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強雪梅
小學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是一個人養成終身學習習慣的基礎,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帶領學生走在五彩繽紛的閱讀世界里,看著他們在書香中浸潤,在書香中成長,是我們最幸福的事情。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聽書、讀書、說書相結合的課外閱讀不失為一種可以嘗試的方法。父母為學齡前兒童睡前講故事,就是一種聽書。如果讓孩子為父母講故事,那就是說書。在嘗試中,我發現聽書豐富了小學生接觸語言的方式,豐富了小學生訓練思維活動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專注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學生朗讀課文的水平,對語文學習的價值不容小覷。
有聲讀物中引人入勝的故事,輕柔優美的背景音樂,聲情并茂的朗讀,教師為學生朗讀時那種快樂的互動,無不對小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力。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選擇有聲讀物。那里既有像《楊家將》《水滸傳》《岳飛傳》這樣由名家演繹的傳統評書,也有聲情并茂的各類世界名著,兒童文學作品的誦讀。古典詩詞、成語故事、文學百科等都能找到,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任君選擇。所以我有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多媒體,引導學生開展良好的聽書活動。開始時,我利用早讀時間、課間活動時間、上課前的幾分鐘為學生播放一些故事性強的美文誦讀,讓學生聽書讀書,浸潤在書香中,學生課間打鬧的現象少了。緊接著播放一些名著、傳統評書等,聽了一段時間后,有的學生因為興趣等不及了,自己去找書來看。當他聽到某些情節時,會興奮地給大家講起來。我也會適時地請學生來講,以此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也有效開展了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后,和家長聯系,安排好學生在家聽書、讀書、說書的活動。在家的時間自由得多,除了可以固定的在睡覺前安排15~30分鐘的聽書時間外,早上穿衣、刷牙、洗臉的時候都可以聽書。作業累的時候可以聽,原本看電視的時間可以聽,出門旅游的時候也可以聽。這樣把原本浪費或者閑置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日積月累,對學生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讓學生聽書,還要巧妙運用各種形式,使他們聽的興趣盎然并產生積極的閱讀欲望。聽書的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做一個朗誦者。有聲讀物是很好的朗讀范本,無論是語音的標準、停頓的處理、情感的表達,都值得學生去模仿。聽一段時間后,可以讓學生輪換著把書讀給大家聽。還可以選擇優秀的學生為他們錄音,并在班級QQ群里播放,以提高他們的練習積極性。這樣,通過模仿和練習,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有利于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這是我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書》這一單元時受到啟發所嘗試后的收獲。讓我們在閱讀這塊有待開發的神圣領域里,通過積累和摸索,使學生能找到閱讀的樂趣和方法,讓書香充溢童年,讓閱讀伴隨成長!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