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春雨,章文光?
(1.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2.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00875)
高校開展武術專業社會實踐育人的路徑研究
顧春雨1,章文光2?
(1.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2.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00875)
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推進和深化教育改革,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增強實踐能力的具體要求。以高校武術專業社會實踐育人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武術專業社會實踐育人的內涵,以在高校中開展與專業緊密結合的專業社會實踐育人工程為案例,構建了以素質目標、實踐平臺、培養手段、教育內容和效果評估為主題結構的武術專業實踐育人模式,通過建立科學化的育人工作體系和流程,將思想教育和引導及時融入到的專業實踐活動中,強化實踐育人隊伍的鍛煉和培養,積極宣傳和引導,深化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等主要做法,極大的拓展了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新領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有效地推動了學院學生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武術;社會實踐;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和永恒主題。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方式,實踐育人理念逐步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在普通高校通過開展社會實踐增強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能力,已經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普遍共識。本研究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需求,創新社會實踐育人的模式,注重在實踐中,以專業引領,立德樹人為先,將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踐有效在實踐育人中有效滲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1.1 研究對象 以高校武術專業社會實踐育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以“實踐育人”為關鍵詞在“高等教育”領域,搜素文章35 149 篇,在“體育”領域檢索有1 429篇。文獻中對實踐育人現實意義、模式、方法和手段等進行了論述,而結合“體育”和“武術”開展實踐育人模式的研究較為少見,前人的研究給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廣泛借鑒。
1.2.2 訪談法 根據該研究的具體需要,對教育、體育教育以及武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專家進行訪談和調研。在參與社會實踐中,與帶隊教師、參與學生進行調研和深度訪談,了解專業實踐育人對學生培養的影響,為本研究以及開展工作的實效性,獲得了真實的數據和資料。
1.2.3 案例分析法 研究對北京體育大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開展的社會實踐為案例,以點帶面,通過深入實際工作和深度思考,獲得研究模式的路徑設計和實踐檢驗。
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把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戰略重點之一。教思政[2012]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堅持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1]。所謂實踐育人是指通過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建立起學生與客觀世界的聯系,在實踐過程中提高知識水平、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活動。對于高等教育而言,其最根本的使命和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培養人才。而實踐教育作為一種體驗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對當前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尤其重要[2]。
實踐育人理念代表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一種復雜性思維, 它是一種生成性思維、非線形思維、整體思維、關系思維、過程思維(動態思維)、主體間性思維。在實踐思維的研究范式中,教育過程的本質并不會在過程之先、之外便已預先設定,而是在教育過程的推進中逐步呈現[3]。同時也是一種新的育人理念,也逐步被重視,也是新的育人模式,最終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而實踐育人恰恰發揮了傳統育人模式無可企及的作用。有學者研究認為:“育人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指導下,為了服務于教育對象的成長與發展,對符合教育規律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過程的組織方式作簡要概括,以供教育實踐選擇[4]。
專業實踐育人的理念是通過引導學生深入本專業相關領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以為國家、社會和人民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服務為主要形式,達到教育目的的實踐活動。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博大精深,內含豐富的德育價值。武術習練者結合傳統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武德規范,影響著武術習練者的言行舉止,武術的德育價值不但獨特,而且教育途徑多元,隨著現代武術的發展,也演變出了獨具內涵的時代特征。以出訪表演、武術競賽服務、全民健身指導和武術文化推廣等形式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服務的專業實踐活動,社會認可度高、價值認同感強。
通過以上認識,本研究將武術專業社會實踐育人定義為:“依托武術專業技能,引導學生深入武術專業相關領域,通過武術展示、競賽服務、全民建設指導和武術文化推廣等形式為載體,實現教育對象的成長和發展的育人過程。
