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研究

2014-05-10 00:09:46康紀田
行政與法 2014年4期
關鍵詞:環境

摘 要:非法采礦與侵害礦業環境是孿生關系,山體滑坡、地陷、毀林以及污染水源等損害價值特別巨大。但損害環境從未定罪而僅以非法采礦罪判刑,罪刑不相適應導致違法成本少于非法采礦的收益,催生非法采礦現象蔓延。因此,應認定非法采礦牽連系列礦業環境犯罪形態:毀壞財物罪、污染環境罪、濫伐林木罪以及非法占用耕地罪等。牽連犯罪廣泛,不應有統一的處斷原則,對于社會危害性較大、牽連關系度松散的非法采礦牽連礦業環境犯罪,應適用數罪并罰原則;對恢復環境、消除危險、填平損失等,還應適用非刑罰措施。

關 鍵 詞:礦業;非法采礦;牽連犯;環境犯罪

中圖分類號:D92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07(2014)04-0118-06

收稿日期:2013-11-28

作者簡介:康紀田(1957—),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婁底行政學院法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礦產資源法。

在現代刑法制度下本不應該繼續存在的一種現象:明顯構成犯罪并且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而在司法實踐中從未定罪和處罰。如在非法采礦方面,即使導致了嚴重的環境破壞和污染,也從未予以定罪和處罰。因而,面對非法采礦蔓延趨勢,只能停留在行政手段的嚴厲打擊而難以利用刑事懲罰的震懾力。

一、非法采礦的犯罪成本低于收益

非法采礦,是指未取得采礦許可證而擅自進入礦業開發市場進行開發。非法采礦的社會危害性極大,不僅在于擾亂礦業市場秩序、致使國有礦產物權丟失,更在于損害礦業環境而影響區域內民眾的基本生存權。非法采礦必然會損害礦業環境。非法采礦的“非法”就在于,有的逃避政府對環境和安全的管制,缺乏開發的地質信息資料,全無合理開發的計劃,沒有開采技術和開采設備,只能利用野蠻的開采方法開采;有的為了不讓行政執法部門發現而秘密進行,或者在晚上、或者以游擊戰方式、或者利用合法形式掩護等方法開采;有的為了占有國有礦產物權,沒有理由也不必要顧及社會相關聯人的利益損害。這些非法行為的每一個方面都直接威脅生態環境,因為行為人所欲占有的礦產不是裸露在空闊地面上的動產,而是包裹在生態環境之中的“礦藏”。那么,只要是非法開采“礦藏”,就必然會破壞和污染環境。因此,保護礦業環境應是禁止非法采礦的主要目的之一。

我國自2002年整治礦業市場秩序以來,各級政府逐年加大打擊非法采礦的力度,一些地方組織多個部門形成合力出重拳打擊。但是,非法采礦現象越整治越嚴重。廣東省新豐縣的稀土品質很好,但盜采稀土礦則是公開的秘密。2012年8月,新豐縣“開展了號稱有史以來最大力度整治非法稀土礦的‘颶風行動,而恰恰就在這次行動中,新豐的稀土盜采也達到了空前猖獗的程度:僅在遙田、沙田兩鎮找到非法稀土礦點不下30個。……這些礦點樹木多被砍盡,黃土雜陳,塊塊傷疤般裸露于新豐西部的大片蔥綠山林之中;雨水沖刷,瘡痍滿目,大多已呈現出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坡景象。一位知情人士估計被毀林地應該不下5千畝。沙田鎮天中村臘坑組、纏良村石橋組、下埔村陳洞組部分村民向記者嘆苦:因為山體遭毀,水源遭毒,他們的村莊已不適宜居住,大家正考慮搬遷事宜。”[1]非法采礦空前猖獗,由此破壞和污染環境而迫使區域內民眾搬遷,不只是廣東新豐縣,在全國也帶有普遍性。

