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張道偉
摘 要:隨著全國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思想覺悟有了長足的提高,為了解山東農村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山東省多個農村區域進行了實地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和調查問卷所反映的問題,提出了解決農村青年學生思想狀況存在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農村青年學生;思想狀況;調研分析;對策
為了便于了解山東農村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山東省內不同農村區域進行了無記名社會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涉及本人基本情況、學習生活觀、思想政治觀、網絡情感觀等多個方面。本次社會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達98%。雖然調查區域分布在山東省內,但是被調查青年學生所在院校遍布全國各地,所以他們思想狀況存在的問題具有相對的普遍性。
1.當前農村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
1.1調查表明,當前農村青年學生的主流思想是好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勤奮好學,有正確的學習觀。對于如何看待考試分數這個問題,有43%的學生認為能夠有效地檢驗平時的學習成果,只有17%的學生覺得“六十分萬歲”,有36%的學生因為各種壓力要爭取更好的成績,僅有8%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對于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24%的學生認為書本知識偏于枯燥,只有14%的學生是沒有確定的學習目標和方向;對于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40%的學生是主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參加,只有11%的同學不想參加;關于考試作弊的情況,只有19%的學生漫不經心,認為無所謂。
1.1.2自立自強,有樂觀的生活態度。調查中43%的學生覺得自己經常處于平穩狀態,有20%的學生覺得自己經常處于快樂狀態;41%的同學認為大學里最快樂的事情是參加各種競賽,還有38%的學生覺得大學交友和參加集體活動是最快樂的;對于遇到挫折和困難或在承受壓力時,有47%的學生愿意找人傾訴,只有20%的學生選擇哭泣或發怒;對于自己生活中最苦惱的事情,47%的學生認為是校內競爭激烈,學習緊張,只有6%的學生認為集體中缺少溫暖,同學中沒有友誼。
1.1.3品德高尚,有進步的思想意識。調查中有80%的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76%的學生經常關注時政,81%的學生認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十分必要;在回答“如果班里評了一份獎學金,班里只有你和另一名家境貧困的學生可以獲得,而你又想購買一款自己心儀已久的手機,老師來征求你的意見你將如何選擇”這一問題時,有70%的學生選擇自己放棄,45%的學生選擇自己要求獲得榮譽而錢給了另一名同學。
1.1.4明辨是非,有科學的的網絡觀。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有33%的學生平時上網頻率在一周三次以上,上網的目的有60%的學生是查資料,20%的學生是聊天和購物,45%的學生是為了欣賞音樂、電影、小說等;61%的學生認為上網對自己學習成績無影響,20%的學生認為對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如果沒有網絡,有61%的學生覺得生活更精彩,說明網絡對大多數同學是有影響的。
1.2本次調查也反映出一些農村青年學生的思想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心理狀況令人擔憂。調查顯示42%的學生覺得大學里最快樂的事情是上網與戀愛,這說明有部分學生還沒有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不能夠清楚的認識自己,規劃大學生活;有19%的學生經常處于憂慮狀態,11%的學生處于郁悶、焦慮狀態,這說明有些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壓力,有待及時有效地處理解決。
1.2.2思想意識淡薄。對于當今社會國內外經濟政治等熱點問題,雖然有45%的學生能或多或少的舉出一些例子,但是僅有8%的學生能夠談出自己的看法,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思想意識不強,缺乏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看待問題的思維能力。
1.2.3對戀愛問題的趨向不理性。據調查,有21%的學生上網是為了聊天,寧愿放棄自己的學習甚至吃飯的時間;有30%的學生認為上大學就是為了談戀愛,曲解了大學的真正含義,不能夠充分利用和珍惜自己珍貴的大學時光。
2.對農村青年學生思想狀況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提升對學生思想政治和基礎理論的教育。做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積極的、主動的把當前教育新成果引進課堂,引進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切實感受政治理論教育的現實性與重要性。同時,還要聯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現狀與農村學生的思想狀況,實事求是,聯系實際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2加強對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教育的培養。學校應積極引進教學管理先進經驗,采取適當的措施滿足學生對自身素質培養的需求,促進他們自身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自覺化。同時,學校教育要對外開放,多提供給學生一些社會實踐的平臺和時間,并且鼓勵學生科技創新,促進自身能力和素質培養的多元化。
2.3突出對學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統一性。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這一過程本來就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過程,如果被教育者能夠主動接受教育并且重視教育的效果,那么也就達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要轉變教育的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習者處于主動地位,通過引導、交流、啟發和幫助,實現身心教育。同時還要突出教育的主導作用,注重教育的導向。
2.4注重對學生校園網絡和文化建設的成效。全面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握緊校園網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加強網絡管理,打擊不文明的網絡信息,增加網絡的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使同學們能夠充分校園利用網絡資源。
通過對山東省農村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調查與分析,大部分學生有正確的學習觀與生活觀,關心國家與社會的發展。但是在多元化的社會發展中,一些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心理也存在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政府部門、高校有關教育部門加大對農村青年學生的關愛力度和改進思想引導方法,有效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使他們真正成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栗紅俠.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J].黨史文苑(學術版),2010(4).
[2]仇小梅,胡艷萍.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