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識錯誤致衣物受損銷售者須擔責

近年來,因洗染造成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而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據中消協統計,消協系統2013年全年受理的此類客戶投訴案件達6886件,其中涉及干洗服務3360件。投訴案件中包括很多價值不匪的裘皮類服裝。
例如,有位消費者將皮衣送去洗衣店進行保養時,洗衣店按照標識“專業皮革干洗”進行了干洗,結果皮衣整體縮水3cm以上,導致消費者無法正常穿用。經專業人士鑒定,該洗衣標識沒有按照標準規定的符號或者用語進行標注。對于該件皮衣,正確的洗滌維護標注方法應為“使用簡明的文字表明皮革服裝的清潔、維護、保養方法,穿、用和貯藏條件的注意事項以及必要的售后服務規定等”。
來自中消協的投訴案例還顯示:一位消費者花1680元買來的一件某品牌外套,穿后將衣物送到洗衣店洗滌,洗后嚴重變形。原本該服裝根本不能干洗,而廠家卻在標識上錯誤地標注了“干洗”的洗滌方式。消費者到當地省紡織品檢驗所鑒定,鑒定結果為:該服裝洗滌符號標識有誤。
筆者了解到,以上兩起糾紛,后在消協組織的調解下,案例一銷售者為消費者更換了同款新皮衣,案例二消費者獲得了全額退款。同時,服裝生產廠家對市場上所有標有不正確的洗滌維護方法的產品,采取了召回并重做洗滌維護標識的處理。
中消協相關負責人指出,在這些投訴中,除了洗染店本身業務不精,把消費者的衣物洗壞的原因外,也有部分是因為生產廠家在生產服裝時標注的“洗滌符號標識”不正確,從而導致洗染店按照不正確的洗滌維護標識進行維護時,造成了被洗滌的服裝受損。對于這類情況,銷售者或者生產廠家應按照消法的相關規定,承擔修理、更換或退貨等民事責任。
(王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