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玲
“九鬼拔馬刀”是《易筋經》中的一式動作。它簡單易學,伸筋拔骨適度,呼吸吐納清晰,外導形體,內引氣血,既可作為易筋經初學者的入門之用,也可作為伏案工作者疲勞時的小憩之選。
“九鬼拔馬刀”名字聽起來怪怪的,九個鬼拔一個馬刀干什么?馬刀是一種很重的兵器,在這里暗喻了人體脊柱。“鬼”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三層含義:一層喻鬼怪;二層喻人;三層喻神,常用來形容超出常人的精巧技藝或神秘之力。“九鬼拔馬刀”一式中的“鬼”正取第三層含義。九鬼,在這里比喻精巧技藝和超常之力,用來形容通過肢體導引和呼吸吐納的配合,拉抻開脊柱這把馬刀,整合內臟功能活動,調理體內氣機。
做“九鬼拔馬刀”時,自然站立,提起右臂放于腦后,中指壓住左耳廓,手掌扶按后腦。左手屈肘,手背貼于兩肩胛骨之間,指尖向上。接著,向右上方抬頭,兩手位置不變,兩肘外展,展胸、展體的同時吸氣。這時候會感覺到整個胸腔被拉開,胸腔擴大,小腹受壓收緊,后背緊實。胸腔和腹腔這種機械式的張縮,為體內氣血的運轉創造了條件。
然后屈膝,上體左轉,兩手位置不變,低頭、含胸、轉腰,目視兩腳跟之間,整個脊柱向側、向后、向下擰轉,兩肘有意識的合攏,向下轉體的同時呼氣。這時候感覺整個胸腔被擠壓,胸腔變小,小腹松沉。胸腔和腹腔相互變換的壓力,使得體內氣機充分運轉起來,臟腑在上者,臟氣受壓而下,心火下降,肺氣蕭降,胃精下行,匯于小腹。
做完一側后,再換另一側。幾次抻拉之后,頸、肩、腰、背有抻拉、微熱的感覺。隨著臟腑氣機的上引和下行,精微之氣通過血脈循環得以交換。練習到一定階段后,展胸轉體之間,呼吸吐納之中,會感覺到胸腔舒暢,腹部松沉,由內到外舒適安逸。
剛開始做“九鬼拔馬刀”時,軀干的開合和呼吸配合不是很順暢,這時不要憋氣,可以降低動作幅度,也可以調整呼吸頻率。
伏案人群經常做做這一式,既可以保護脊柱,還有助于促進體內氣血的運行。不過,“九鬼拔馬刀”對脊柱的刺激比較大,高血壓和頸椎病人群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