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敏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書是2012年新版的新目標英語。教材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每單元都設計一個或幾個與該單元話題有關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獲取信息,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所授課單元主要以援助和關愛為主要話題,是B部分的第一課時,側重學習幾個重點的動詞短語,通過聽來獲取信息,最后綜合運用所學完成語言的輸出。
(二)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語言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依據課本的編排我將主要運用如下的教學理念:
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
采用獨立學習、結對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等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在合作學習中體現自身價值。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和掌握幾個新的動詞短語。
(run out of, take after, fix up, give away)
(2)聽懂“幫助他人,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相關話題及文章。
(3)復習并綜合運用學過的動詞短語。
(4)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輔助,自制課件,用生動的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習。
本節課的重點詞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聽力練習加深對重點詞匯和語言材料的認識。
采用獨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等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體驗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學有所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他人、社會,利用自己的特長為他人、社會做貢獻。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掌握并靈活運用本節課的重點詞匯,能聽懂聽力材料的內容。
2.教學難點:能綜合運用本課所學的動詞短語。
3.重、難點突破:
播放關于志愿者的一個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以此為關注點引導學生談論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動,復習所學過的相關動詞短語同時引入新的動詞短語。然后在多媒體輔助下,通過任務型教學模式,將學習目標分解成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在逐步完成細分的任務中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受、取得不斷的進步。最終將重點的內容融合在一起進行知識的輸出,由此掌握知識、提高技能、發展思維、學以致用。
根據學生實際能力較差的情況,多次語言的重現加深記憶,采用個人、結對小組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二、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有較高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且該階段學生已具備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強的記憶力與模擬能力。因此,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讓學生人人參與,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說教法
(一)具體教學方法
新教材重視以人為本,強調素質教育。在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空間留給學生。
1.抓住初中生表現欲強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大量聽、說、讀、寫的訓練,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暢所欲言,盡可能運用英語表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情景結合教學法,分層法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3.通過聽進行語言輸入,通過說來模仿、運用,再通過寫達到綜合語言的運用,進而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任務完成的同時提升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教學手段
將學習內容所需材料制作成教學課件,讓語言的學習更加直觀、情景創設更便利、課后反饋更及時。
四、說教學過程
Step I 師生問好
【設計意圖】:回顧所學知識、精心熱身,為上課做好準備。互相問候,緩解緊張情緒。
Step II 新課導入
播放關于志愿者的視頻,詢問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動詞短語來設想如何幫助他人。通過圖片引入本課的重點詞匯。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聯想所學的詞匯,并自然過渡到新詞匯的學習。這樣用舊知識帶出新知識,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在自由談論中同時了解本課的中心話題,及時回顧復習新知識,利于學生當堂記憶。
Step III 新知習得
呈現課本中的詞匯活動及答案。
展示課本1a的活動圖片,將含有新詞匯的句子和其相同意思的句子搭配起來。
展示課本1b的活動圖片,讓學生在剛接觸新詞匯之后進行造句練習來加強新詞的使用。
【設計意圖】:首次出現的英英釋義的練習形式,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在理解了詞匯含義的基礎上進行造句練習,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讓學生能當堂掌握重點的短語并學會使用,為下一步的聽力練習打下基礎。同時為中下程度的學生展示一些例句,幫助他們理解句子時態、順序、含義,學會正確使用新詞匯。
Step IV 聽力教學
展示兩個聽力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先描述圖片內容,再播放1c/1d聽力材料,學生聽材料,將圖片按序排列;再次聽,理解聽力內容,判斷句子對錯。
【設計意圖】:聽力既是英語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同時也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方法。聽力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感知、模仿英語,同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掌握方法、提高自身的聽力技能。在教學過程中,細分聽力練習步驟,先對圖片的描述、瀏覽句子讓學生對所要聽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進行聽力練習,讓學生有目的地去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聽力材料。
Step V 小組活動
根據聽力內容,在圖片的輔助下,在小組內完整講述主人公的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話將其寫成一篇小短文。
【設計意圖】:在前面各環節聽、說、讀的基礎上將所學短語和本節課的重點短語融合在聽力故事中,然后讓學生講述出來,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說、寫的方式清楚記住這些短語,并在使用中加深印象,真正達到能綜合運用的目的。
Step VI 總結練習
利用板書回顧本節課的重點詞匯,完成課堂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歸納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回顧所學內容,明晰重、難點。在學生已在大腦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基礎上,提供適當的課堂練習,能讓學生在實踐中自我學習、自我改進,達到自我完善。
Step VII 課外作業
【設計意圖】:作業是課堂的后練習,是學生對自身學習的鞏固,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情況的一種檢查,以便教師發現學生缺漏,及時補充。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