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戰
摘 要:本文根據硐室埋藏深度及圍巖性,分析了解了硐室受力狀況,依據組合拱理論計算出支護參數。在井下大斷面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關鍵詞: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大斷面硐室
1.工程概況
2.硐室地質條件及支護結構分析
2.1地質條件及應力分析
該硐室頂板圍巖為粉砂巖和中砂巖,巖石中硬,經分析驅動硐室的受力主要來自上覆巖層的自重應力。由于硐室距地表較深,礦壓顯現非常明顯,壓力很大,巷道變形嚴重。這給礦井生產造成很大影響,以前傳統的錨網噴支護形式已不能適應深部巷道支護。
2.2支護結構方案分析
當時有如下3種支護結構方案。我們對之進行了對比分析。
(1)錨網噴+砌碹聯合支護結構,這種支護結構是先用錨網作為臨時支護,然后澆筑鋼筋混凝土作為永久支護。
(2)錨網噴+U型鋼支架組成聯合支護結構。這種結構是先用錨網噴作臨時支護,然后架設U25型鋼棚,再噴射混凝土作為永久支護
(3)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這種結構按照讓壓—抗壓相結合的原則,也采用兩次支護。先用錨噴作為臨時支護,二次用錨網噴+錨索作為永久支護。第一次支護時噴層要薄,要讓支護體能夠產生一定的變形,使圍巖應力得以釋放;同時支護體還必須有一定的剛度,待圍巖穩定以后進行二次支護。這種支護結構主要是利用錨桿周圍形成的錐形體壓縮區彼此重疊聯接,在圍巖中形成有效的組合拱結構,從而可以提高支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根據硐室圍巖狀況,這3種支護方案都是可行的。驅動硐室的使用年限即為礦井服務年限,因此對硐室支護結構方案的造反要從永久、堅固、經濟適用等幾這方面綜合考慮,采用第1種方案存在著開挖量大、施工工藝復雜、施工工期長且硐室一旦破壞維修十分困難等缺點。第2種方案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施工難度大,巷道成本高。第3種方案克服了前兩種方案的不足,支護結構較理想。在對我礦大型機電硐室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比較后,從施工方便、工期短、材料消耗量省及抗壓能力大等要求出發,確定驅動硐室選用直墻半圓拱形斷面,支護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
3.聯合支護結構的設計及施工工藝
按照錨網噴組合拱支護原理,根據下面經驗公式確定出錨桿的參數:
4.支護效果及經濟效益分析
該硐室自完工至今已7年余。由于設計合理,施工質量高,目前硐室非常穩定,結構完好。
經測算,驅動硐室采用錨網噴+砌碹支護結構每立方米單價為494.92元,采用錨網噴+U型鋼支架聯合支護每立方米單價534.54元,而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的結構每立方米單價為478.73元。該硐室長21m,掘進體積共1305.15㎡,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支護需資金62.48萬元,比采用錨網噴+砌碹支護節約費用2.11萬元,比采用錨網噴+U型鋼支護節約費用7.29萬元.因此,該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后,其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另一這方面采用此種支護結構施工方便,速度快,可比采用以上兩種支護結構縮短工期近1個月。總之,該驅動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endprint
摘 要:本文根據硐室埋藏深度及圍巖性,分析了解了硐室受力狀況,依據組合拱理論計算出支護參數。在井下大斷面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關鍵詞: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大斷面硐室
1.工程概況
2.硐室地質條件及支護結構分析
2.1地質條件及應力分析
該硐室頂板圍巖為粉砂巖和中砂巖,巖石中硬,經分析驅動硐室的受力主要來自上覆巖層的自重應力。由于硐室距地表較深,礦壓顯現非常明顯,壓力很大,巷道變形嚴重。這給礦井生產造成很大影響,以前傳統的錨網噴支護形式已不能適應深部巷道支護。
2.2支護結構方案分析
當時有如下3種支護結構方案。我們對之進行了對比分析。
(1)錨網噴+砌碹聯合支護結構,這種支護結構是先用錨網作為臨時支護,然后澆筑鋼筋混凝土作為永久支護。
(2)錨網噴+U型鋼支架組成聯合支護結構。這種結構是先用錨網噴作臨時支護,然后架設U25型鋼棚,再噴射混凝土作為永久支護
(3)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這種結構按照讓壓—抗壓相結合的原則,也采用兩次支護。先用錨噴作為臨時支護,二次用錨網噴+錨索作為永久支護。第一次支護時噴層要薄,要讓支護體能夠產生一定的變形,使圍巖應力得以釋放;同時支護體還必須有一定的剛度,待圍巖穩定以后進行二次支護。這種支護結構主要是利用錨桿周圍形成的錐形體壓縮區彼此重疊聯接,在圍巖中形成有效的組合拱結構,從而可以提高支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根據硐室圍巖狀況,這3種支護方案都是可行的。驅動硐室的使用年限即為礦井服務年限,因此對硐室支護結構方案的造反要從永久、堅固、經濟適用等幾這方面綜合考慮,采用第1種方案存在著開挖量大、施工工藝復雜、施工工期長且硐室一旦破壞維修十分困難等缺點。第2種方案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施工難度大,巷道成本高。第3種方案克服了前兩種方案的不足,支護結構較理想。在對我礦大型機電硐室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比較后,從施工方便、工期短、材料消耗量省及抗壓能力大等要求出發,確定驅動硐室選用直墻半圓拱形斷面,支護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
