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浩
摘 要:中學階段是學生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課程。從培養學生分析性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理論實踐三個方面,對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思維能力;理論實踐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中學生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愈發受起重視,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分析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培養學生分析性思維
分析性思維是思維能力的一項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思想政治教學在中學階段變得更加理論化、難懂化,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性思維,才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
1.概念形象法
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有很多復雜的概念要求學生去理解。由于這些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概況性,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對于學生來說很難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將這些概念形象化地展示出來,同時也能讓學生學到這種形象化的分析思維方法。例如,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針對“團結”這個名詞進行解釋?!皥F結”是什么意思?“團結”的“團”字很直接地表達了其中的意思,從“團”字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有口才的人在用激昂的語音和切實的行動,領導眾人圍繞在一起,眾人圍繞這個有口才的人團結一致地朝著目標奮斗。這種有趣形象的概念解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加強學生對概念知識更深的理解。
2.比較分析法
例如,針對社會主義體制的講解時,教師不僅要詳解社會主義體制的內容、特征等,還要提到與社會主義共存的資本主義體制,將社會主義體制與資本主義體制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綜合歸納,找出兩者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我國的社會主義體制與朝鮮、越南、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體制進行對比,找出社會主義體制間的共性與特性,切實掌握具有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體制。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新是一個國家與民族不斷進步的靈魂,學生是國家與民族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創造性思維包含著活力、開放,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讓教學氛圍顯得更有活力,更輕松,而不是枯燥、緊張的氣氛。教師需要與學生保持真正的師生關系,即“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運用教學手段,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散。比如,在課堂上,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對知識進行設問,鼓勵學生積極地提問,提倡標新立異,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探討。比如,在講到我國“一黨制”的執政體制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為什么我國不能像西方國家那樣實行“多黨制”的執政方式,我國實行“多黨制”的執政體制又會怎樣,“多黨制”的執政方式好還是“一黨制”的執政方式好……通過課堂上的循序提問,學生老師之間的互動探討,思維觀點的不同碰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潛在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理論實踐
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不能夠一味地針對書本知識進行灌輸式的教育,教師應該將理論課程與實踐相結合。比如,在講到消費者權益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別扮演消費者、超市營業員、商品生產企業、工商執法部門、社會群眾等角色,開展一次消費者的維權活動。這樣更能將理論知識聯系到實踐,擴展學生的思維活動。
中學生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朝陽,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強弱對國家與民族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作為學生思維的啟蒙老師,需要在教學環節能動性地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中學生也應該明白思維能力的重要性,自覺地訓練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姚小珍.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下,2013(05):27.
[2]賈向林.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2(21):8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