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頤 祝玲娟 鐘 雯 呂世琴 許美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臟介入室,南昌 330006
音樂療法護理在心臟射頻消融術中的應用
李 頤 祝玲娟 鐘 雯 呂世琴 許美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臟介入室,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討音樂療法護理在心臟射頻消融術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科行心臟射頻消融術的200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術中護理,干預組給予術中音樂療法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 結果 干預組術中焦慮評分(HAMA)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整個手術過程中,干預組的SBP、DBP和HR水平在T1、T2時間段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音樂療法護理在心臟射頻消融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降低術中焦慮情緒,維持生命體征穩定。
心臟射頻消融術;音樂療法;護理
近年來隨著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的不斷上升,心臟介入術因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顯著等優勢而被不斷應用于臨床,但其畢竟是一種有創治療方法,且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一般均處于清醒狀體,因此易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會對手術的順利進行造成一定影響[1]。為降低患者術中各種不良反應,加強術中護理,本院近年來將音樂療法護理應用到行心臟射頻消融術的患者中,取得了較滿意的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科行心臟射頻消融術診療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6~60歲,所有患者均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并能配合治療,同時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存在凝血功能障礙以及術中發生特殊病情變化或進行搶救的患者等,所有患者均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其中干預組男性6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齡(42.3±6.1)歲;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8例,陣發性室速21例,持續性房顫14例,陣發性房顫10例,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11例,預激綜合征6例。對照組男性6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齡(40.3±6.5)歲;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6例,陣發性室速18例,持續性房顫17例,陣發性房顫13例,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11例,預激綜合征5例。兩組的性別、年齡以及心律失常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和研究方法
于術前1 d對患者進行訪視,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基本知識、優越性和安全性等,同時指導患者填寫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干預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輕音樂或歌曲,無特殊要求的患者由護理人員選擇抒情經典名曲,并存入MP3。手術當天,在手術開始時干預組帶上耳機欣賞音樂,而對照組只給予常規護理。手術進行過程中,由護理人員按照HAMA的問題對兩組的患者進行提問,由患者回答,護理人員代寫,并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記錄兩組在進入手術室即刻(即未播放音樂前,T0)、行局部麻醉時(T1)、手術開始后30 min(T2)以及手術結束時(T3)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和心率(HR)的變化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①術前和術中的焦慮情況:采用HAMA評分標準,臨界值為14分,>29分為嚴重焦慮,21~28分為明顯焦慮,14~20分為肯定有焦慮,7~13分為可能有焦慮,<6分為無焦慮。②兩組在T0、T1、T2以及T3時間段的DBP、SBP和HR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前、術中HAMA評分的比較
術前兩組的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術中的HAMA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術前、術中HAMA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術前、術中HAMA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n 術前HAMA評分 術中HAMA評分干預組對照組P值100 100 23.6±4.7 22.9±4.9 >0.05 15.6±4.1 26.6±5.8 <0.05
2.2 兩組術中SBP、DBP、HR水平的比較
兩組的SBP水平在T2、T3時間段較T0時間段明顯下降(P<0.05),且干預組在T1時間段較T0時間段下降明顯(P<0.05),而對照組T1時間段與T0時間段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組的SBP水平在T1、T2、T3時間段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DBP水平在T1、T2時間段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在整個手術過程中的HR水平無顯著變化(P>0.05),對照組的HR水平在T1、T2時間段顯著高于T0時間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HR水平在T1、T2時間段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術中SBP、DBP、HR水平的比較(±s)
表2 兩組術中SBP、DBP、HR水平的比較(±s)
與同組T0時間段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一時間段比較,#P<0.05
組別 SBP(mm Hg) DBP(mm Hg) HR(/min)干預組(n=100)T0T1T2T3 145.6±23.1 122.3±10.3*#118.6±10.3*#115.3±8.6*#80.3±12.3 78.5±6.9#76.6±12.8*#81.3±10.3 74.1±10.6 75.6±11.2#70.3±12.6#73.3±9.6對照組(n=100)T0T1T2T3 140.6±25.8 145.6±13.7 125.6±20.6*120.3±18.4*81.5±13.6 88.6±15.3*86.3±14.5*82.3±9.7 73.8±12.1 80.3±18.5*79.3±10.5*75.6±16.8*