非法采礦蔓延的情勢,關鍵在于法治手段不力,尤其是未能形成刑事震懾力,因此不能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福建省南靖縣龍山鎮涌口村沈某洪、沈某喜兩人,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于2009年至2011年長期擅自開采國家保護性特定礦種稀土礦。經司法部門依法鑒定,沈某兩人獲得非法采礦的礦產品收入超過100萬元;造成稀土礦產資源破壞價值為117.45萬元,破壞山上植被面積達9.3畝;礦區山體形成斜滑面而處于隨時塌方的危險狀態;同時,選礦遺留的注液孔導致地表水快速滲入地下而不斷形成新的斜滑面。2012年9月,南靖縣法院對被告人沈某洪、沈某喜共同非法采礦一案判決:以非法采礦罪判處被告人沈某洪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15萬元;判處被告人沈某喜有期徒刑1年4個月,緩刑2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決兩被告填平因非法采礦遺留的注液孔和因沉淀礦產而建的12個沉淀池,消除山體滑坡的危險,恢復破壞的植被。[2]這是一個公益訴訟的案例,南靖縣檢察院以原告身份向南靖縣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決被告人承擔侵權責任,法院對公益訴訟作出了大膽的判決(南靖縣的公益訴訟案,在于礦業環境責任承擔和實現方式的創新,后文簡稱“南靖案”)。“南靖案”有創新,而除了創新以外的刑事處罰是很有代表性的:兩被告均以非法采礦罪認定并判緩刑,均未承擔其他刑事責任。

從“南靖案”可以看出,非法采礦犯罪僅就礦產物權所得這一方面來看就明顯存在刑法懲治不到位的弊端。非法采礦的收益所得有上百萬元的價值,而對主犯判處的徒刑只有3年,而且是緩期執行;對于破壞巨額礦產資源、破壞植被及其他方面等生態環境,既沒定罪也無刑事處罰。然而,象征性懲治非法采礦罪的“南靖案”是一個判例,在全國許多地方的司法實踐中,對于非法采礦罪均傾向輕刑化和緩期化判處。非法采礦罪的犯罪目的和行為性質與盜竊罪相一致,但非法采礦罪的判處與盜竊罪的懲罰相比較,非法采礦罪量刑畸輕而顯得罪與刑不相適應。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非法采礦的犯罪從未計入環境刑事責任成本,可以說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非法采礦侵害環境權益應當以犯罪論處的刑法制度。對于非法采礦損害環境的行為,一般以承擔民事責任為限,即使“南靖案”也只是停留在公益訴訟而已。這就等于從制度上放縱了礦業環境犯罪,而讓非法采礦者逍遙法外。

非法采礦犯罪出于占有財物的經濟動因驅使,這就要進行相關的經濟分析。行為人遵守法律而保護環境,在于對違法成本與違法收益之間的衡量,如果違法成本小于違法收益,則有了選擇違法的條件和動力。行為人經過犯罪成本的利弊衡量,如果犯罪更加值得,就會選擇犯罪行為;如果認為犯盜竊罪的成本遠高于非法采礦罪,就會改盜竊為非法采礦的犯罪行為。遏制非法采礦才能從根本上保護環境,合理懲治礦業環境犯罪才能從違法成本方面預防非法采礦犯罪。

二、認定非法采礦牽連礦業環境犯罪

必須區別“非法采礦罪”與“非法采礦的犯罪”。非法采礦的犯罪比較復雜,幾乎集罪數理論于一個產業領域,并且很有代表性。①一般來說,因非法開采而能導致多種犯罪形態,如牽連犯、想象競合犯、共同犯數罪等;其中的非法采礦牽連犯可牽連盜竊罪、搶奪罪、環境犯罪等。[3]而且,這些數罪在非法采礦罪犯罪中同時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應分析和評價非法采礦罪與其相關犯罪的法理關系,以防止將非法采礦行為統統納入非法采礦罪。在此,重點關注非法采礦罪與礦業環境犯罪的關系。

⒈非法采礦牽連犯罪的構成。實施非法采礦行為的結果,不但將國有礦產物權據為己有,還侵害了生態環境。當侵犯物權和環境權可分別構成犯罪時,則兩者之間具有比較典型的牽連犯特征而屬于牽連犯罪。②在牽連犯中,侵害生態環境沒有獨立的目的而是服務于非法采礦的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非法占有國有礦產物權。侵犯兩個權利的目的是相同的,目的的同一性是牽連犯的基本特征。

