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杰

在電商平臺啟動發布的前一天,沙爽還是參加了都市麗人華北地區加盟商的會議。與會的合作伙伴大概在150人左右,他們管理著都市麗人400-500家加盟店。都市麗人將全國市場劃分為華東、華北、西南和華南四個大區。目前全國的加盟店總數在5000家以上。
沙爽是都市麗人集團副總裁、首席信息官,他參會的目的是溝通。這家總部位于東莞,已有15年歷史的企業,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時尚內衣品牌,年銷售額約50億元。
似乎任何一家零售型企業,在啟動電商戰略之后,“痛”的都會是傳統渠道,他們將不得不面對線上更低的價格和成為試衣間的尷尬,更何況都市麗人的許多合作伙伴是夫妻店,將自己的所有身家都投到了生意里。
早在去年年底,都市麗人電商平臺內測時,就有加盟商通過員工賬號登錄到平臺上,質疑定價低。都市麗人迅速發函解釋稱,平臺在做內購測試,低價只是給員工的福利。然而,一些加盟商仍然憂心忡忡,覺得“滅頂之災”行之將近。沙爽等都市麗人的高管立刻與諸多加盟商當面溝通,都市麗人董事長甚至寫了一封信闡述公司的電商戰略。
沙爽還記得剛剛加入都市麗人時與最高決策層的探討:都市麗人的定位是什么,需要怎樣的IT戰略。在他們看來,都市麗人的核心價值在零售,在于接觸消費者的能力,渠道是最為重要的資產,絕不會為了做電商而傷害渠道的利益。
都市麗人將電商理解為走向全渠道銷售的一種模式。沙爽認為,在網絡購物極為便利的今天,用戶只會有一個,不存在線上、線下的區分,也談不上整合。“網購還是逛街取決于顧客具體的生活狀態。”他分析稱,顧客可能會在夜間回到家后網購,可能會在乘車的空閑時通過手機購物,休息時更會去逛街,顧客一定既有線上也有線下需求,企業既要觸電滿足顧客需求,抓住更多的銷售機會,在全渠道上給予顧客同樣的購物服務和體驗,也要通過模式設計來保護線下利益。
門店應是整個電商戰略的重要一環和支點,電商與門店不應是競爭的關系,而是門店的線上延伸,能為門店帶來更多的銷售機會和利益,門店則要為電商帶來更多的顧客,會員是二者的結合點與紐帶。
早在一、兩年前,都市麗人開始大規模信息化建設的時候,其會員制電商的藍圖就已經勾勒出來。這聽起來似乎還是一個關于O2O(Online To Offline)的故事,但沙爽更愿意將第二個“O”稱為omni-channel,即從線上到全渠道。
門店分享電商紅利
在華北地區加盟商的會議上,沙爽闡述的都市麗人的電商藍圖得到了加盟商的廣泛認可,一位加盟商還興奮地詢問沙爽,會不會按照這個利益分配方式簽訂合同。沙爽的回答是當然要簽,且合同的有效期與加盟合作的時間一樣長。反過來,都市麗人對加盟店也有要求,每個門店每個月至少要發展50個會員,如果連續3月達不到這個數量,門店就不能再分享電商的紅利。
都市麗人的電商平臺其實是一個會員商城,其會員由各家門店發展而來。過去,門店只向自己發展的會員提供積分打折等服務。去年,都市麗人建立起了全新的CRM體系,實現了對所有會員數據的統一管理,不論是哪家門店的會員登錄網站后,都可以查詢和管理積分。今年新規則建立起來,會員積分的獲得和兌換實現了對應,即在哪些門店消費得到的積分,哪些門店獲得了業績,積分成本就由哪些門店來分攤。這對所有門店都是公平透明的。會員會被引導到購物商城,將兌換的代金券消費出去,當然會員也可以直接購物,所有線上的收益都歸屬最初發展這個會員的那家門店。
都市麗人線上和線下的產品款式和定價相同,會員在商城的所有消費收入,會被首先打到發展該會員的門店的賬戶,加盟商就像在線下訂貨一樣,每個月與都市麗人結算。
結算成本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都市麗人產品常規的批發出貨價,再加上15%的網站運營費,余下的零售利潤都是門店的。快遞費用一般由會員自己承擔,購物金額超過128元,都市麗人將承擔郵費,這個費用算到15%的運營成本中。