3.聯合支護結構的設計及施工工藝
按照錨網噴組合拱支護原理,根據下面經驗公式確定出錨桿的參數:
4.支護效果及經濟效益分析
該硐室自完工至今已7年余。由于設計合理,施工質量高,目前硐室非常穩定,結構完好。
經測算,驅動硐室采用錨網噴+砌碹支護結構每立方米單價為494.92元,采用錨網噴+U型鋼支架聯合支護每立方米單價534.54元,而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的結構每立方米單價為478.73元。該硐室長21m,掘進體積共1305.15㎡,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支護需資金62.48萬元,比采用錨網噴+砌碹支護節約費用2.11萬元,比采用錨網噴+U型鋼支護節約費用7.29萬元.因此,該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后,其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另一這方面采用此種支護結構施工方便,速度快,可比采用以上兩種支護結構縮短工期近1個月。總之,該驅動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endprint
摘 要:本文根據硐室埋藏深度及圍巖性,分析了解了硐室受力狀況,依據組合拱理論計算出支護參數。在井下大斷面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關鍵詞: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大斷面硐室
1.工程概況
2.硐室地質條件及支護結構分析
2.1地質條件及應力分析
該硐室頂板圍巖為粉砂巖和中砂巖,巖石中硬,經分析驅動硐室的受力主要來自上覆巖層的自重應力。由于硐室距地表較深,礦壓顯現非常明顯,壓力很大,巷道變形嚴重。這給礦井生產造成很大影響,以前傳統的錨網噴支護形式已不能適應深部巷道支護。
2.2支護結構方案分析
當時有如下3種支護結構方案。我們對之進行了對比分析。
(1)錨網噴+砌碹聯合支護結構,這種支護結構是先用錨網作為臨時支護,然后澆筑鋼筋混凝土作為永久支護。
(2)錨網噴+U型鋼支架組成聯合支護結構。這種結構是先用錨網噴作臨時支護,然后架設U25型鋼棚,再噴射混凝土作為永久支護
(3)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這種結構按照讓壓—抗壓相結合的原則,也采用兩次支護。先用錨噴作為臨時支護,二次用錨網噴+錨索作為永久支護。第一次支護時噴層要薄,要讓支護體能夠產生一定的變形,使圍巖應力得以釋放;同時支護體還必須有一定的剛度,待圍巖穩定以后進行二次支護。這種支護結構主要是利用錨桿周圍形成的錐形體壓縮區彼此重疊聯接,在圍巖中形成有效的組合拱結構,從而可以提高支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根據硐室圍巖狀況,這3種支護方案都是可行的。驅動硐室的使用年限即為礦井服務年限,因此對硐室支護結構方案的造反要從永久、堅固、經濟適用等幾這方面綜合考慮,采用第1種方案存在著開挖量大、施工工藝復雜、施工工期長且硐室一旦破壞維修十分困難等缺點。第2種方案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施工難度大,巷道成本高。第3種方案克服了前兩種方案的不足,支護結構較理想。在對我礦大型機電硐室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比較后,從施工方便、工期短、材料消耗量省及抗壓能力大等要求出發,確定驅動硐室選用直墻半圓拱形斷面,支護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
3.聯合支護結構的設計及施工工藝
按照錨網噴組合拱支護原理,根據下面經驗公式確定出錨桿的參數:
4.支護效果及經濟效益分析
該硐室自完工至今已7年余。由于設計合理,施工質量高,目前硐室非常穩定,結構完好。
經測算,驅動硐室采用錨網噴+砌碹支護結構每立方米單價為494.92元,采用錨網噴+U型鋼支架聯合支護每立方米單價534.54元,而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的結構每立方米單價為478.73元。該硐室長21m,掘進體積共1305.15㎡,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支護需資金62.48萬元,比采用錨網噴+砌碹支護節約費用2.11萬元,比采用錨網噴+U型鋼支護節約費用7.29萬元.因此,該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后,其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另一這方面采用此種支護結構施工方便,速度快,可比采用以上兩種支護結構縮短工期近1個月。總之,該驅動硐室采用錨網噴+錨索聯合支護結構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