構成牽連犯的前提條件是有兩個以上的危害行為。行為人要實現非法采礦的目的,就必須至少實施兩個行為。礦產物之所以稱為礦藏,就在于“藏”于土地之中,要使礦藏轉化為不“藏”的礦產品,必然影響環境。如果影響環境的方法不當或行為過度,則必然會損害環境。而且礦藏本身具有雙重價值功能,即除了經濟價值以外還具有生態價值。礦產生態價值的重要功能是支撐地面及其他生態的平衡。采礦者將經濟價值占為己有時又撤走了相應的生態功能,如果不采取補償措施,則導致地面及其他方面的失衡。然而,非法采礦者不可能采用反填、充實等補償措施。這樣,非法采礦者將“藏”礦的包裹體掀開及撤走生態功能的行為,與取走有經濟價值的礦產品的行為,是分別獨立存在的兩個行為。兩個分別獨立的行為之間基于同一目的而存在牽連關系。也正因為這種關系的存在,使我們忽視了兩個行為的獨立性,只看到占有礦產物權的一個行為。在兩個牽連關系中,掀開地面、毀滅植被等行為是無法避免的必要手段行為,意味著必須有這個手段才能達到最終目的。因此,影響生態環境的手段行為與取走礦產經濟價值的目的行為之間,兩者互相依存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由于牽連關系而形成整體性,其中侵害環境的手段行為是為取走礦產的目的行為服務的,是為實現主要目的創造條件的從行為;取走礦產據為己有的行為是實現最終目的的行為,屬于主行為。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構成整體的牽連關系,跟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構成的牽連關系的“牽連度”不同。后者的牽連度緊密,往往是別無選擇,前者的牽連度松散而有靈活性。在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之間,為實現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手段或方法,但構成牽連犯罪時往往是行為人選擇危害性最大的手段或方法。因此在牽連犯中,構成犯罪的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牽連時的惡性更大。①

⒉非法采礦牽連犯的形態。牽連犯的數個行為必然觸犯數個罪名,這是牽連犯的法律特征和標志。根據非法采礦牽連行為的不同方式,非法采礦牽連礦業環境犯罪可涉及多個罪名:破壞環境罪、污染環境罪、破壞性采礦罪、非法占用耕地罪以及濫伐林木罪等構成系列環境犯罪。[4]這些罪名有可能同時存在于一個案件,無論是否同時存在,都符合罪數的一般理論,并且具有典型性。

礦業環境是指開發礦產資源時所必須利用的相關生態資源要素,包括水、空氣、森林和土地等。礦業開發所利用的這些環境資源,又是該區域內民眾生存與生活所必須享用的對象。區域內民眾有權享用潔凈、安寧的環境,稱為“公民環境權”。當非法開發時,這些生態要素都有可能受到非法行為的侵害而構成礦業環境的系列犯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環境權,對象是生態資源要素,主觀方面屬于明知故犯。非法采礦行為所侵犯的對象以及行為手段或方式不同,所觸犯的罪名也有區別。前述兩個案例中的行為人,使用隱蔽性極強的管道浸析法污染地下水而水源遭毒、毀林不下5千畝、破壞礦產資源價值117萬元、占用大量耕地等行為,分別構成污染環境罪、濫伐林木罪、破壞性采礦罪與非法占用耕地罪。

在礦業環境犯罪中,“破壞環境”犯罪的后果最嚴重而且具有不可逆轉性。如前述兩個案例中,“南靖案”的非法采礦導致地表形成斜滑面、破壞植被9.3畝;另一案例的非法采礦導致溝壑縱橫、山體遭毀、已不適宜居住而考慮搬遷,均符合礦業環境犯罪的構成。由于礦業環境犯罪是新型犯罪,而在現行《刑法》中找不到合適的罪名,只能適用傳統的“故意毀壞財物罪”。1996年修改的《礦產資源法》關于非法采礦罪的評價和處罰,明確規定適用刑法的“故意毀壞財物罪”,②這為破壞礦業環境犯罪的評價提供了支持。

