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瑛

老趙屬牛,人也很牛。
他總說自己是幸運兒,每一次都順溜溜地趕上了趟兒。用他文縐縐的話來說,那就是“乘著改革的東風,每一步都踩在了時代發展的脈搏上”。
八十年代初,政府號召“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老趙靠養魚,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首位“萬元戶”;后來,政府鼓勵發展鄉鎮企業,老趙創辦了一家果汁廠,利用當地的山林水果資源,生產和銷售灌裝鮮果汁,不到幾年,一下子棲身到了“百萬富翁”的行列。九十年代初,建材市場開始興旺,老趙瞅準機會,騰出手來與鋼廠合作,加工和銷售鋼材,產品供不應求,轉眼成了“千萬富翁”。再后來,老趙不失時機地進入了房地產行業,正趕上房地產市場蓬勃興旺的好時代,不用說,這回他順風順水、自然而然成了“億萬富豪”。
在別人眼里,老趙是令人羨慕的“成功人士”。
起初,老趙自己也這么認為。可后來,老趙再也不這么認為了。為什么?
老趙八十年代中期創辦的果汁廠,產品在省內及周邊省份市場占有很大份額。就在老趙開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與鋼廠合作的當口,有一家美國跨國公司找上門來,欲收購老趙的果汁廠。其收購范圍不僅包括果汁廠的注冊商標和所有銷售渠道,還包括那地區的大片山林果園基地。
當地政府正在大力招商引資。老趙賣廠,可以引來國際跨國公司落戶本地,好事啊!老趙也覺得,這是天賜良機,幾乎沒做太多考慮,就果斷賣掉了果汁廠,并用其中一部分資金,注入到剛辦起的鋼材加工廠中,推動了新企業的發展。
這件事在當時鬧得很轟動。老趙成了牛人,又是上報紙,又是上電視,很是風光了一陣。
十幾年后,在美國常春藤大學讀MBA專業的兒子回來告訴老趙,當年跨國公司收購老趙果汁廠的事兒,已被美國教授當作“成功低價收購當地品牌”的典型教案,寫進了講義。兒子還就勢給老趙上了一堂課,大講品牌對企業的重要性以及品牌的無形價值和不可再生性。最后質問老趙:“你怎么把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和銷售渠道就這樣輕而易舉拱手相讓了呢?”
老趙頭一次驚覺到,自己沒太當回事的果汁商標,原來是一個品牌,并被別人扼殺在了搖籃之中!手里的金剛鉆,只賣了大蘿卜價!
兒子說得對:當初就是急功近利,太缺乏品牌意識,也太缺乏“市場戰略眼光”。要知道,一個品牌,往往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區、甚至是一個國家的臉面和象征呢!就像一說到寶馬和奔馳,人們就會聯想到德國,進而再聯想到德國人的嚴謹和德國產品的高質量一樣。
老趙是典型的民營企業家,有著很強的民族自尊心。在生意上留下的這一大敗筆,讓他很長一段時間茶飯不思,一心琢磨著,如何扳回這個損失和影響?
美國金融危機,房地產市場低迷,讓老趙從中看到了機會。他決定,從這個行當入手,挽回一些受傷的“民族自尊心”。日本八十年代經濟騰飛時,不就一舉買下了美國的象征洛克菲勒中心,讓日本人揚眉吐氣了好一陣嗎?
老趙委托美國一家有實力的房屋中介公司,替他在美國物色“最有價值”的房屋地產。從東部紐約長島豪華別墅,到西部洛杉磯比華利山莊;從南部弗羅里達棕櫚灘,到北部大型度假莊園。可半年下來,老趙一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派頭。那個原打算在老趙這兒大賺一筆的猶太裔美國人不知老趙葫蘆里究竟裝的什么藥,終于忍不住,問:“你到底想要什么樣‘最有價值的房產?”
老趙氣定神閑、口齒清晰地問:美國白宮,賣不?!
【首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雙年獎(2012-2013)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