音樂療法是指科學且系統地應用音樂特質對人的影響,協助個人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達到生理、心理和情緒的整合[2]。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音樂療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成為醫學護理模式轉變過程中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法。音樂療法可通過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途徑對疾病產生有利影響,一方面音樂聲波振動產生的物理能量會直接影響人的腦電波和心率以及呼吸節奏等[3-4];另一方面良性音樂可提高大腦皮質的興奮性,消除由各種原因造成的緊張、焦慮等不良反應,提高人體的應激能力[5]。國外多項研究認為,音樂干預作為非藥物輔助干預措施對減輕疼痛、增加患者舒適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夠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增強副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減輕應激反應,使患者感到放松,從而降低焦慮水平[6-7]。
作為一種應激源,手術勢必會增加人們的緊張、焦慮不良心理,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尤為重要。臨床研究顯示,術前和術中進行心理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HR、血壓以及血中和尿中的兒茶酚胺水平,減少術后并發癥[8]。從某種程度上講,音樂療法也是一種心理干預方法,患者在變化無窮的優美旋律和動人心弦的樂曲中達到生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達到心理學中移情、寄托、暗示等心理治療的作用[9]。心臟射頻消融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治療各類型心律失常疾病的有效介入手術,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等優勢[10],患者一般行局部麻醉,意識清醒,但因擔心疼痛、手術效果以及隱私部位的暴露,聽見醫護對話或儀器產生的噪聲等易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11]。為探討心臟射頻消融術中有效的護理方法,本研究將音樂療法應用到該手術的護理中,結果顯示干預組的術中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整個手術過程中生命體征更加穩定,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王保勝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音樂療法在心臟射頻消融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維持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的穩定,從而更好地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并提高了手術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繆星,黃秀芳.心臟介入術術前患者焦慮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4,36(1):136,141.
[2]崔靜,趙繼軍.音樂療法及在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07,13(25):2421-2422.
[3]王晨琛.音樂聆聽方法對支氣管鏡檢查患者手術中焦慮反應的干預研究[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13.
[4]毛一清,晏玉奎.被動音樂療法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0):91-93.
[5]賈若雅.早期下床對經股動脈射頻消融患者舒適度影響的研究[D].南京中醫藥大學,2013.
[6]He B,Jiang H,Lu Z,et al.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catheter ablation of 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Clin Res Cardiol,2011,100(1):37-43.
[7]劉斌,余芳,施俊.音樂療法的國內外進展[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9,21(4):89-91.
[8]金鳳娟.音樂放松療法對肝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后綜合征及焦慮心理的影響效果研究[D].天津醫科大學,2012.
[9]張娜,劉春英.音樂療法對手術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及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08,7(3):39-40,44.
[10]謝園園,鄭麗萍,蔣巧蘭,等.音樂療法在冠狀動脈造影術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05,11(6):415-417.
[11]陳曉英.音樂護理的功效及其臨床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4):50-51.
[12]王保勝,劉楠,宋偉,等.音樂療法對癌癥患者放療期間的心理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05,26(18):76.
Application of music therapy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I YiZHU Ling-Juan ZHONG Wen LV Shi-qin XU Mei-zhen
Interventional Heart Chamber,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Methods200 cases undergoing cardia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3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care was given in the control group,music therapy surgery care was give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Score of intraoperative anxiety(HAMA)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and throughout the surgical process,in T1and T2time period,level of SBP,DBP and HR 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significant,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anxiety,maintain stable vital signs.
Cardia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Music therapy;Nurseing
R654.2
B
1674-4721(2014)10(c)-0109-03
2014-08-25本文編輯:祁海文)
江西省衛生廳科技計劃項目(2008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