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璇
?
不白之“白”——不同形式的白在抽象繪畫中的張力
陳 璇
(龍巖學院藝術系,福建龍巖 364000)
白色作為畫面構建的基本色,以不同形式存在于畫面中,構成不同的張力。白色在抽象畫面中以三種不同方式(主體的白,反襯的白,鋪墊的白)出現,傳達藝術家情感。藝術家通過白在不同空間中的不同張力影響欣賞者的感情,試圖形成一種心理同構。通過研究白在不同畫面中的不同張力,探討其對藝術抽象繪畫空間的塑造,為現代藝術界提供更多的遐想空間。
格式塔;抽象繪畫;張力;白
在藝術繪畫創作中,格式塔心理學與之聯系最為密切的應該就是格式塔的“同構說”,即任何一個現象都是一個完型(一個格式塔),任何完型都有一個內部張力結構,也叫做“力的樣式”。當兩個現象的內部張力結構或者力的樣式相同時,它們之間就存在著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就叫做“同構對立”,也叫“同形同構”、“異質同構”。所有的物體都有自己的張力結構,自然事物也好,藝術品也好,都是格式塔,都是力的形式。而藝術家的工作就是為人類情感找到它的同構對應物,欣賞者的任務也是通過這些同構對應物喚起相應的情感,其他的反應和理解都是多余的。白色作為繪畫色彩的基本組成色,它在抽象藝術中的作用更是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抽象藝術家往往把白作為一種空間的表達,一種情緒的宣泄,一種制造畫面效果不可替代的重要元素。把繪畫看做一個整體式樣,白色作為一種獨立構成模式存在,而這種白表象看上去究竟是個什么樣子,主要取決于這一要素在整體中所處的位置和起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種原理,白色作為一個繪畫元素,在畫面中所處的地位和活躍程度都可能導致畫面的力的重構,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沖擊,通過藝術家的表達,某件作品也就能使欣賞者的角度和情感發生根本變化。
一切的視覺表象都是由色彩和質感產生的,任何一幅作品幾乎都脫離不了這兩個基本元素。點、線、面、色在整體的繪畫構建中,都在進行力的爭奪戰。不同顏色的色塊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正如紅色代表熱情、緊張,白色往往被作為純潔、自由、空間的象征。藝術家在對這些藝術元素進行重新整合處理時,往往會利用這些具有明顯代表特征的繪畫元素。因為以往的經驗作用,以這些元素組成的藝術作品讓畫家與讀者有了更多的共同性,也讓畫家的情感表達有了更多施展空間。
白色作為一個中性色,它包含了光譜中所有顏色,也被稱為光的顏色,有時候也可以理解為“無色”,它往往和黑色形成對比。和白色一起出現的有樸素、坦率、純潔,同時具有情緒的安靜、空間的無限度。藝術家也正是利用了白色的這一特殊屬性,對其進行不同的加工處理,把白作為一種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唯一的組成部分,不斷探索這種白的深層涵義,表達白所特有的“不白之處”。這種對單元素的理解在傳統繪畫藝術中占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但這種處理形式更是抽象藝術家所特有的直白表達。
畫家在進行抽象藝術創作時,往往是在進行形、色及空間的擺布,這種對待藝術的客觀態度把藝術簡化為一種裝飾,抽象繪畫的全部態度是它已經把繪畫簡化成一種裝飾性藝術。這種裝飾畫面讓繪畫從幾何化的形式轉變成了一種新的設計形式。抽象藝術較之具象藝術來說,是更純粹和更直接的藝術,因為作者往往直接從色彩、線條、筆觸中反映出自身的情感,而欣賞者通過對各種形象的直接綜合感官形成默契。而各種顏色和形狀都能夠表達自身不同的情感信息,通過對顏色純度、亮度和形狀的變化來構建一個趨向于平衡的組織狀態。使用了幾個典型的色彩要素,并不會產生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正是對幾個典型色彩要素的運用往往促成了某一種特殊的繪畫風格和繪畫流派。
對于畫面的色塊分布,每個藝術家都在平衡各個色塊在空間的位置以及大小、形狀、明暗所釋放出的力的大小與自身情感所形成的一種“同形同構”??瞻祝且粺o所有?不是的,西方學者采用科學的試驗方法確定了在空白平面上也有“力”的存在,除了可視元素以外,那些“不可見”的方面會在作品中發揮重要的影響。畫面結構中的“力場”會盡可能地壓迫物體,對任何一組視覺元素的調整都會依據這些壓力的分布來操作。而這里所指的“力場”即是指隱含在平面里的視覺作用力,在畫面中出現的任何顏色,都會受到這種力的支配,并產生不同的視覺印象,或是平衡的,或是運動的,或是不確定的。