以武術專業實踐育人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關于精神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緊密的契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5]在當前教育發展的背景下,人的主體性和教育的實踐屬性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專業實踐中發揮學生自覺參與,自覺體驗的主觀能動性,更能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入腦入心,能更深刻地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武術本身就是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從歷史的角度考察挖掘其自身內涵的傳統文化價值,通過實踐活動,尋根溯源,挖掘其內涵的德育價值和傳統文化,學生通過實踐,更直觀地感受傳統文化精髓和影響的廣泛和深入。專業實踐,學以致用,鞏固專業思想,深入認識專業的社會價值、教育價值。此外,專業實踐通過專業技能服務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從專業角度出發,創新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也是更直觀的價值體現。通過專業實踐育人搭建了“立德樹人”實踐體驗深刻領會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涵的有機聯系,是提高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終是當代大學肩負的重要責任和辦學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武術人才的需求也呈現時代的特點。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努力在結合社會實踐對武術人才培養方面加強研究,積極實踐,大膽嘗試和探索,抓住近幾年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契機,多渠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以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08 年全體學生全員參加奧運服務工作,武術學院體育展示團隊獲得奧組委頒發的“突出貢獻獎”。
2009至2014 年間,本院學生多次隨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溫家寶、劉延東到美國、俄羅斯、意大利等國參與訪問交流進行表演,并多次隨總局領導赴新疆、西藏、內蒙等地進行慰問演出,還圓滿完成建國60周年表演任務,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表揚。2010年,積極參與出訪和交流等社會公益活動的學生以其優異的表現獲得了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組織評選的“2010年度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的稱號,成為我校高水平專業人才培養的標志性范例;這些成果的取得,不僅表現了學院把思想政治教育溶入學生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效,也體現了專業實踐育人所發揮的積極促進作用。
3.1 以武術的社會需求和學生能力培養為導向 武術學院肩負著培養武術專業人才的責任,是涉外活動和交流需求的人才庫。就在讀學生來講,他們基礎素質高,有熱情,是出色完成此類工作的不二人選。近幾年,武術表演和競賽、全民健身市場升溫,學院每年參加的國內外重大武術表演百余場次,參與人數近200人次,參與包括表演在內的其他實踐活動的人數近全院人數的1/3。
為此,學院堅持抓住契機,適時在常規教學培養的基礎上大力通過開展此類實踐活動并積極引導,充分認識武術表演和志愿服務工作是大學生從事社會實踐工作提高自身素養的載體,為學生思想、品格、觀念等綜合素養的提高以及文化自豪感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2 堅持開展專業實踐育人與教育主渠道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不僅在于其政治性、精神性,而且在于其實踐性。
當前,我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實踐育人環節薄弱,重理論灌輸輕實踐體驗,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政治教育輕品質養成。要克服此類弊端,需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新特點,著力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體系。[6]堅持培養“文武兼備、德技雙馨”的創新人才必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積極探索規律。
通過開展武術專業實踐工作,開辟學生的實踐課堂,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的說教式方法,強化了實踐育人的實效。在實踐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在行動中學到真知,在親身體驗中提高思想認識,才能根深蒂固,改變了當前高校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現象,使學生在實踐中不僅檢驗自身的知識能力,還接受、領悟和體會做人做事的真諦,使實踐活動成為校內課堂教育渠道的有益補充。
3.3 傳播武術文化與培育和提升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相結合 武術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內涵富有深刻的德育教育價值,是最直接的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形式,武術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具有多種育人功能,以武術為學習內容,向學生傳遞生活觀念并培養其綜合素養,強化武德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恒心、毅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提升其民族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格。
教育是實現武術價值的根本途徑和歸宿,武術作為培養人人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傳遞社會經驗的必要手段。[7]將德育教育溶入武術文化的弘揚傳承過程,可事半功倍,也容易找到切入點,以此推進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實現武術育人的目的。
專業思想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專業思想教育在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關系到學生專業思想穩定和學習發展問題,以武術專業社會實踐為載體,通過對武術文化的傳播、宣傳和引導實地開展武術表演、全民健身指導等形式讓學生更了解本專業的內容、價值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增強其對專業的熱愛和學習研究的熱情以及動力。通過各類實踐活動培養大家的成就感和榮耀感,使得每個從事武術專業訓練和研究的人在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同時也堅定了從業思想,為武術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在開展專業實踐活動中,結合實際工作,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提高社會實踐的質量和效果,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增強社會責任。
