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濰坊市委統戰部
濰坊團市委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團結凝聚全市各族各界青年,圍繞招商與轉調創、突破濱海發展大局,竭誠服務青年成長發展,打造“三個平臺”、實施“九項措施”,努力實現活動載體、服務體系和自身建設“三個突破”。
一、著力打造青春建功平臺
以改革發展精神服務全市經濟社會工作大局。重點圍繞全市科學發展、招商與轉調創和突破濱海建設等中心工作,以改革發展精神引導全市廣大青聯委員和青年企業家積極投身創業創新創意創優。繼續深化“助力縣域科學發展工程”,圍繞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深入開展青年綠色環保生態行動,引導青聯委員和青年企業家增強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通過開展交流考察、投資興業、招才引智等活動,提高青聯委員和青年企業家在服務全市經濟發展與提質增效、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綠色發展與節能減排等方面的貢獻率。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全市各族各界青年。引導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影響帶動更多青年共同成長進步。引導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具體“實施辦法”,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密切與廣大青年的聯系,注重維護青聯、青企協組織的社會形象。
深入開展“青春建功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領廣大青聯委員和青年企業家堅定不移地支持和參與改革,創新引領方式和傳播路徑,引導青年自覺將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之中,信心滿懷、堅定不移地緊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組織舉辦交流會、研討會、座談會、讀書會、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進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增強廣大青年對改革與發展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的理解和認識,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工作的能力。
二、著力打造改革創新平臺
著力打造“和諧、溫馨、向上”的“青年之家”。密切和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之間的相互聯系,搭建委員、會員之間的交流平臺,形成聯系青年強大合力,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以“和諧、溫馨、向上”為主題,努力把青聯建成一個積極向上、溫暖和睦、彼此敬重、真誠相助、傳遞正能量的大家庭,使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在這個大家庭里,能夠盡情暢談人生的體驗,傾訴創業的艱辛,分享成功的喜悅,使青聯、青企協始終成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園,成為締結永生情懷的“青年之家”。
深化“青年企業家跨越發展計劃”,實施“總裁培養工程”。繼續深化“青年企業家跨越發展計劃”,創新實施“總裁培養工程”,圍繞加快全市青年企業家跨越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提升服務效能、創新制度建設、強化典型宣傳、營造成長環境、加強交流培訓、提供公共服務等實施措施,以此打造青年企業家合作共贏、抱團發展的青年商圈。聯合國內、省內知名院校和培訓機構,分期、分批舉辦培訓班和研討會,為青年企業家量身定制戰略規劃和品牌課程,幫助青年企業家努力成長為新生代商業領袖。
探索建立青商服務機構。探索建立以市場化為主的青年企業家服務機構,邀請國內、省內頂級律師、會計、銀行家、培訓師等,開展法律援助、會計審計、融資洽談和學習培訓等服務內容,幫助青年企業家更新觀念,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助推青年企業步入發展快車道,著力構建青年企業家與政府、學術機構、銀行之間的溝通橋梁,打造有利于青年企業發展壯大的全方位、立體化服務體系。
三、著力打造活力提升平臺
建立健全工作運行機制。以青聯常委會召開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共青團為核心、界別(區域)工作委員會和青聯之友聯誼會發揮骨干作用的組織格局,激發青聯、青企協工作活力,建立健全工作運行機制。嚴格青聯委員、青企協會員發展程序和遴選標準,把握合理的結構比例,保持委員、會員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影響力。重點強化對青聯界別工作委員會、青企協區域工作委員會分類指導。健全工作宣傳機制,主動依托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體手段,設立集工作學習生活等為一體的信息化平臺,構建“即時、暢通、方便、有趣”的青聯、青企協組織網絡。繼續編印《青未了》(濰坊版)和《青年企業家》雜志,搭建服務平臺。建立委員、會員提案制度,引導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深入青年之中,真誠傾聽青年呼聲,真實反映青年愿望,以提出提案、建議等形式,拓寬青少年利益訴求表達渠道。探索成立青聯之友聯誼會,不斷鞏固傳幫帶的組織平臺。
擴大提升與外地市青聯、青企協組織的交流內涵。全面深化與外地市青聯、青企協組織的交流合作內涵,充分發揮北京市、廣州市、濟南市青聯的橋梁紐帶作用,實施“走出去”戰略,廣泛開展青聯委員和青年企業家經貿考察活動,通過思想交流、情感聯誼、同業合作等方式,積極推動優質項目落地,增創推動全市科學發展的新優勢。通過豐富交流內容,加大交流力度,達到青聯與青聯之間、青企協與青企協之間、青年與青年之間增加了解、增強友誼、互助互促的目的,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加大典型培養、人才舉薦、榜樣樹立力度。繼續強化完善“青年人才庫”建設,吸納、更新優秀青年入庫,服務全市招才引智工作。繼續聯合經濟部門、金融機構、新聞媒體開展“杰出青年”和“杰出青年企業家”評選表彰活動,推薦參加全國、全省青聯、青企協主導的各類評選活動,努力發現和推出一批可親、可敬、可學的青年榜樣,全面展示全市青年開拓創新、艱苦創業的精神風貌和弘揚敢為人先、永不言敗的拼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