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楊歡

摘 要:是否應該延遲女性退休年齡,在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時期,爭論的更加激烈。結合我國各方面的情況來看,提高女性退休年齡是必要的。但是,必須立足于我國國情,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實行彈性退休制度。
關鍵詞:退休年齡;延遲;彈性退休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群眾的平均預期壽命大幅度提高,但在這期間,退休年齡要求卻一直沒有變化;而且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一直高于男性(高慶波,2009;崔世良,代群,趙飛)??梢?,延長女性的退休年齡也在情理之中。相關數據參見表1。
認為延遲女性退休年齡有利于緩解我國老齡化壓力的學者,觀點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延遲女性退休年齡,可以促進女性享有與男性平等的就業權與勞動權,消除性別歧視(劉小楠,2012;溫光裕;徐巍,2010)。二是,延遲女性退休年齡可以減少養老金收支缺口,從而能夠有效應對我國的老齡化問題。(郭文臣,2006 )用數學方法測算出提高女性退休年齡后,將對女性退休后的養老金產生實際影響,同時國家可以增加對養老金籌集5-10年,同時減少對養老金支出5-10年,減緩養老基金的支付壓力。
綜上所述,是否該延遲女性退休年齡?延遲女性退休年齡是否能從根本上緩解我國的老齡化壓力?現階段延遲女性退休年齡是否妥當?
一、現行退休制度所存在的問題
1、不符合歷史的潮流和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
根據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專項報告,到2010年,四川省人口預期壽命為74.75歲,接近全國水平,男性為72.25歲,女性為77.59歲。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10年來全省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增長了3.01歲。[2]而現在我們所執行的是近30年前的退休政策,這持續了幾十年一成不變的退休政策顯然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2、現行女職工的退休政策將造成人才的極大浪費
據統計資料顯示,從2007年-2011年,五年間我國的碩士研究生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是47.19%、48.16%、49.63%、50.36%、50.89%,保持一個很高的比例。[3]男女投入的教育成本是相同的,但是女性比男性提前五年退休,不利于女性人才的培養。
3、現行退休制度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付壓力的巨大挑戰
根據《國務院關于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改革后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養老金水平將直接與繳費水平、繳費年限的長短以及退休時間掛鉤。女性退休時間早,領取待遇的時間長,在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之際,現行的退休政策勢必面臨養老金的巨大壓力。
二、延遲女性退休年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延遲女性退休年齡的必要性分析
1、對個人來說,有利于維護女性的平等權
女性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及新的養老體制的推行,現行退休年齡在保護女性平等權利方面越來越失去其合理性,原先的保護和照顧更多地轉變成了對女性的機制性歧視,客觀上損害了女性應有的平等權利尤其是體現在對女性經濟權益的損害上。
2、對企事業單位來講,有利于維持并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我國現行的退休制度,在人口平均壽命延長的情況下,人們較之于上代人工作的時間縮短,領取養老金待遇的時間增加,增加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導致企業的競爭力減弱。
3、對國家來講,有利于緩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壓力
基于退休人口與退休年齡之間的函數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退休年齡愈早退休人口越多。女性的退休年齡推遲,意味著養老保險的繳費人數增加,增加了養老金的收入,減少了支出,對于維持養老金收支平衡有重要意義。
(二)延遲女性退休年齡的可行性分析
1、預期壽命的延長是延遲女性退休年齡的前提條件
我國女性的預期壽命已經從1990年的70.47歲增加到2010年的77.37歲,增長了7歲多,較男性的72.38要高出很多,目前女性50/55歲的退休年齡較之預期壽命已經是一個比較年輕化的年齡。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在豐富自己生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2、社會的認可是延遲女性退休年齡的環境保證
目前,中國女性50歲就到了退休年齡,這個年齡的女性正值工作的壯年,有經驗,有能力,到2011年,女碩士、女博士的比例已經達到50.89%和36.13%,在知識經濟時代,延長女性的退休年齡可以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
3、各項法律法規的完善是延遲女性退休年齡的法律保障
2005年8月28日,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7條規定,“各單位在執行國家退休制度時,不得以性別為由歧視婦女”。雖然這一法律并沒有對婦女具體的退休年齡作出規定,但是,這已經體現了男女平等的原則,為相關法規條例的修改提供了法律依據。
4、國際上已有的先例為我國延遲女性退休年齡提供了借鑒
在亞洲,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也是規定男女同齡退休,日本是65歲退休,新加坡是62歲,韓國、菲律賓和香港是60歲,泰國、印尼、印度是55歲。1980年7月17日中國正式簽署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各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消除在就業方面對婦女的歧視,以保證她們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享有相同權利。
四、延遲女性退休年齡的措施
(一)立足于我國國情,穩步推進
延遲女性退休年齡應充分考慮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時間進程和空間分布,制定詳細的時間表,分步驟分階段的進行。同時,要充分考察我國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及不同群體的市場供求狀況,在進行總量分析、區域分析等基礎上,驗證延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謹慎決策。
(二)繼續完善法律法規,用法律來保護婦女的權益
女性“一刀切”式的退休規定在事實上損害了一部分婦女的現實權益,有違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要根據形勢發展,就延遲女性退休年齡,出臺具體明確的法律規定,為女性爭取退休的平等權利提供法律保障。
(三)推行彈性退休制度,給予女性自主選擇權
彈性退休制度的實施,可以采用分階段提高退休年齡、分領域提高退休年齡、自愿選擇退休年齡等方法,將社會勞動領域分類,腦力與體力勞動者、安全工種與危險工種有所區別,勞動者根據自己的身體與經濟情況,自主選擇是否繼續工作。
注釋:
[1] 數據來源:《婦女研究論叢》2009年第6期
[2] 四川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3]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
參考文獻:
[1] 陸建民 《處級女干部60周歲退休:從提案到政策》[J].2012年4月
[2] 井文豪,謝春玲 《女性延遲退休:養老與平等的雙重目標》[J].2010年 第7期
[3] 登峰 《論我國男女應否同齡退休》[J].2011年12月