔的影響與這一群體數量比例失衡。非洲裔美國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3%左右,卻占槍支暴力受害者總數的約50%。美國非洲裔男性被槍打死的幾率是其他族裔的七倍。此外,執法人員面對少數族裔往往會出現不公平對待和濫用武力等行為。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