破壞礦業環境適用“故意毀壞財物罪”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③一方面,生態環境要素資源屬于“財物”范圍。毀壞公私財物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對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核心是處分權,而對處分權的侵犯則是最嚴重的侵犯,這是侵犯財產罪的本質特征。但是,隨著物權理論的發展,導致刑法關于“財產罪的保護法益不能僅僅局限于財物的所有權,還應包括所有權之外的其他財產權利,如他物權、債權、租賃權等”。[5]這說明,毀壞公私財物罪中的財物范圍較廣,包括各種公與私的動產和不動產,包括各種固體、液體和氣體等有體物。尤其是不動產財物,并沒有非法占有財物的目的,只是表現為毀壞財物,不動產理所當然可以成為毀壞的對象。礦業環境諸要素均屬于不動產物權,包括特定區域的水體和空氣。對于民眾及其經濟組織的公民環境權而言,這些不動產物權屬于他物權之列,而且《物權法》已將環境權保護列入相鄰關系,認可公民環境權的物權性質。因此,礦業環境屬于“財物”,有理由成為故意毀壞財物罪的侵犯對象。另一方面,非法開采時的破壞手段屬于“毀壞”行為。非法采礦對環境的“破壞”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毀壞”屬于一個方向。有學者總結認為,“毀壞財物行為應當揭示行為破壞性,只有破壞性的行為才能構成毀壞,那些不具有破壞性的行為則不能認定為毀壞。”[6]《刑法》第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本罪中的毀壞,主要討論關于對財物的毀損說、效用損害說這兩種不同的刑法理論學說。毀損說認為,是指通過對物的全部或者部分進行物質性毀損、破壞,以致全部或者部分不能遵從財物的原來用法進行使用,即全部喪失經濟價值或使用價值。效用損害說認為,是指通過對物的全部或者部分進行物質性破壞、毀損,導致全部或者部分不能按有體物的原來用法進行使用,從而損毀物的價值、效用。這兩種學說沒有根本區別,均認為不限于從物理上變更或者消滅財物的形體,只要有損于財物效用或使用價值的行為都是毀壞。破壞礦業環境的破壞,符合關于毀壞的效用說或毀損說。礦業環境資源全部喪失或部分喪失使用的價值,都是因為非法開采者對環境施加外在的作用力而導致環境的價值、效用減損。如果沒有施加外力的事實,礦業環境既不得毀損也不得降低效用。毀壞礦業環境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包括使用火力、爆炸物或其他危險手段損壞他人的公民環境權。

三、非法采礦牽連礦業環境犯罪的處斷

關于牽連犯的處斷原則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而理論上的爭議較多。主要存在三種學說:一是從重罪處斷說。牽連犯構成實質數罪,但與典型數罪相比,由于存在牽連關系而標明主觀惡性及其社會危害程度與數罪有區別,認為應對牽連犯擇數罪中的一重罪予以處罰,這也是理論界對牽連犯處斷原則的通說;二是從重重處斷說。對牽連犯罪,僅從重罪處罰卻另一輕罪被無端放棄了,應從數個具有牽連關系的罪名中選擇一重罪定罪并從重予以處罰,這也符合刑法的謙抑原則;三是數罪并罰說。牽連犯屬于實質數罪,根據有罪必定、有罪必罰的原則,理應按觸犯的所有罪名實行數罪并罰才能最終實現刑法的終極目的。“對于具有牽連關系的數行為,除法律有明文規定從一重處外,一般應予數罪并罰”。[7]這些處斷原則,各自只宜適用牽連犯的某一類犯罪。而牽連犯涉及眾多種類的罪名,面對廣泛的牽連犯罪的處罰,很難用一個通說的處斷原則。對于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的處斷,必須根據罪數類型的目的性、犯罪形態等貫徹全面評價原則。非法采礦行為牽連產生多個犯罪構成,既要在定罪上給予全面的評價,也應在刑罰上給予全面的評價。

對非法采礦牽連犯罪的全面評價,可從刑事制度的規范理論和司法實踐兩個方面入手。從刑事規范理論上來分析,應當按數罪處罰。非法采礦牽連犯罪屬于兩個違法行為并有兩個獨立的犯罪構成形態,與一般數罪并無差異;非法采礦行為人實施了多種犯罪,則侵犯了法律保護的多個不同的客體,因而構成多個不同性質的危害性。不同的罪質說明,非法采礦犯罪行為侵害法益的指向不同,具有不同的社會危害程度,進而決定刑事責任不同。至于其中存在非法采礦牽連關系,同樣具有數罪的社會危害性,并不能成為減少犯數罪社會危害性的理由。既然牽連犯罪從理論上說是數罪,那么從處斷理論上也應按一般的數罪予以處罰。從司法實踐來看,也應當按數罪處罰。如果按照“從一重罪處斷”原則,意味著非法采礦牽連犯數罪處斷為一罪。那么,處斷時要么選擇非法采礦罪處罰,要么選擇礦業環境犯罪處罰,這就相當于只犯了一罪而放縱了另一罪,等于認可放縱一罪的合法性。即使對非法采礦牽連犯罪依“一重重處”,仍顯得處罰不到位。無論是非法采礦罪還是礦業環境犯罪,無論侵犯對象的價值以及情節達到何種程度,最高刑只能在7年以下。如“南靖案”中,認定破壞礦產資源價值為117.45萬元,數額特別巨大且牽連犯數罪,最高刑罰不能超過7年,這與其他犯罪的處斷相比較,如此畸輕處罰卻顯得罪刑不相適應。畸輕的處罰,則很難從犯罪執行成本上遏制非法采礦現象。刑罰的功能和目的是通過懲罰和教育實現預防犯罪,為此必須做到罰當其罪。因此,按照全面評價和處斷原則,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至少應適用“數罪并罰”。數罪就是數罪,處罰就按數罪量刑,這樣才能實現罪與刑相適應。