如果線上有大型的促銷活動,不論促銷力度多大,都市麗人都會保證加盟商至少有5個點的利潤。從今年開始,都市麗人的促銷都將是線下、線上同時推進。這既保障了門店的利益,也避免了門店的捂貨惜售。
假如顧客不是都市麗人會員,只有在網站消費達到一定金額才能成為新會員,這個金額設置與線下相同。根據發貨地址信息,都市麗人會向新會員推薦離她最近的一家門店為其歸屬加盟店。會員也可自主選擇。門店在查詢界面中能夠隨時了解會員的新增情況。
普通顧客和會員在都市麗人的線上和線下,購物的差價都在10%左右,都市麗人的客單價大約在50元上下,顧客群對價格比較敏感,大多樂意成為會員。
沙爽算了一筆賬,在非促銷時段,即使會員享受10%的優惠,公司拿掉15%的管理費,再扣掉稅費等,會員線上交易給門店帶來的凈利潤也不會低于15%,而門店線下每單的收益,扣除房租、工資等經營成本,凈利潤只有10%左右。“更為重要的是門店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沒有資金投入和庫存風險,就獲得了訂單。”他分析稱,除此之外,線上交易還增加了貨品銷售的機會,在有限的門店面積內,一方面,一些產品門店并不見得會備有庫存,有庫存也不一定會陳列出來;另一方面,在銷售旺季,客滿為患,很多擠不進門店的顧客就流失掉了。
沙爽介紹說,將線上的零售款打給門店,公司只收批發和管理成本,相當于是花錢二次購買了門店的渠道。“線上的倉儲、商品管理、交易這些事情都由都市麗人統一來做,門店要做的事情就是開更多的門店,發展更多的會員,會員越多,收益越大。”他說,門店只要在銷售完成之后,給顧客一個卡片,引導他們去商城兌換積分和購物即可。
基于會員的大營銷
據測算,都市麗人30%的銷售收入來自于會員,會員群體的規模越大,整體銷售收入就越高。但這不并是都市麗人立足會員發展電商的唯一原因,沙爽說:“這不僅僅是一個銷售行為,還是一個大營銷的理念。”
互聯網、社交網絡和移動技術等的快速發展,讓消費者前所未有地了解了企業和品牌,而傳統企業忽然發現,原來看起來十分清晰的消費者面孔逐漸模糊了起來。
如此,是否觸電不再是一個問題,問題的核心是如何觸電。
沙爽對傳統企業做電商有著深入研究,在他看來,在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各種平臺上開店的全網銷售模式有著各種各樣的缺憾:如果線上線下不同價、不同款的話,企業的市場營銷和品牌定位都會發生改變,消費者也會受到傷害;同時,企業網售要支付非常高的引流成本,并籌措足夠的產品,假如企業不能夠掌握消費者的數據的話,結果只是放量,企業并不能獲得更多收益;倘若在線上銷售庫存產品,傷害最大的則是渠道,他們會認為企業只關注自己,而忽視了渠道的庫存壓力,加盟商與企業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目前,我國電商占實體經濟的規模只有15%左右。“都市麗人最在意的不是線上的生意能夠做多大,而是希望依靠線上的互動和交易去了解消費者,讓企業與市場之間的距離盡可能地短。”沙爽認為,互聯網等新技術帶給零售企業最大的變化之一是消費者的用戶化,企業有望知道到底是誰買的產品,消費者的特征是怎樣的。“接下來做的事情就是用戶的數據化。”他說,基于用戶性別、年齡、職業以及購物偏好等信息,企業可以做大數據分析,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都市麗人有2800萬的會員,是企業的核心資產。基于這些考慮,都市麗人在保護渠道利益的前提下,發布了面向會員全渠道營銷的電商平臺。
過去,都市麗人對會員體系的管理十分松散,有近60%的會員處于沉默狀態。在上線CRM體系的時候,沙爽的團隊對一定量的會員群體進行了測試,雖然擁有會員的部分數據,但許多是無效的,聯系方式也是錯誤的。與會員溝通,為會員提供服務,會員數據的質量尤為重要。電商平臺上線數十天,大量的老會員被激活了。
