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 鄭家喜
摘要:針對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系統性、復雜性、動態性等特征,提出了以風險管理目標為導向、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論的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動態的識別方法,著重探究了該方法的內涵和實施路徑,構建了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目標體系,并以湖北省某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為例,對農田水利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因素進行了全面識別,給出了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
關鍵詞: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目標導向;全生命周期;風險識別
中圖分類號:F3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2-0492-05
The Goal-directed and Life Cycle Integrated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he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Government
WANG Jiao,ZHENG Jia-xi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ystematic, complexity and dynamic of the project for government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the Goal-directed and Life Cycle Integrated method of risk edification for the project was put forward.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implementing path of the assay was emphatically explores. The system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goal was constructed. Taking small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as conducted.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 government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s; goal orientation; life cycle; risk identification
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具有系統性、復雜性、動態性等特征,這不僅使得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識別具有了相對的特殊性,同時也增加了風險識別工作的難度。因此在進行風險識別的過程中,只有針對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全過程,遵循系統而精細、持續而動態的識別原則,選取兼顧效率與成本、全面與精確的識別方法,并特別注重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的階段性、傳導性、動態性,樹立系統的分析觀念,才能進行有效風險因素的辨識和歸類。針對上述特點和要求,本研究提出了以風險管理目標為導向的、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論的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動態的識別方法。
1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識別的內涵
風險識別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初始環節,是項目風險評估、項目風險監控、項目風險防范等工作的前提,項目風險識別是否全面、完整,直接影響到項目風險管理工作的成敗。由于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是涉及管理部門多、建設環節多、管理過程復雜的項目,其風險往往隱藏在各個環節之中,被種種假象所掩蓋,因此有效的風險因素的識別成為風險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所謂目標導向的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識別和預測是指從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風險管理的目標出發,通過利用風險調查分析、信息甄別篩選、專家咨詢建議以及試驗論證等諸多手段對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中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多方位的分解、預測,并進行判斷和歸類,并最終篩選出影響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目標順利實現的關鍵風險因素,形成風險指標體系的活動。
在風險管理目標和全生命周期理論的導向下,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識別過程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性:
1)目標導向性。目標導向性是指以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目標為導向,進行項目風險的識別。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特點,其風險的評價標準也各有不同,因此風險管理的目標體系可以引導風險管理人員在進行風險信息甄別的過程中能夠在提升效率的前提下,全面識別風險,并將關鍵風險都納入到風險評價體系中,從而能夠保證風險識別的有效性。
2)系統性。項目風險時時處處存在,決定了任何項目的風險識別過程本身是一個系統過程,即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風險都屬于風險識別的范圍。對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而言,生命周期中的項目決策階段、項目準備階段、工程實施階段、竣工驗收階段、運營維護階段等五個階段的風險因素存在傳導性,因此在進行風險識別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項目周期的整體性,從而保證風險管理工作的系統性。
3)動態性。風險識別工作并不是一次性的,在項目運行的周期中,必須進行動態的風險識別。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五個階段的風險識別工作必須是連續性的,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根據項目實施的階段、外部和內部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風險數據的共享和更新。
2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識別的實施路徑
全生命期的風險識別活動是一個循環動態的過程,需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路徑。結合已有研究,依據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動態識別模型和風險識別活動的重點,本研究把全生命周期的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識別流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確定風險識別人員—監測風險信息—制定項目周期風險管理目標—篩選項目全生命周期各階段風險識別方法—進行項目各階段風險因素的識別—關鍵風險因素篩選—風險因素分類—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圖1)。
2.1 確定風險識別人員
風險識別人員的確定是進行風險識別活動的首要,項目各個階段的工作任務和重點不同,因此項目參與的各方(項目申請方、審批方、承包方、監理方、驗收方、審計方、運營方等)應根據各自的工作性質和風險管理的重點,確定風險識別的人員和目標。對于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而言,應以政府管理人員或者政府委托的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或組織為主,項目參與的其他各方為輔,來共同進行風險因素的識別工作。
2.2 風險信息的監測
