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雪
集體備課是學校開展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經過一段時間的集體備課,我們年級組的老師總結出了以下方法:
一、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好團隊的力量
教師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鉆研,要想方設法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集體討論中,發揮眾人的智慧,調整課堂教學結構,不拘泥于形式,鼓勵發揮個人特長;在個人教學時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實施以后再反饋,不斷改進,爭取使本年級的教學形成一定的框架。
經過討論,我們年級組老師初步決定每天爭取利用下午的一節空堂時間展開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時就某一課大家談談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重難點的確定,討論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具體使用哪些教法,指導學生運用哪些學法。大家都上了這一課后,再談談得失,對比一下不同的處理方式產生的不同效果,個人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措施。經過討論—實施—反饋—再討論—修改—建立框架,最終在有效教學的基礎上向高效教學努力。
二、作業布置既體現共性,又展示個性
根據課標要求,二年級語文的字詞仍是重點內容,因此,作業布置應該首先抓好基礎,重視字詞的掌握情況。另外,對于本期的教學重點內容,例如查字典、日記起步、簡單句式練習等也要融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這些可以通過集體備課的討論確定具體的題型和題量,在課堂上老師的指導和督促下完成。
在牢抓共性的基礎上,各班可以針對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就學生存在的問題設計符合本班情況的鞏固性作業,有利于學生的掌握和提高。
二年級正是培養學生預習習慣的年級,我們準備先在課堂上帶著學生進行預習,等教學完兩三個主體單元以后,逐步放手由學生自己預習。預習作業主要是勾畫生字詞語,標出自然段,自學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等學生學會部首查字法以后,再加上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的作業。
課堂作業主要是剛上課時對上一課生詞的聽寫,課中的句式訓練,下課前對本課出現的基礎知識的簡單測試。
每學完一個主體單元后,由年級老師商量,參考各種資料出一套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測試題,以便老師了解本班學生的掌握情況。對出現的薄弱地方及時輔差,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地加大相關訓練程度,力爭使學生在校人人過關,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三、班級讀書會
各班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定期召開班級讀書會,比如繪本《蚯蚓日記》既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又針對本學期日記起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
我們要讓集體備課成為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率的“肥料”!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