在實際工作中,在國家政策的驅動和學校的投入和積極引導下,武術專業開展社會實踐工作已經成為了除去正常專業課時外的主要教育手段,本研究統計了2014年學生參與武術專業社會實踐情況(表1),基本能夠滿足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愿望和需求。
以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專業社會實踐為案例,研究根據學生專業實踐活動的的實際,對武術專業實踐育人模式進行了梳理和總結。遵循主體性原則、全面性原則、目標性原則和可操作性原則,構建了開展武術專業實踐育人模式圖(圖1)。

圖1 開展武術專業實踐育人模式
素質目標的設定是在充分挖掘專業德育內涵的基礎上的認識,也是基于當前學生工作的特點,更需要增強組織紀律觀念、專業素養、吃苦耐勞精神和服務社會的意識、武術文化傳承的責任感等,這些素質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實踐平臺,開展專業實踐育人活動,對手段和內容的科學化設計,確保專業德育的內在要求在專業實踐中有所體現。
專業實踐育人平臺是學生實踐鍛煉的舞臺,學生工作者結合學生參與專業實踐的特點搭建了出訪、志愿服務、表演、全民健身指導和賽事組織等與發展自身專業能力緊密聯系的載體為專業實踐育人平臺。在實踐育人平臺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梳理創新工作機制,將平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與專業實踐實習需要相結合,在實踐平臺上開始實施,如,通過行前教育、過程監督指導、評議和總結講評等環節,將教育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業思想、安全教育、集體榮譽等逐步實施、落實在開展專業實踐中的各個環節。最后通過總結、評價、研討實現育人的效果進行評估和檢驗,對實踐中的經驗進行梳理和提煉,形成思想上的認識。
通過評估對整個專業實踐育人模式的實施進行反饋,包括對專業實踐育人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素質目標的調整、實踐平臺的拓展、培養手段的創新和教育內容的增補等達到完善專業實踐育人體系的逐步健全和優化。
5.1 認真籌劃,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科學化的育人工作體系和流程 做好活動的準備工作,認真策劃,加強組織領導,對帶隊教師和學生進行動員,對具體工作提出要求,制訂安全預案,確保活動的安全順利開展;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和反饋,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和教育,對優秀的學生進行宣傳表彰,各個環節緊密結合、環環相扣。總結和提煉專業實踐育人的工作經驗,逐步建立和形成科學化的專業實踐育人工作體系,形成專業實踐育人工作特色。
5.2 將思想教育和引導及時融入到專業實踐活動中 抓住開展活動的動員、準備、檢查督促、講評總結及表彰宣傳等環節的時機實施教育內容,把普遍教育引導與實際困難解決相結合。結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從小事抓起,抓思想傾向的引導,加強監督和教育,以鼓勵、引導為主的教育手段與常規性的教育方法相結合;將教育批評和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集體教育和個體教育相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效地融入到實踐活動中中利用積極的教育手段,不失時機地適時開展教育引導。
注重專業實踐活動育人過程的細節,在實施環節中體現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工作思路,確保武術專業實踐活動開展的安全和順暢,效果顯著。
5.3 強化實踐育人隊伍的鍛煉和培養 日常教育堅持全員參與,活動期間除了領導帶隊、專項教師指導(班主任)技術訓練和彩排工作,還選派有責任心的教師全程負責教育督導和參與學生的生活管理。學生管理隊伍是開展實踐育人工作的主導,他們在帶隊表演和參與專業實踐活動中克服困難,有很強的責任心,他們顧全大局,傾盡心血,不計得失,潛心育人。有些專業指導教師多年拖著病殘的身體在一線傳技育人,他們率先垂范的行為對學生的激勵、引導是積極和深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著每名參與活動的學生。
5.4 積極宣傳和引導,深化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 學院采取積極的宣傳措施,讓這種以專業能力服務社會的意識滲透到每名本專業的學生,鼓勵并調動學生參與節目編排、課程設計和相關技術環節,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掘他們對專業審美的能力,鼓勵指導他們提高文化修養,加深其對專業的認知和熱情,為繼續深入的學習和了解本專業知識為學生熱愛本專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武術專業實踐的活動的宣傳也是新生入學專業思想教育很好的手段。
6.1 拓展了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新領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踐融入到專業實踐育人工作中,將愛黨愛國教育、立志成材教育及安全守紀教育等通過專業實踐活動的開展得以有效的實施。學生更加了解和專注于自己的專業。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達到了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的目的。通過深入基層進行文化交流和表演活動,使得學生們更貼近生活,更了解社會需求和群眾生活,使武術走進群眾;專業實踐團隊不但是技術團隊還是宣傳團隊,宣傳了專業,提高了社會對專業的認識,同時也宣傳了學校,弘揚了“追求卓越”的校訓精神。通過國際交流和出訪任務的完成,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拓寬了視野,增強了責任意識,推動了武術的國際交流,也為武術推向世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通過參加比賽和完成賽事組織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綜合能力;通過活動也拓展了就業渠道,提升了就業意識,為順利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2 有效地推動了學院學生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2008年奧運期間,武術學院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奧運會的表演和服務工作,武術學院體育展示團隊獲奧組委頒發的“突出貢獻獎”、“奧運會先進集體”、“殘奧會先進集體”。有166名學生、11名干部教師獲得各類表彰。10余個場館團隊發來表揚信。2012年赴四川、2013年赴江蘇、湖南和北京周邊支教和2014年赴湖南等地方的實踐團隊都獲得了北京市教工委和團市委的表揚,通過參加專業實踐工作,鍛煉了隊伍,提高了師生覺悟,樹立了良好風尚,增強了師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為國爭光的體育精神,形成了良好育人環境氛圍和實踐育人的新思路新模式。