筆者認為,對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適用數罪并罰,是由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本身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牽連犯適用數罪并罰說必須限制在一定條件下,否則就混淆了牽連犯與數罪的本質區別。對二者不加區分而一概施行數罪并罰,抹煞了牽連犯這一客觀性。牽連犯是由目的的同一性、數個行為的牽連性等基本特征決定的,因而對各行為分別評價后的處斷要受到基本特征的制約。但是,目的單一性特征不能區分社會危害性完全不同的牽連犯,無法對危害程度不同的牽連犯進行區別化的處罰。因為有些牽連犯從一重罪重處顯得處罰過重,而另一些牽連犯則顯得畸輕。“而數個犯罪行為之間的不同關系無疑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盡管這種關系統稱為牽連關系,但各種行為之間的牽連度并不是等量齊觀的”。[8]牽連犯的基本特征是,為了最終的一個目的而有數個犯罪行為。“也就是說,數個犯罪行為表現為目的行為、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以目的行為為軸心,方法行為是為實現目的行為服務的,結果行為是由目的行為派生引起的。”[9]為實現目的服務的牽連行為與為實現目的派生的牽連行為之間,兩者的牽連程度完全不同。方法行為或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的牽連度并不緊密,為實現同一目的,行為者有諸多方法或手段選擇。可選擇惡性最大的方法也可選擇沒有惡性的方法,只是當選擇沒有惡性或惡性較小的方法時要增加實現該目的的成本而已,非法采礦時若要選擇保護環境的方法則要增加更多成本投入,甚至無法達到目的;結果行為與目的行為的牽連度顯得緊密,是一種內在的原因與結果關系,為了實現其目的,多數情況下沒有選擇其他行為方式的余地,因為其結果行為的必要性而促使行為人不得已而為之,比如盜竊槍支而收藏起來就是這樣。這從刑法理論上來說,別無選擇的結果性行為是在本罪行為之后實施的,為了目的的完整實現而體現行為的依附性,這種事后的依附性基本喪失了量刑的刑法意義。因而,事后不可罰行為與事前的手段行為,在處罰方面應當區分兩者的惡性。而對于事前故意選擇實施惡性較大的行為者,理應承擔較重的刑事處罰,否則將成為放縱甚至鼓勵犯罪的原因。

刑罰要與犯罪本身的社會危害性的罰與罪質相適應,對于手段性牽連犯實行數罪并罰,符合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事實也是如此,如果對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也“從一重處斷”或者“從一重罪從重處斷”,必然會放縱犯罪,相當于支持犯罪行為人選擇惡性方法實現其犯罪目的。這有悖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價值取向,最終無法遏制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的現象。因此,牽連犯的處斷沒有通說,從一重罪處斷說不適宜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而數罪并罰也不適應整個牽連犯。

四、非法采礦牽連礦業環境犯罪適用非刑罰措施

在“南靖案”中,法院支持了公訴機關的公益訴訟,判決兩被告承擔相應責任。這是在礦業環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壞的情形下,為使環境的公眾利益不繼續受損害,以公益訴訟的方式針對民事主體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這項制度對于保護公共環境和公民環境權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于已經提起的刑事訴訟來說,應將公益訴訟合并于刑事訴訟,由法院在判處被告刑罰的同時判處被告承擔非刑罰的法律責任。這樣,不但可以節約訴訟成本,還有利于現代刑法制度的完善。

環境刑事責任的實現方式又稱為環境刑事措施。根據環境刑事責任的特點,可將環境刑事責任措施分為兩類:刑罰措施和非刑罰措施。刑罰措施包括自由刑和罰金刑,是判處非刑法措施的前提;非刑罰措施是礦業環境犯罪的補充性處罰方法,是指在刑罰之外對礦業環境犯罪人旨在恢復或救濟被犯罪行為損害環境的處置措施,包括教育性處罰、民事性處罰和行政性處罰等。懲治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只是手段,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應當是對礦業環境的補償與恢復。利用刑事責任的非刑罰方式,能夠有效地發揮消除環境犯罪后果的持續危害和恢復環境權益的作用。

