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崇
胃酸反流者有新福音了:一種植入性磁珠環,就能輕松解決胃反流給患者帶來的多年痛苦了。
胃酸反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僅在美國,每個月都有3000萬患者受此折磨,如果不進行有效治療,患者超過40歲后很容易患上胃食管反流病(GERD),造成燒心、反胃、喉嚨疼痛、咳嗽、胸痛等癥狀。反流病還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嚴重并發癥,如食管炎、食道狹窄、巴雷特食道癥、食管癌等等。
小磁環,大作用
美國石溪大學醫院獨創的新手術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帶來了福音。這項手術針對的是確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病情經常發作且用藥無效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是因機體失常導致的疾病,這項新手術就是采用了機械原理,而且手術過程是微創的。
新手術通過腹腔鏡把一個用磁珠串成的環植入胃食管處,以避免胃酸反流。手術中植入的小環是用鈦包裹磁核制成的珠子串成的,伸縮性良好。手術中將其放置在緊貼胃部上方的部位,使其環住食管。磁珠之間的磁力帶動已變得虛弱無力的食管括約肌收縮,令其堵住胃酸反流。小環的材料足夠強韌,可承受食物和液體通過時的力度,令食物正常進入胃中,但是食物一通過它就會收縮起來,防止反流。手術一周內,患者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優勢大于傳統手術
石溪大學醫學院外科系主任兼石溪醫學創新研究所創辦理事馬克·塔拉米尼(Mark Talamini)博士說:“這項手術使我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技術有了實質性突破,不僅在臨床實驗中效果顯著,也能給患者的生活方式帶來不少有益影響,與傳統的治療手術‘尼森胃底折疊術相比優勢很明顯。臨床研究表明,植入磁環后患者可減少或直接停止服藥,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手術中植入的小環經過10年的研發和檢測,于2012年3月通過了FDA批準。在此之前,已在144名患者身上進行了2次臨床實驗。用于臨床后的五年中,共有400臺植入手術完成。在一次實驗中,90%的患者胃酸反流現象減少,93%的患者在術后2年間病情好轉了一半以上,92%的患者在兩年后不再每日服用控制胃酸產生量的“質子泵抑制劑”。實驗一開始有57人會出現食物反胃的情況,術后只有1人還有此癥狀。
尼森胃底折疊術
目前研究認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種多因素促成的原發性上消化道運動障礙性疾病。由于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失調,胃內容物進入食管,導致患者出現癥狀及食管黏膜病變。尼森胃底折疊術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應用,直至目前仍一直被廣泛應用。這個方法是將胃底卷曲,圍繞腹段食管和胃食管連接部,使其替代功能不全的食管下端括約肌,起到防止反流的作用。通過胃底折疊,可以達到以下目的:1.增加食管下括約肌壓力;2.折疊的胃底起活瓣作用,只允許食物單方向通過;3.增加腹內食管的長度;4.防止胃底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