武術學院學生隨國家領導人多次參加出訪交流表演并承擔國慶60周年表演任務,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表揚。
在實踐活動中涌現了1批出色的優秀學生。首次有學生獲得“2010年度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的稱號,成為我院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范例,很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影響并調動了學生積極進取和追求卓越、奮發向上的主觀能動性。
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學校辦學更加溶入社會環境,學生們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思想得到了升華,覺悟得到了提高,理想得到了堅定,民族自豪感、文化傳承責任意識、愛黨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結更加牢固,組織觀念紀律觀念得到增強。
絕大部分學生都表現出在個人思想和專業上積極要求進步的愿望,主動要求加入黨組織。黨支部在實踐工作中也進行了認真的考察和培養,他們在學生活動和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生中學習實踐風氣興盛,就業率逐年提高,為學院的育人工作和辦學提供了健康穩定的環境。
近幾年來,武術專業實踐育人堅持言傳身教、精心組織,把思想政治工作溶入課堂之外的廣闊實踐領域,在學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專業實踐育人對學生培養的重要價值。任何專業因其社會需求都具有開展專業實踐育人的價值,專業形成和發展中也同樣凝練了其內在的德育價值可以挖掘和整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德育認識,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專業素養或者專業品格。筆者根據工作實際,只從對武術專業實踐育人的角度進行實踐和研究,拋磚引玉,以期能推而廣之,為其他專業實踐育人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繼而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和科學性做出應有的貢獻。
[1]教育部思政司[2012]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 [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
[3]吳亞玲.實踐育人理念的哲學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10(1):13-17.
[4]徐麗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9,5.
[5]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
[6]韓澤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路徑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德育研究,2015(9):87-89.
[7]李印東.武術釋義-武術本質及功能價值體系闡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171.
[8]北京體育大學學生工作部.北京體育大學學生管理文件匯編[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9]北京體育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研究會.德育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10]張思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92-95.
[11]張劉競. 我國高校育人理念的內涵與定位芻議[J].文教資料,2008(11):136-138.
[12]趙俠. 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蘇高教,2007(5):109-110.
Study on Approach of Wushu Major Social Practice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y
GU Chun-yu1, ZHANG Wen-guang2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rdPlenary Session of 18thCentral Committee fully promotes and deepens education reform, requires speci fi cally to enhance practical ability in talent cultivation. Taking Wushu major social practice cultivation as study object, adopting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his thesis excavates connotation of Wushu major social practice cultivation. Using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cultivation project with close connection to major in university as case, Wushu major practice cultivation mode is established with quality target, practice platform, cultivation approach, education content as well as effect evaluation as theme structure. Through scientific cultivation system and procedur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are involved in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activity. Approaches like strengthening practice and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m, positive publicity and guidance, deepening students’ interest to own major, largely expanding new field study and practice for student, whos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fully improved, which accelerates scienti fi c and ef fi cient student work in school.
Wushu; social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roach
G852
A
1004-7662(2014 )12-0072-06
2014-09-15
顧春雨,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