監測風險信息是進行風險識別工作的基礎條件,其資料及數據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對后續的工作質量影響重大。因此在風險識別的初期,應盡可能全面地進行風險信息的監測、項目基礎數據和資料的收集,并在項目各個階段的實施過程中,注重風險信息的更新。一般而言,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信息來源包括:風險調研資料、項目的可行性報告、項目相關的歷史資料和相關行業的標準和技術標準等。
2.3 風險管理目標制定
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工作的性質和內容不同,每一個階段所追求的風險管理目標是不同的。因此制定風險管理目標,并以此為導向是進行全面風險識別的一個有效路徑。對于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而言,風險管理目標的制定,可以提升風險因素識別的效率,拓寬風險因素識別的廣度,是進行有效風險識別工作的前提,同時也為下階段的風險度量、評級和監測工作特別是項目后評價指標的建立奠定基礎。在制定風險管理目標之前,應按照項目的生命周期對項目實施各階段進行WBS分解。
2.4 風險識別方法篩選
現有的風險識別方法很多,怎樣去從中篩選出適合項目特點的方法是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識別工作的重點。全生命周期的風險識別具有動態性、階段性的特征,這就意味著項目各階段的風險識別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應針對項目各個階段的特點來分別采用不同的風險識別方法。
2.5 風險因素動態識別
所謂風險因素的動態識別,指的是按照項目運行的各個階段進行風險識別,并在識別的過程中不斷更新風險識別信息。每一個階段結束后,應在下一階段開始之前進行項目風險因素的再識別。
2.6 關鍵風險因素篩選
風險因素進行初步的識別后,為了更好地進行風險因素的量化評估,還應對關鍵風險因素進行篩選,對一些次要的風險因素進行剔除。
2.7 風險因素分類
篩選出關鍵風險因素之后,還應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對其進行分類。對于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因素分類方式,將風險的承擔者和風險的影響范圍兩種分類方式相結合進行劃分。
2.8 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在確定好風險因素的分類方式后,應最終構建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為進一步的風險分析做準備。出于度量的需要,風險指標體系一般會分為三個層次即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其中目標層指的是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評價的總體目標;準則層則確定了風險評價的角度;指標層是指標體系的最基本的層次,也是進行風險度量的對象,包含了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評價的所有具體指標。
3 全生命周期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的目標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目標,政府管理部門通過動態的風險管理活動,監控和防范風險,以規避和減少損失,實現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和農田水利設施效用的最大化,保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完整、全面、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是有效進行風險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在構建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目標體系過程中,系統的分析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借鑒了霍爾三維結構的系統分析方法,提出了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目標體系的三維架構(圖2),嘗試從時間維、邏輯維、主體維三個維度對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目標進行逐層的細化和分解,繼而建立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風險管理目標體系,為下一步的風險因素的識別奠定基礎。
在風險管理目標特征域三維結構模型的基礎上,本研究以邏輯維為主線,對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進行了照觀,全面構建了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目標體系(表1)。
4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各階段風險識別方法篩選
目前風險識別的方法較多,從識別的手段來看,可分為定性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識別方法。其中,定性的識別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檢查表法、情景分析法、結構化訪談法、預先風險分析法、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法、結構化假設分析法等;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有風險矩陣法、人因可靠性分析、故障樹分析法、Bow-tie法、層次分析法、在險值法、馬爾可夫分析法、蒙特卡羅模擬法、貝葉斯分析法等。每一種風險識別的技術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越性,因此,應根據項目特點和運行的階段,篩選適合的風險識別方法。
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周期長,跨越的階段較多,每一時期的工作內容和評價標準不同。因此在動態的風險識別原則下,應根據項目各個階段的特點,靈活地選取風險識別的方法。表2中給出了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各階段的特點和風險識別方法。
5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識別實例研究
以湖北省某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為例,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識別思想,根據表1的風險管理目標體系,利用表2的各階段適用的風險識別方法,對該項目外部環境風險以及項目內部各階段的風險因素進行了識別(表3)。根據表3的風險因素識別的結果,為了能夠進行風險的度量,還需構建風險指標評價體系,圖3為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風險因素評價指標體系的模型。
6 結語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頒布后,各地各級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全國迅速掀起了農田水利建設的高潮,而風險管理工作卻相對滯后,在這樣的情勢下,從政府的角度,開展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活動勢在必行。
目前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尚不多見,關于風險識別的探討更是空白。本研究以風險目標為導向,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思想,結合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各階段的特點,提出了政府農田水利建設風險識別的一般方法。其核心思維是針對項目的集成目標和項目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特征,注重項目管理的系統性、動態性,在識別的過程中不斷進行風險信息的更新和共享,真正實現有效的風險識別活動,形成合理的風險指標評價體系,為進一步的風險評估度量、風險預警監測、風險應對防范活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董留群.論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的識別[J].項目管理技術,2008(8):37-41.
[2] 盧有杰,盧家儀.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3] 沈建明.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 費 朵,鄒家繼.項目風險識別方法探討[J].物流科技,2008(8):139-141.
[5] 張亞莉,楊乃定,楊朝君.項目的全壽命周期風險管理的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4(2):27-30.
[6] STEPHEN C W, CHAPMAN C B. Risk-management perspective on the project lifecyc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5,13(3):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