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繪影
摘要:圖案廣泛應用于紡織產品、面料和服裝等領域,圖案在紡織品的設計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稱之為紡織產品的靈魂。紡織產品圖案設計要遵從色彩關系學規律,符合色彩學的同類色彩、鄰近色彩、對比色彩、互補色彩等關系規律,在色彩關系和規律指導下,圖案色彩設計才能達到人們的審美需求。
關鍵詞:圖案色彩;服裝面料;圖案的組織形式;審美功能;藝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TS941.11 文獻標志碼:A
Study on the Color Relations in Pattern Design of Textile Products
Abstract: Patterns are widely used in textiles, fabric, clothing and other fields and they play crucial role in textile design and can be called the soul of textile products. Pattern design of textile products must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color relations such as similar colors, analogous colors, contrasting colors and complimentary colors. On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relations and laws can pattern design meet peoples aesthetic needs.
Key words: color of patterns; fabric; pattern organization form; aesthetic function; artistic effect
1 圖案色彩綜述
圖案色彩在紡織品的設計中具有重要的裝飾作用,圖案與紡織材料二者構成紡織品的設計要素,圖案色彩與服裝款式和材料等 3 者構成服裝的設計要素,圖案色彩承載著服裝面料的較高藝術效果,而且增強服裝的時尚性,是人們追逐美的重要途徑。豐富多彩的圖案在時下的流行趨勢中應用得十分廣泛,是近期主要流行趨勢之一。
圖案的色彩和圖形組合起來形成完整的圖案,在色彩學中圖案的色彩主要有和諧色彩和對比色彩兩大類,兩者在圖案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則以和諧色彩為主展開論述。
2 圖案色彩規律
以24色標準色相環為例(圖 1),紡織產品設計圖案色彩的和諧色彩在色譜中兩種色彩相距最近,嚴格的講就是兩種緊挨的色彩,即在色相環上相距角度15°左右,可以稱之為同類色(圖 2(a))。以三原色為例,紅色的順時針同類色是黃調紅,逆時針同類色是紫調紅;黃色順時針同類色是綠調黃,逆時針同類色是紅調黃;藍色的順時針同類色紫調藍,逆時針同類色是綠調藍。選用這樣的色彩進行紡織品的色彩圖案設計,是最為和諧的,但在實際設計中,同類色彩缺乏變化,藝術效果相對單一,會產生素描的單色效果,在日常紡織品當中比較常見,在真正的設計中也有一定的運用。同類色彩的圖案在紡織品圖案設計中比較容易推廣,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和工序,另外也滿足一部分人的審美需求,當前有很多人受后現代主義的影響對于過分花哨的圖案比較排斥,所以同類色彩和單一色彩的紡織品受眾群體還是可觀的。
在24色標準色相環上角度大約45°左右,選擇相隔一個色彩的一對顏色,例如紅色順時針方向的紅調橙,逆時針方向的紅紫(紅調紫);黃色順時針方向的黃綠(黃調綠),逆時針方向的黃橙(黃調橙);藍色順時針方向的藍紫(藍調紫),逆時針方向的藍綠(綠調藍)。與同類色彩相比在和諧度的絕對值上低了一些,但色彩的豐富程度升高了,這個范圍的色彩稱之為鄰近色彩(圖 2(b))。在這個范圍內掌控色彩的和諧度,操作的圖案色彩就有了一定的參照尺度。圖案設計方案確立之后,如果色彩確定為和諧色調,那么畫面的主色調就可以在同類色彩和鄰近色彩中選擇。從比較絕對的角度來看,和諧色彩的表現主要依靠以上兩類色彩,再加上設計圖案的完美造型,即符合美學原則的圖形,最后結合紡織品的材料,在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同時,考慮多方面因素,基本上就能夠進行色彩圖案設計了。鄰近色彩圖案在應用范圍上相比同類色彩圖案受眾群更大一些,有更多的人喜歡這類圖案的紡織產品。
只選擇同類色彩和鄰近色彩設計出來的圖案效果在某種程度上不夠鮮活,缺乏應有的變化,這時可以在24色相環上適當改變一下選擇,加大選擇角度,使角度擴大到150°左右的對比色(圖 2(c))。例如紅色順時針方向的對比色是黃綠色,逆時針方向對比色是藍紫色;黃色順時針方向的對比色是藍綠色,逆時針方向對比色是紫紅色;藍色順勢針方向的對比色是黃紅色,逆時針方向對比色是黃綠色。進入到對比色彩范疇,圖案的用色種類就開始豐富起來,鮮活的色彩出現在畫面當中,一改同類色彩明顯的素描感和鄰近色彩的單調感,使圖案產生相對強烈的對比效果。
色相環上的互補色(圖 2(d)),即角度在180°、相距最遠的色彩,放在一起會互相排斥,如紅色的互補色綠色(確切的說是藍調綠),黃色的互補色紫色(藍紫色),藍色的互補色橙色(橙黃色),對比色相對于同類色彩和鄰近色彩的豐富程度大有提高。同類色和鄰近色圖案畫面處于人們審美需求的和諧階段,到了對比色和互補色彩階段,畫面的效果就開始刺激人們的審美感官了,和諧遭到破壞。適度地對比色彩圖案還能保持住一定的和諧度,一旦走到互補色階段,圖案畫面的和諧度被打破,并產生強烈的刺激效果,甚至會給人刺眼或者不安的感覺。這種藝術效果只能滿足小部分人的審美感受,絕大部分人群還是接受和諧美的。
如果創作者拋開色彩間的關系界限,力求畫面完美的設計圖案,則是一種豐富多彩的圖案形式,這種圖案不是色彩的隨意堆砌,而是在畫面有主旋律、主色調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
3 和諧色彩圖案應用
紡織產品圖案設計在運用色彩學原理時,首先要考慮紡織品的實用性和裝飾性,在不違背色彩關系學原理基礎上進行設計規劃。為了使紡織產品能夠批量生產,前期的產品設計要考慮色彩的成本核算,設計內容要包含色彩管理、色彩選定、色彩實驗、色彩測定、色彩判斷等,誤差范圍、統計整理等要設定流程,在進行產品設計階段不同的色彩圖案以及材料、印刷、涂飾、染色等都要做到藝術與工藝的完美結合,才能生產出和諧美麗、豐富多彩的紡織產品。其次要考慮紡織品的審美性和時尚性,因為紡織品除了保暖修身等實用性功能之外,其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美化人類自身,使女人更柔美、男人更陽剛,這些不同的視覺感受就是紡織品的審美功能所在。除了服裝之外,紡織品圖案色彩的設計和運用還關系到生活的其他許多方面,比如家裝的窗簾、床罩、布藝沙發等軟包系列紡織品,都離不開對紡織品圖案色彩設計的研究。對于家裝行業,紡織品設計的審美性和時尚性甚至超越了其實用性,所以紡織品設計的審美性在家裝行業顯得尤為顯著。
縱觀世界紡織產品發展歷史,從粗紡到精紡,從麻布到絲綢再到各類化纖紡織品,無一不體現著人類紡織產品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以及審美需求的不斷演化。紡織產品的生產和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每一種紡織產品的問世,都會帶來人們對這類紡織產品不同花色的時尚追求,正是這種不斷的追求才促使人類社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紡織產品色彩圖案設計制作體系,這個體系不僅不會消失,而且還會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而不斷改進和發展。時尚設計是引領紡織產品及其他工業產品不斷進步的前提和保障,同時也是人類追求美的天性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趙國志.色彩構成[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5.
[2] 李廣元.色彩藝術學[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3] 李當岐.西洋服飾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 程悅杰.服裝色彩創意設計[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