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巖++孟姍姍
摘 要:河北省的重點高校在服務地方經濟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文通過重點高校產生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動力源入手,竭力研究出河北省重點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供需動力結合機制。
關鍵詞:重點高校;供需動力結合機制
一、河北省重點高校的供給動力機制的實現形式分析
根據柯布和道格拉斯研究的社會總產出公式:Y=ALα Kβμ不難看出社會總產出的各影響因素都可以從高校對社會的供給因素中找到。1、為地方輸送高素質的勞動力。高校提供不同素質水平的勞動力有以下幾種途徑。⑴學歷教育是河北省經濟發展中人才的首要來源。⑵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各類不同層次的實用型人才。⑶創業課程舉辦創業活動,緩解了就業壓力維護了社會的穩定。2、為地方提供先進的技術。
二、 河北省重點高校的需求動力機制實現形式
根據Y=C+I+X- M這一社會總產出公式可以得出,河北省的重點高校欲對地方經濟產生需求拉動力,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高校的消費和投資則產生的巨大拉力。1、消費產生需求拉力高校屬于人口密集聚集地。高校的消費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主要有一下兩種途徑:第一,拉動地方經濟總量的增長。第二,拉動第三產業的發展[1]。 2、投資產生需求拉力高校的投資通過以下兩個途徑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一是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投資乘數效應放大投資效果[2]。
三、河北省重點高校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供需動力結合機制構建
(一)分類構建供需動力結合機制
不同類別大學對經濟社會作用領域不同。下面以師范類大學為例來說明構建供需動力結合機制步驟。第一,分析師范類大學供給動力機制實現形式要素分析。1、為地方提供不同層次教育所需教育工作者。2、為地方教育領域發展提供先進技術及理論。第二,分析師范類大學需求動力機制實現形式要素分析。1、師范類在校師生對當地的消費需求拉動各消費領域發展。2、師范類大學發展所需的基建投資,各級別實驗室發展投資,學校固定資產投資。第三,整合所有動力要素所涉領域,這些動力要素是如何影響這些領域的發展的。第四分析師范類院校如何促進各領域發展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的。
(二)結合高校自身特點探求服務地方經濟的供需動力結合機制
下面以河北師范大學為例來說明具體院校在構建供需動力結合機制的思路及步驟。第一,分析河北師范大學供給動力機制實現形式要素。1、人才供給⑴2000年以來,河北師范大學累計招收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11248人。⑵2000—2012,學校累計培養本科人數65886人,學位授予63830人畢業生分布河北教育及其他領域。⑶河北師范大學舉辦創業大賽為創業項目提供場地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為地方提供技術支持:⑴組建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細胞信號轉導協同創新中心、數字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西柏坡精神和紅色文化協同創新中心、燕趙文化協同創新中心。⑵各學科前沿領域論文專著。⑶在植物新品種領域申請發明113項、實用新型39項、授權發明專利44項。計算機軟件領域著作權2項。⑷為國務院908專項“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提供技術支持。承擔國家科技部“973”計劃7項,“863”計劃6項。
第二,分析河北師范大學需求動力機制實現形式要素分析。1、河北師范大學在校生及教職工形成了龐大的消費群里,消費領域遍布各領域。2、河北師范大學的投資:⑴河北師范大學,專業學院分布于河北師大西區、東區、新校區。獨立學院(匯華學院)分布與匯華西院南院北院三個學院。⑵河北師范大學共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4個研究所。此外還有三個研修基地,三個教育技術研究中心。為了這些科研實驗室的建設和正常運行,河北師范大學投入大量資金設備拉動了技術產業發展。
第三,整合所有動力要素所涉領域。河北師范大學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所有涉及領域包括:教育領域、經濟管理領域、生物科學研究領域、海洋工程領域、考古研究領域、餐飲領域、服裝領域、交通領域、旅游領域、文化領域。
第四,河北師范大學通過供給為各領域不同素質的人才推動各行各業發展。其產生的乘數效應和連鎖反應帶動了石家莊的整體發展。
注釋:
[1]姜鴻,潘偉強,徐軍. 高校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供需動力模型.教育與職業[J].教育與職業2011-06-11.
[2]徐軍.高校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比較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2012-01-18.
參考文獻:
[1]魏永章.建立完善動力機制從分開發高校的人力資源.[J]電力高等教育.1994-09 [2]樊名成.中國普通高校專業設置的研究.[J]廈門大學.09(5).
[2]徐軍.高校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比較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2012(1).
作者個人簡介:馮巖(1989.6-), 女,河北省承德縣人,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