白色既是圓滿狀態又是虛無狀態,如同圓形一樣,白色既可以作為象征完整和統一的符號,又能給眼睛提供一種由它統一起來的豐富多彩的生命活動。所以白色是一個矛盾的狀態,可以是至高無上的全權主義,也可以是一種空無一物的精神感悟。
藝術家在白色的運用上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白色可以作為巨大的背景來襯托形象或簡化背景,正如中國畫的白色宣紙,一般是不直接繪制背景的,這被稱之為“留白”的藝術。所以當藝術家體會到“以白計黑”中白色的空間作用時,白色往往是以一種虛擬的空間暗示存在,這是一種大面積的繪畫休息地,空白的精神含義比較微妙,在傳統繪畫中,“虛靜”和“空無”又是一種特別的精神境界;而當畫面被繪畫實物的點、線、面、色所塞滿時,白色又提供了視覺上的休息點,這種夾縫中的白可能讓讀者有了喘息的機會,這也是制造畫面緊張效果的一種方式;所以對于白的角色定位還是取決于它在畫面所占據的位置。這也是格式塔研究中所體現的畫面細節對整體的作用力。繪畫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整體形式,白色作為藝術創作的重要成員,對整個創作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埋沒的。一個完整的形式是需要各個部分以一種能動的方式聯系起來,在這里抽取的白,是作為一種構成部分。而這種構成部分對整體藝術的作用力是顯而易見的,局部構造的變化在畫面中形成了不同的空間張力,這種空間張力又形成心理中的變化。這即是研究白色的重要性,以及它對于整體能動性的調節作用,從而形成不同的視覺體驗和心理變化過程。
1.主體的白
20世紀60年代美國出現的“硬邊藝術”,這種藝術作品的代表性特征即是把傳統繪畫中的所有元素都摒棄,然后留下一些不能再丟失的元素,繼而構成一種繪畫形式。這其中,有一些作品除了大面積涂色的畫面形狀之外別無它物,只是以純凈的幾何畫面顯示藝術品的物理屬性。這樣的作品包含了對空白獨立價值的認可,也包含了對傳統繪畫的不屑之情。俄羅斯的構成主義藝術家馬列維奇更是以一幅《白上白》(圖1)攀上了這類藝術的高峰。在否定了繪畫中的主題、物象、內容、空間之后,簡化成為了最終的表現,也不能不說,以白色所代表的“既是無,而實際有”的心理感知才是這類繪畫所要表現出來的巨大張力,馬列維奇讓讀者與自己進入到一種以白色為張力的“同構”情感中,所有關于空間、物體、宇宙規律的當代觀念,在這里都變得毫無意義。物理學家們告訴我們,在任何一個已知的“場”中,力的分布最終會達到一種最規則、最對稱和最簡化的結構。也正是對白色的最獨特的詮釋,讓人們認識到意識在接近于無的空間之中,一種自由的力在白色所代表的“無”的空間中沉默淡出,“無”成為了至上主義最高的繪畫原則。

圖1
圖2
2.反襯的白
另一位美國藝術家紐曼把自己稱之為“拉鏈”(圖2)的細長垂直線構建出的白色稱之為現代藝術的另一種空間模式。這種白有別于克努維奇畫面中所塑造的空間,它形成了另一種“張力”。紐曼的作品經常利用強烈的色彩塊面與“線條”形成緊張關系,而這種線條似乎是結構或空間的敞開與閉合,也是畫面唯一喘息的地方。正是基于“兩種結構特征互相爭奪,最后以一種結構特征占絕對優勢而告終。”強烈的色彩塊面在其中似乎并沒有與“拉鏈”似的線條產生“整平化”,反而使其“尖銳化”,并以一種絕對的優勢占據了主導,形成不可抗拒的力來刺激讀者的心理。紐曼的其它作品中,有其最擅長的石版印刷術,也是利用石版印刷過程中的頁邊空白所帶來的感知所引起的空間縫隙。石頭一旦被印刷,印痕周圍便不可避免地有一圈白邊,紐曼所做的是賦予印痕必要的尺度,以便它有自己充分的表達空間。每個印痕都是獨一無二,沒有規律的,這也是藝術家自身控制得來的一種表現力,對藝術家自身來說更有不同的意義。紐曼極力使得每一個印痕不僅超越自身尺寸,而且超越其白邊,從而實現一種規模感,也是一種空間張力的表達。這也是紐曼自身對空白的理解,他更專注于豐富顏色的表現,用一個色域賦予另一個色域以生命,正如另一個色域帶給這個所謂的線條以空間縫隙,這也是其內心強烈激情的展現。對于他而言,藝術是令人激動的事情,喘息的時間只是用來調節。這也是豐富色彩中夾縫生存的線所帶來的沖擊力與個人心理構成的空間同構中力的體現。
3.鋪墊的白
