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池
一個音樂發燒友變成了成功的音響店老板,對音樂的熱愛是他最核心的競爭力。熱愛能夠讓你真正了解你的事業。
我有一個朋友,從小就喜歡聽歌,開始聽流行歌曲,后來過渡到喜歡高雅音樂,尤其喜歡歐洲的古典音樂。受到的熏陶越多,他對音樂的理解也就越多。聽音樂本身這件事讓他覺得特別有趣,他跟我講:“你是搞心理學的,誰有煩惱找你,你給人家做一些排解、梳理和啟發。我要是有煩惱不找任何人,就沉浸到音樂中去,一聽好的感覺就全部回來了。”
他成了最高級的發燒友,配備了最高級別的音響——就是一般的音樂工作者、愛好者所能采購到的最好的音響設備。然后,一見到國外原版的、正版的歐洲古典音樂唱片他就全都買下。正版很貴,花了好多錢,但是他覺得自己為這些跟音樂有關的事兒,所投入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全部是值得的。他家人起初還跟他有一些不同意見,因為那時剛改革開放,大家都在想法設法掙錢,他卻在“亂”花錢。等上世紀80年代后,整個文化音像市場逐漸開放,愛好古典音樂的人越來越多,好多朋友都跑到他家蹭碟蹭音響聽。
后來,他干脆開了一家音響店,因為他的音響設備、CD、黑膠碟、磁帶都有,而因為常從國外購買,跟海外代理這種音響的商人也有了聯系。開業第一天,就有好多音樂發燒友到那兒捧場。原來經營這類音像制品的商家為數不少,生意卻并不火爆,唯獨他開業以后吸引了相當多的發燒友,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在他不是單純地賣商品,而是說有什么好碟,他就在店里播放,每放一段就講解一段,整曲放完了整體講。他就這樣一邊放一邊講,客人來了一聽,當然就如醉如癡;有的原本不懂,路過這兒進來聽聽,結果聽著聽著就上癮了,最后也解囊購買。他這個音響店后來發展到直接成集裝箱地批發原裝正版歐洲古典音樂碟,而且給他的都是最低的優惠價格,因為其他地方都沒有他這么大的銷量。后來,他陸續開起連鎖店,他們家買房買車的費用全部是從他這個業余愛好帶來的收益中產生的。
他的成功不是做商人的成功,是他熱愛生活的成功。職業生涯成功與否,和我們自身是不是熱愛生活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如果沒法改變職業,或者轉了行反而會使我們的生活質量變差,那我們就要以熱愛生活、主動進取的態度,而非被逼上梁山,不情愿地精神狀態繼續從事目前的工作。我們要深入到這一工作的內部世界中去,努力發現職業本身的樂趣和精彩。當我們饒有興趣地去做,讓正面情緒占主導地位,我們就有力量發揮智慧,創造性地把工作做好。做好工作的結果,就是自己快樂,而且被別人認可,也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