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芳
(太原鐵路局太原通信段網管中心,太原030012)
【摘要】本文首先對同步傳輸系統(SDH)中誤碼的度量、誤碼檢測機理以及誤碼對傳輸設備所承載業務的影響進行了闡述。然后對誤碼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詳細解析,并詳細介紹了實際工作中傳輸設備誤碼問題處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關鍵字】誤碼;誤碼率;性能事件
隨著通信網絡的不斷發展,作為各種通信網絡的承載網的傳輸系統容量在不斷提高,傳輸設備也在不斷的更新,但影響傳輸網絡傳送質量的誤碼問題,一直是傳輸設備維護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設備誤碼時,能迅速判斷并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在數字通信中,發送和接收的數字序列中的任何不一致都叫差錯(Error)即誤碼,用儀表測試時一般用誤碼率(BER)來衡量信息傳輸質量[2]。
目前,SDH系統誤碼性能度量參數主要有“誤碼秒ES”、“嚴重誤碼秒SES”、“背景塊差錯BBE”、“不可用時間UAS”等,都是以“塊”為基礎定義的。對應有3個SDH通道誤碼性能參數:ESR(誤碼秒比),SESR(嚴重誤碼秒比),BBER(背景塊差錯比)。在傳輸網管上數據采集粒度可以是15分鐘和24小時兩種,而且保存有歷史記錄,通過對歷史記錄的分析對比,可以確定誤碼在時間上的分布情況,然后再進一步分析誤碼產生原因。
在實際應用中,應當結合具體情況,綜合這兩種方法來判斷誤碼。
引起誤碼的主要內部原因:各種內部噪聲源、色散、定位抖動產生的誤碼。對SDH傳輸系統來說,設備原因造成的誤碼可歸為內部原因:
1)線路板接收靈敏度不夠、對端發送電路的故障、本端接收電路的故障。
2)時鐘同步性能不良。
3)交叉板與線路板、支路板配合得不好。
4)支路板的故障。
5)風扇故障,導致設備散熱不良,設備溫度升高[2]。
引起誤碼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由突發性的外部脈沖干擾源所引起,諸如外部的靜電放電、電磁干擾、設備故障、電源瞬間干擾和人為活動等。這些脈沖干擾有可能超過系統固有的高信噪比門限而造成突發誤碼,實際應用中有下列情況:
1)光纖性能劣化、造成光信號衰耗超出預定值。
2)光纖接頭不清潔或連接不好造成接受光功率過低。
3)設備接地不良造成干擾,傳輸設備與用戶設備不共地。
4)用戶設備或傳輸設備附近有強干擾源。
5)線路板定義的傳輸距離與實際傳輸距離不符,導致線路板接受光功率異常。
SDH同步傳輸系統中按分段分層的概念對誤碼進行全面的檢測。B1、B2、B3、V5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圖1表示:

圖1 誤碼檢測關系及檢測位置
圖中RST、MST、HPT、LPT分別表示再生段終端、復用段終端、高階通道終端與低階通道終端。由圖1可以看出,如果只是低階通道有誤碼,則高階通道、復用段和再生段將監測不到該誤碼,如果再生段有誤碼,則會導致復用段、高階通道、低階通道都可能出現誤碼。一般來說,有高階誤碼就會有低階誤碼。因此我們在處理誤碼問題時,應按照先高階后低階的順序來進行處理[1]。
誤碼問題的處理方法一般有:告警性能分析法、逐段環回法、替換法。實際應用中,總是聯合使用,反復判斷。
如果確定是傳輸通道誤碼,在傳輸資源許可條件下,為了對業務影響減少到最低,應先進行全通道倒代,再進行誤碼定位的查找和判斷。例如:某155M通道誤碼處理:某業務網絡物理上成環形結構,用戶申告環尾通道全部有誤碼,網管查詢路由均通過另一傳輸系統的一條155M迂回光通道,該光通道均上報遠端誤碼,利用另一條備用通道進行倒代后,業務網絡的環尾通道誤碼消失。然后再對倒出的通道進行逐段環回(大通道進行VC4環回)測試判斷,最終確定在中間某處交叉板故障。
處理誤碼問題時一般步驟:
1)應先通過對各項誤碼性能、告警事件進行仔細分析,初步判斷故障點。尤其要利用性能事件的對告關系來判斷,確定誤碼區段。
2)大致確定區段后,觀察線路板的誤碼情況,如果某站所有線路板都有誤碼,則可能是該站時鐘板的問題,更換時鐘板來解決;如果只是某塊線路板報誤碼,則可能是本站線路板的問題,也可能是對端站或光纖的問題。如果存在線路光功率過高或過低等,根據光功率監測和實際測量光功率,定位出故障點,首先處理線路,排除線路誤碼;若誤碼仍然處在,再通過逐段環回,準確定位網元,最后更換單板判斷解決。
3)對于環形網絡,線路上某網元出現誤碼,經常會造成環上很多個站點都有低階誤碼,上報誤碼性能事件的網元不一定就是故障點。因此,處理誤碼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查找誤碼產生的網元。牢記先高階、后低階的原則,通過分析誤碼性能或者通過逐段環回,準確定位到網元。
4)若只有支路誤碼性能上報,則可能是本站交叉板或支路板的問題。可先在網管上對交叉板進行主備倒換或對支路板進行保護倒換再觀察誤碼情況。然后更換支路板或交叉板。
5)如果允許使用環回法定位故障。則可以利用尾纖在光口環回、VC4通道環回、電口環回來定位故障點。在大通道環回影響業務較多不能操作,可在網管上采用空閑的VC12時隙逐段環回定位故障點。通道徑路經過網元較多時,在網管上對該徑路的1/2、1/4、1/8、1/16……處進行VC12分段逐段趨近環回,最終確定誤碼區段。然后再定位到網元、單板,更換板件。
誤碼產生的原因很多,現象也是千差萬別的,在日常維護工作中會經常遇到誤碼故障,維護人員應當按照計表安排,按時記錄系統的光功率和各光口的接收、發送光功率,并注意統計匯總、分析、比較,光功率異常時要及時處理,提高傳輸通道的通信質量。具體到每個案例都要仔細分析,認真處理,同時善于總結經驗。這樣才能避免一些故障的反復出現,提高維護人員的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通訊培訓教材-SDH原理[Z].華為通訊,2006.
[2]中興通訊培訓-誤碼專題[Z].中興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