當整個空白畫面中出現的一個點,猶如投石驚破水中天,激起千層浪。這個點使在空間畫面中均衡的“力”被打破而受到沖擊和震動,使畫面被激活,原有的靜態結構也發生變化。這種繪畫心理模式是指當一個刺激式樣投射到這個作為力場的大腦視覺區域時,就會打亂這個“場”中的平衡分布狀態。一經打亂后,場力又會極力恢復這種平衡。這也是康定斯基畫面的形象描述,好像是空靜的畫面被多個點所打破,充滿著緊張,充滿著期待。在他的抽象作品《幾個圓形,323號》(圖3)畫面中,除了一團團大大小小的色斑和扭曲、激蕩的線條以外,我們幾乎看不到其他東西。畫家還用淡淡的奶油色打底,造成了一種如同夢幻般的效果,而筆觸又是輕盈和快樂的,一切都沒有規則性,似乎是在精神世界中一閃而過的東西卻又無法清晰地辨認出來。這種以鋪墊的白為模式的繪畫,簡單僅有的幾個元素不斷形成力的均衡戰,在畫面中不斷地傾入抽出。
中國的水墨畫(圖4)有時候更是這種力的表演秀。它有時候更像具有韻味的抽象畫,濃淡錯落的墨汁猶如水中濺起的漣漪,把隱蔽在這白色空間內分布均衡的力打破,而正是受到這種力的撞擊,整個內部張力也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與藝術家所尋求的感情的變化和流露又有了新的對應體。正是水墨畫的一種獨特的“計白當黑”、以虛代實、以少勝多的表現方式,使整個畫面的心理構建也在尋求一種力的“突破”。
畫面中白色的部分好像是“真空虛,沉默,無所謂,幾乎是麻木”,實際上是“充滿著緊張,具千百低微的聲音,充滿等待。”這也說明了以白色為鋪墊的畫面中,白色空間所承載的與藝術家似乎空虛但充滿激情和等待,尋求突破的心境不謀而合。
圖3
圖4
正如白這一元素在畫面中的位置所形成的不同張力,繪畫元素的整體性讓藝術家有了更多的情感表現。這也讓未來的藝術家認識到一個要素對于整個畫面所處位置的重要性,這種構成方式對整體力場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作為一個藝術家,在一個完整的作品中也不能忽略一個元素在整體完形中起到的平衡整個力場的作用,這種微妙的力的張力能讓畫面既產生沖突而又歸于平和。
[1]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藤守堯,朱疆源,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貝納特·紐曼.原生觀念·第1部分[M].伯克利:加利福利亞大學出版社,1992.
[3]王洪義.視覺形式分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4]瓦爾特·赫斯.歐洲現代畫派畫論選[M].宗白華,譯.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責任編輯:鄭宗榮)
On the Tension of Different Shades of White in Abstract Drawings
CHEN Xuan
As a basic color in drawing design, white takes various forms in different drawings and exerts different tensions. It takes three forms (main white, contrasting white, bedding white) in abstract drawings to covey the feelings of artists. The latter use the tensions to influence the feelings of the audience to reach a psychological sympath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nsions of white in different drawing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creation of abstract artistic space so that more imaginative room is allowed for modern art.
Gestalt; abstract drawing; tension; white
J045
A
1009-8135(2014)05-0138-04
2014-06-12
陳 璇(1986-),女,福建龍巖人,龍巖學院藝術系助教,碩士,主要研究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