積分商城和購物商城都是面向會員提供的服務。此外,都市麗人也同步推出了APP,會員可以通過手機查詢積分、購物、了解過往購物清單,發貨進度等信息。如會員正在逛街,APP也能告知其最近的門店位置。都市麗人也有一個用于宣傳的微信訂閱號,計劃將其升級為服務號,向會員提供有意思的內容,與會員溝通,盡可能將其引流到APP上。
準備的和希望的
電商、大數據、微信,是技術,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沙爽和他的團隊一直以來都在用公司運營的整體思維看待IT和業務,思考技術會給生意帶來怎樣的改變。
關于電商,沙爽與都市麗人的最高決策層曾有深入的溝通。之所以由IT部門負責電商,是因為做電商既要了解整個零售業務,也要了解IT的運作方式,更關鍵的是電商平臺要與企業傳統的IT體系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三個因素缺少哪一點,做起來都會無比痛苦。”沙爽說。
都市麗人在起初謀劃基于會員的電商戰略的時候,就將其定位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最早制定信息化規劃時,每一個前端業務的支撐系統,包括Epos、進銷存、CRM、訂單管理等各種系統以及數據中心,都已經預設了支撐電商的能力,當這些系統都建成后,企業的電商平臺也就呼之欲出了。
例如,面向加盟商的B2B訂貨平臺,給加盟商提供了類似在淘寶購物的靈活體驗,包含查詢、相似款推薦、歷史售賣記錄等服務。之前加盟商大多通過訂貨會上的PDA訂貨,面對海量的產品,訂貨像大海撈針。未來,都市麗人計劃將加盟商的訂貨能力,向前延伸到供貨商的庫存,以減少加盟商因貨品不足而產生的搶貨行為,避免可能由此帶來的庫存積壓問題。
都市麗人的B2C電商體系,其實就是在B2B訂貨平臺之上打造的,區別是產品的陳列更符合消費者的選購習慣,用戶量更大。
賣方時代一去不返,相比將貨品壓給渠道,將產品賣給消費者才是最重要的。
沙爽正在主導建設都市麗人全新的“補貨”供應鏈體系,而電商平臺運行之后,對整個供應鏈的良性運轉,將有著重要意義。簡而言之,都市麗人將依靠銷售預測,根據不同門店的銷售趨勢,采用現貨和有針對性的補貨的運行模式。
目前,都市麗人已在近100家自營門店執行了補貨策略,這些門店的商品結構得到了有效改善,庫存降低了50%,門店的營業額貢獻率上升了5%。都市麗人同時也根據各加盟店的具體銷售狀況,在向加盟商提供訂貨清單建議。
銷售預測是這一模式成功運行的關鍵,其主要是基于歷史銷售情況,商圈特點、市場分析、實時銷售反饋等因素,依靠數學模型分析,來判斷門店可能的銷售狀況,并制定包含了產品構成、尺碼、顏色等信息的補貨清單。
沙爽坦言,電商投資的目的,一是把會員管理起來,二是希望改善供應鏈。“依靠冷冰冰的銷售數據很難精準預測,電商平臺將幫助企業了解顧客和其整個交易過程。”他說,B2B和B2C平臺沉淀的數據,對預測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都市麗人也在沙爽所負責的IT體系內,成立了一個名為“新技術商務部”的部門,負責全渠道營銷的電商平臺及補貨等業務,其中“新”的意思不是講新舊,而是指創新。都市麗人的決策層期望這個部門能夠突破既有的規則,用互聯網的思維,創新商業模式。
對于電商平臺的發展,沙爽認為最大的挑戰在于庫存聯動。他分析稱,企業銷售網上訂單的同時必須要知道實體門店的庫存,并在訂單完成后實時改動它。因此,都市麗人將電商的推進分成三個動作,今年都是由企業總倉發貨,到明年6月份左右實現總倉和直營門店的聯動,到明年年底可能會嘗試與加盟店的聯動。只有這樣,“線上購物線下取貨”等更多互動場景才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