礦業環境犯罪是伴隨經濟發展而出現的新型犯罪,危害環境的犯罪人往往是因經濟利益的驅動而無視損害生態環境的后果。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和侵害后果的不可逆轉性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特點, 導致礦業環境犯罪與普通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不一樣,其刑事責任實現方式有必要實行多元化。對于非法采礦牽連礦業環境犯罪,需要采取更為嚴厲和更為廣泛的制裁手段,才能實現保護礦業環境的目的。因此,對于環境犯罪的刑事責任方式,理應采取有別于其他犯罪的傳統刑罰措施。適用非刑罰處理方法懲治環境犯罪,是現代刑法的要求,也是世界刑法發展的方向。但是,我國在懲治環境犯罪方面還是傳統的刑罰手段,缺乏與刑罰相匹配的“非刑罰處罰措施”來保障礦業環境的恢復與補償。因此,“在適用刑法已經規定的非刑罰處理方法之外,應當根據環境犯罪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在判決中對被告人宣告適用義務性命令,例如責令補救、恢復原狀、限期治理等等”。[10]

我國《刑法》已規定了多元化的刑事責任方式。除了規定主刑和附加刑以外,還規定了判處非刑罰的刑事責任實現方式,如《刑法》第37條。但《刑法》還應進一步規定:對于系列環境犯罪,除了判處刑罰以外還可以判處承擔非刑罰責任,可責令犯罪行為人在規定期限內治理好已被損害的環境,包括責令補救環境或恢復環境,消除危險狀態,責令賠償損失等。當然,為避免評判的隨意性而需要明確相關原則:非刑罰措施,只能作為刑罰措施的補充措施而不能代替刑罰措施。有了相關原則以后可以認識到,非法采礦牽連環境犯罪而判處非刑罰措施時,不需要顧及罪數的評價和處斷,可獨立考慮非刑罰措施的適用與否。

以嚴厲的刑法懲治環境犯罪可以遏制非法采礦,以適度的刑法懲治非法采礦罪則能保護環境,兩者是相互促進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升值,無論是非法采礦還是合法采礦都有可能構成環境犯罪。環境犯罪是一類新型的犯罪,可適用嚴格責任原則、責任推定原則和非刑罰措施等。為此,《刑法》應增設“破壞礦業環境罪”、“破壞植被罪”,以適應現代刑法打擊犯罪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亞立廣.新豐非法采礦觸目驚心[J].源流,2012,(05):13.

[2]吳鐸思,劉蔭花.非法采礦者既要賠礦又要“賠生態”[N].中國礦業報,2012-10-23(5).

[3]康紀田.論非法采礦罪的歸位與拓展[J].時代法學,2012,(05):81-90.

[4]馮春萍,張紅昌.財產罪的保護法益探究[J].法學雜志,2012,(12):45-49.

[5]康紀田.增設破壞礦業環境罪的路徑分析[J].行政與法,2013,(09):115-121.

[6]陳興良.故意毀壞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9,(01):97-108.

[7]沈言.牽連犯的成立要件及其處斷[J].人民司法,2009,(18):62-65.

[8]汪雷.論牽連犯的處罰原則[J].人民司法,2011,(17):91-94.

[9]馮野光,閆莉.論牽連犯的內涵、特征及處罰原則[J].法學雜志,2012,(03):19-24.

[10]趙秉志,陳璐.當代中國環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其完善研究[J].現代法學,2011,(06):90-98.

(責任編輯:王秀艷)

Abstract:Illegal mining and destroy mining environment works the same.The damage of landslides,subsidence,deforesta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is great.However,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has never been convicted and sentenced in the crime of illegal mining only.Cost of illegal less than the profit of illegal mining makes illegal mining spreads.It should be recognized illegal mining implicated series mining environmental crime,such as he destruction of property crimes,the crim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deforestation and illegally occupation of arable land.Widely implicated by this crime,there should be no unified principle.Graft principles should be applied for those harmful,widely implicated crimes.To reinstat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nd eliminate the hazard;non-punitive measures shall also be applied.

Key words:mining;illegal mining;implicated;environmental crime

猜你喜歡
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與保護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高等院校環境類公選課的實踐和探討
掌握“三個三” 兜底環境信訪百分百
我國環境會計初探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亚洲最黄视频| 无码人中文字幕|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丁香婷婷激情网| 理论片一区|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久久免费视频6|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欧美97色|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门事件在线|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亚洲色中色| 伊人色在线视频|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正在播放久久|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亚洲第一成年网|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亚洲不卡网| 亚洲精品你懂的|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精品福利网| 亚洲人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亚洲综合天堂网| 在线亚洲小视频| 久久精品91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